6月17日,国内操作系统厂商中科方得更新操作系统产品线,发布方得桌面操作系统5.0和方得鸳鸯火锅平台8.0系列产品。能取一些正常的名字吗?鸳鸯火锅听起来像是食品生产线。这么多
6月17日,国内操作系统厂商中科方得更新操作系统产品线,发布方得桌面操作系统5.0和方得鸳鸯火锅平台8.0系列产品。
能取一些正常的名字吗?鸳鸯火锅听起来像是食品生产线。
这么多窗户好看?还是苹果这个低俗的名字有创意?只是好看?
安卓历年各版本都是菜,所以听起来不错?
JAVA是怎么来的?想到咖啡,听起来还不错?咖啡无非就是外国茶。它有什么先进之处?
你家境不好,洋名不错。庞涓挖膝盖骨了吗?我站不起来,就要跪着?
国产操作系统值得鼓励,希望继续加油。另外,只要是X86平台,知识产权都是Intel和AMD控制的。在X86平台上做系统,就像给福特贴上自己的logo。
国产系统比较好的是华为的鸿蒙系统和中国的麒麟操作系统。
鸿蒙系统是和windows、Google的Android系统一个档次的系统,主要应用在手机、汽车等智能消费品上。麒麟操作系统的内核是开源的Linux,与Windows和Google的Android系统自主开发的内核级别一致,但生态不足。其余的国产操作系统都是基于其他现有内核在内核上开发的,自主性还是不够。
这里面主要有两个缺陷,就是软硬件还是要向美国付费。1)windows不是开源的。如果要原生支持windows程序,估计要向微软付费。第一,你需要拿到大量的原厂内部技术文件才能完全兼容。其次,没有授权可能会有法律问题。2)必须运行在“国产X86硬件平台”即Megacore平台上。兆核cpu是在amd的基础上换的,每卖一个都要给AMD交钱。这条路可能不是一条好路。第一,估计有盗版windows的普通用户不会用这个。二是主要占据政府推动国产化的市场份额,是龙芯等厂商的竞争对手。很难说美国人是不是故意要我们这么走的。
它是如何工作的?谁用过?
这是刘铁写的实测数据:
先来看WPS。打开一个200M的文档,秒开,流畅下拉,没有任何卡顿感。文章里的图片也是瞬间刷出来的,搜索和替换功能也很流畅。
我们再来看看PPT。这也是政府机关和公司经常使用的软件。当你打开一个700页的PPT,也是秒开。操作流畅,图片刷的很快。
接下来是Excle。据说宇宙的尽头就是编制。现在经济不景气,公考很热。我们来看看这份公务员岗位万行排行榜,跌宕起伏,一帆风顺。按工作代码分类和筛选工作非常快。
——
要想获得切实的成长,就要大胆承认哪部分是借别人的,哪部分是自己做的。
后发国家借鉴前人的成果并不可耻,但绝不能暗示别人的成果是自己的创造,因为所有的遮遮掩掩都只能糊弄外行。
不尊重别人劳动的企业,是不会吸引到能为你工作的人的。
以火狐浏览器为例。为了用户的安全,默认禁止使用显卡解码视频,这样会造成CPU利用率过高。但是经过一些设置,牺牲一些安全性,也可以硬件解码视频,CPU利用率会大大降低。
为什么要在初期追求兼容平台的效率高于原生平台的目标?
linux发行版的意义就是开箱即用,可维护:如果安装了一个命令,但失败了,你就不用等上游修复了。这就是了。
是叫“红帽”还是"苏塞"的意思。
如果每个人都是Linux的高手,那么你应该使用ARCH,Slackware,甚至是裸内核。显然,让服务大厅的柜员工作,给每个居委会招聘一个linux管理员,是不现实的。那么一体机+集成方案才是正确的方法,需要有人做各种适配和构建(组装)工作。“安装系统”也是一项技术活动。
对于其他发行的再发行,也没问题(只要符合法律),只要你自己能玩。
我只觉得deepin对于国产操作系统来说很有前途,现在应该叫统一消息。
Deepin面向普通用户,使用Linux内核和Debian基础设施操作系统。基于枪的协议全世界的人都可以自由使用,自由但不自由。而同心UOS主要面向企业用户。我的理解是这样的。不知道具体不具体。
Deepin的吸引力在于它的应用商店,可以方便地访问许多软件,从编辑文档到社交联系,到3D绘图到娱乐。普通用户完全可以使用Deepin系统,离开Windows环境。
如果非要芯片厂商提供驱动,那就不是做产品,相当于做代工,给芯片厂商打工。芯片厂商提供芯片,就必须提供接口,设备厂商根据这些开发了足够多的驱动。
开车成本高,也没你说的那么可怕。可能只是设备厂商不愿意投资吧。大家都在搞低价竞争,核心技术都要靠国外。这样的企业赚不到钱,经不起风浪。
停产多年的设备,不报废?我真的不想,但是我可以在二手市场卖。为什么这些过时的设备会影响国产系统的推广?
你看到的电脑部件、外设、驱动,大部分都是由相应的芯片厂商提供的。就连华硕都不自己写主板芯片组驱动,GPU驱动,或者NIC声卡驱动。复杂组件和外围设备的驱动程序涉及大量硬件和固件的内部信息。这些东西芯片厂一般不会公布,包括合作伙伴和下游厂商。当然,下游厂商也乐见其成,他们没有足够的钱来支撑一个司机团队。
看看对linux内核的贡献列表。最高层的绝大多数是各种计算机芯片和其他芯片制造商。你几乎找不到主板厂商,所以你根据接口写驱动的想象是不成立的。并不是核心技术依赖国外,国内外很少有板卡厂商自己写驱动。
至于已经停产的产品,甚至是停产多年的产品,为什么还需要用?很明显,你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看生产力产品的。Windows是一个生产力产品,它使用的古代软件和硬件比你能想象的还要多。而这些古老的软硬件,一天也停不下来。
国产网卡不能用国外的芯片开发自己的linux驱动吗?爱普生佳能等打印机虽然是笔记本品牌,但不都是国产的吗?如果工信部规定linux驱动不发售,你敢不提供吗?税控IC卡读卡器不提供linux驱动是因为没有规定,不是因为做不到。历史设备也可由厂家提供,费用可适当收取。
一个linux系统,通过修改wine来模拟Windows环境,通过虚拟机模拟不能称为原生运行。文章还写到“像原生应用一样运行”。原生和类原生是两个概念,但小编错误地理解为它们是原生的。取这个称号是不对的。
你不知道,windows其实是偷了乔布斯的苹果还没推出的操作系统,只是提前几天推向市场而已。两人对簿公堂多年。
比尔拜访苹果时,乔布斯向他展示了苹果的操作系统,并向他展示。比尔成功了,困扰他多年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回家后迅速组织人攻关,联手ibm迅速推出windows占领市场。
这个街头传说真的有信徒。
windows 1.0出来的时候,MAC已经卖了一年多了,先不说更早的苹果Lisa。
Windows 1.0本质上只是dos上图形界面的外壳。与System 1(最早的操作系统1(mac)的名字)相比,它显得非常粗糙和丑陋。
然而,windows 2.0实际上是一个里程碑。它的先进性不仅远远超过了mac上的操作系统,也远远领先于时代。在windows 2.0中,开始出现一种叫做windows/386的模式,实际上是在DOS下运行(而不是上面)。首先,系统的内核运行在保护层(ring 0),防止应用程序篡改操作系统代码和数据。其次,windows/386一开始本质上是一个hypervisor。是的,87年的windows 2.0开始使用虚拟机。真正的windows 2.0 win16程序运行在虚拟机上,而每个DOS程序都有自己独立的虚拟机。win16程序中使用协作多任务,虚拟机之间使用抢占式多任务。这样,它可以同时运行多个DOS程序,而不会互相冲突。当然,对HMM有要求的DOS程序需要等到windows 3.x才能在DPMI标准下进行多任务处理。
这里的事情完全可以写成一本书,不过我就先说这几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