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蛇是什么蛇?附:中国十大毒蛇排行榜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种毒蛇。比较有名的蛇有澳大利亚的内陆太攀蛇,非洲的黑曼巴蛇,南美的蝮蛇等等。中国幅员辽阔,蛇类种类丰富。据最新统计,中国有209种蛇,其中能威胁人类生命的毒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1 07:00:47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种毒蛇。比较有名的蛇有澳大利亚的内陆太攀蛇,非洲的黑曼巴蛇,南美的蝮蛇等等。中国幅员辽阔,蛇类种类丰富。据最新统计,中国有209种蛇,其中能威胁人类生命的毒蛇只有54种。除了16种生活在海洋中的海蛇外,这些蛇大部分分布在我国南方,有些甚至生活在离人类居住地不远的地方。现在,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中国的“十大毒蛇”。

1.银环蛇

响尾蛇,俗称夏国记、白杰黑等。,是一种爬行动物,属于眼镜蛇科环纹蛇属,毒性极强,是陆地上第四大毒蛇。]它属于中国的濒危动物,在红皮书中被列为易危。在中国的分支及其别名:银足带、银包铁、过甲(两广)、白洁蛇、波波甲(福建)、伞蛇、白洁蛇、白节子(台湾)、手巾蛇(福建、台湾)、百步梯、吹笛蛇、竹筒蛇(江西)、白节节。

蝮蛇的毒腺很小,但毒性极其凶猛,是蝮蛇中毒性最大的。事实上,它是陆地上第四种最毒的毒蛇,仅次于太攀蛇、东眼镜蛇和太攀蛇,在世界最毒蛇(包括海蛇)综合排名中位列前八。银环蛇的LD-50为0.08 ~ 0.108,是除大洋洲以外世界上最毒的陆地毒蛇。但由于蛇生性胆小,性情温和,不会主动攻击人,因此被其伤害的案例并不多。银环蛇产卵,背上有白环和黑环,白环窄,尾细长。它生活在平原、丘陵或山麓的水边。虽然名字不如金环蛇,但却是中国最毒的蛇。黑白圆圈排列。

2.眼镜王蛇

眼镜王蛇,别名“吴”,为“眼镜王蛇”属动物,分布于东南亚和印度,主要栖息于热带雨林。在中国,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它是世界上最长的毒蛇,也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蛇。它的蛇毒和蛇肉可以治疗风湿和止痛。

眼镜王蛇的体色通常为黑色、米色、棕色、灰色等。,而且它的身上也有淡黄色的环;背灰棕色,有40-54条黑白带,有的无带;灰褐色腹面;鳞片状边缘黑色;幼虫通常有明亮的黑白花纹。雄性眼镜王蛇一般比雌性大。眼镜王蛇又叫大眼镜蛇。遇到危险时,脖子两侧会迅速扩张,随时准备攻击。它们以蛇为食,在它们的领地很难看到其他的。喜欢在森林边缘的水边附近出没,喜欢主动攻击人。眼镜王蛇的毒液会破坏猎物的神经系统,它会迅速引起剧烈疼痛、视力障碍、头晕、嗜睡和瘫痪。几分钟后,猎物的心血管系统会崩溃,失去知觉,最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目前用于对抗眼镜王蛇毒液的抗蛇毒血清有两种。一个是泰国的国际红十字会生产的,一个是印度的中央研究所生产的,但两者产量都不高。多项研究表明,印度的年死亡率为每10万人5.6-12.6人。中国眼镜王蛇的毒液比中国制造的普通眼镜蛇还毒。平均12-20毫克的眼镜王蛇毒液就足以杀死一个成年人,其毒性与剧毒的非洲蛇——黑曼巴蛇相当,但弱于最凶猛的海蛇——太攀蛇和银环蛇。

3.金环蛇

响尾蛇,俗称金腰带、金包铁带、金足带或佛蛇,是响尾蛇的一种,剧毒。金蛇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海南省、福建省、江西省、云南省和湖北省。安徽、浙江、江苏比较少见。

总的来说,和蛇葡萄属的其他蛇一样,蛇葡萄行动缓慢,不喜欢攻击人类,主要以小型脊椎动物为食。金环蛇的毒性比它的近亲银环蛇弱,但仍是剧毒蛇,数量也比银环蛇多。金环蛇长1200-1800mm,是一种有前门牙的毒蛇。通体黑色,宽金色环纹,体尾部有19-27个环。黑色和黄色的宽度大致相等。后脑勺呈深褐色,枕部有浅色的倒“V”字形斑点。脊柱隆起为脊状,故躯干横切面略呈三角形,尾端圆钝。头部呈椭圆形,与颈部难以区分。头背部有典型的9个大鳞片,背鳞片光滑,全身有15排。背部中间的脊鳞扩大为六边形。因蛇鳞似金环而得名,为中国三蛇之首。是剧毒!金环蛇在水域附近很常见,白天很难看到。金蛇平均一次解毒43毫克干毒,10克就能送西天!被咬后会产生恶心头晕,然后肌肉麻痹,动作不协调等症状。最后会出现呼吸微弱、衰竭,毒性发作很快,大概三四个小时就能致死。

4.蝮蛇蝮蛇属于蝮蛇和蝮蛇科。蝮蛇全身有黑白相间的花,吻鳞和鼻鳞向后倾斜。又称痈鼻蛇、五步蛇、七步蛇、百步蛇。头呈三角形,背部黑褐色,头、腹、喉为白色,有时有少数黑褐色斑点,称为“念珠斑”。它侧面扁平,尾尖有长鳞片,称为角质刺,又称“佛钉”。蕲蛇产于蕲春龙凤山、两湖、三角山,喜吃青蛙、蟾蜍、蜥蜴、蝎子、鸟、鼠等。它生长非常缓慢,现在是濒危动物。永州产野蛇,黑白相间,触草木而死,以咬人,无御。捕蛇者论中提到的是五步蛇,也就是俗称的“五步蛇”。民间有句话,被它咬了,没走五步就死了。尖吻蝮蛇的咬人动作极快,整个过程不到半秒钟。此外,它的尖牙和腺体发达,每次可释放约120毫克干毒,足以杀死两个成年人。虽然咬伤五步内不会死亡,但如果在咬伤后四小时内不进行治疗,血液循环系统会受到严重破坏,最后心脏衰竭而死亡。

蕲蛇产于蕲春龙凤山、两湖、三角山,喜吃青蛙、蟾蜍、蜥蜴、蝎子、鸟、鼠等。它生长非常缓慢,现在是濒危动物。永州产野蛇,黑白相间,触草木而死,以咬人,无御。捕蛇者论中提到的是五步蛇,也就是俗称的“五步蛇”。民间有句话,被它咬了,没走五步就死了。尖吻蝮蛇的咬人动作极快,整个过程不到半秒钟。此外,它的尖牙和腺体发达,每次可释放约120毫克干毒,足以杀死两个成年人。虽然咬伤五步内不会死亡,但如果在咬伤后四小时内不进行治疗,血液循环系统会受到严重破坏,最后心脏衰竭而死亡。

5.最危险的蛇

是中国特有的巨型毒蛇品种,俗称“小青龙”。最危险的蛇主要分布在中国湖南省的莽山。它也是《最危险的蛇》中唯一能喷射毒液的毒蛇。

最危险的蛇,全长2m,是一种有管牙的毒蛇。它的身体呈黑褐色,中间有细小的黄绿色或锈斑,形成细密的网状印痕。背部部分鳞片黄绿色,丛生形成地衣状斑点,与黑色、棕色等距离,贯穿身体尾部;左右地衣状斑点在背中线交汇,形成完整的横条或前后略交错。其头呈三角形,略大,有颊窝,形似烙铁,故名。它是已知毒蛇中最大的蛇种,并且已经发现了最危险的蛇的活体。最重的有8.5kg,是我国著名的“国宝”蝰蛇。直到1990年才被科学界发现,被单独列为“莽山二氧化钛”,是该类群下的唯一物种。这种蛇仅分布于中国湖南宜章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只有300 ~ 500条。《最危险的蛇》之所以能跻身中国十大毒蛇之列,更重要的是因为它的稀有性。

6.竹叶绿

青蛇是一种管齿蛇,属于锁骨蛇科和竹叶青蛇属。男性最大长度为77厘米,女性最大长度为98.1厘米..头大,三角形,脖子细,头颈区分明显。头顶有细密的鳞片;左右鼻鳞不相切,由细鳞隔开;背面的刻度除了最外面一排都有刻度。蛇的雄性一侧有一条红白相间的竖线,雌性一侧的竖线为白色或淡黄色。有两个亚种。青蛇分布于中国柬埔寨(安徽、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湖北、江苏、江西、四川、云南、浙江和台湾省)、印度(阿萨姆、大吉岭和锡金)、老挝、缅甸和越南。

它比雨天更活跃,在晴朗的傍晚也能看到。它经常被悬挂或缠绕在树枝上,以青蛙、蜥蜴、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它具有攻击性和毒性。全身翠绿,经常出现在竹林中,因此得名朱。叶青竹毒性不强,一般不致命,但数量较大,是造成毒蛇咬伤的主要蛇种。喜欢爬树,就会主动攻击人。

7.巴比特蛇

巴比特也被称为百步豹。被它咬了以后,就算能把命要回来,肾功能也完了。巴比特的毒素会对人的肾脏造成永久性损伤,所以在中国更多的被称为肾虚蛇。主要分布于中国广东、广西、台湾省及东南亚,尤以泰国为甚。

斑蝥身长约1m,但身体比普通蛇粗很多,头部呈三角形,这是极其危险的标志。斑蝥上有很多深褐色的圆形斑点,应该是一种很容易识别的蛇。这种蛇的致死率极高,最重要的是国内没有专门针对斑蝥毒液的抗毒血清,所以一旦被咬,后果将不堪设想。而且虻虫的毒液中有两种不同的毒素,出血毒素和神经毒素。它们的毒性仅次于银环蛇。被咬后会很痛,毒素会很快扩散到全身。它经常出现在平原的荒草地和田野里,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咬下猎物后,除非吞下去,否则绝不会吐出来。它是一种神经毒素,中毒的人就像中风一样。

8.灰蓝色平尾海蛇

蓝尾海蛇栖息于海洋,水深不超过10米,夜间多见于沿海沙滩和岩石。白天,它们大多躲在海边的石缝里睡觉。就海蛇家族而言,灰蓝色的平尾海蛇的着地能力很强,即使离海几十米,还是有可能找到它们。捕食以一般鱼类为主。

蓝尾海蛇有很强的神经毒素,但因为嘴小,攻击性低,对人类的威胁不是特别严重。体长可以达到两米左右。这种毒蛇喜欢在水中出没,主要分布在南部沿海地区,岛屿附近。

9.博思罗普斯阿特罗克斯

蛇、龟甲花、蝎、蝎壳斑,又称龟甲花,是蝎属爬行动物,俗名为焊头、蝎壳类、鼠蛇、蝎壳等。,是台湾省六大毒蛇之一。头部呈三角形,长度约为宽度的1.5倍。龟甲花常与无毒的龟甲花混淆,龟甲花的头是圆的。是山西省三大毒蛇之一,有一定的危害和经济价值。夜间活动的毒蛇,毒性很强,分布在中国中部和南部。具有止痛的药用价值。

10.舟山眼镜蛇

别名:中华眼镜蛇,白颈乌,包呼,蝙蝠蛇,扁颈蛇,扁头,中华眼镜蛇(Naja atra),又名舟山眼镜蛇,在广东、广西、香港俗称饭铲头,台湾则称之为饭匙倩、饭匙铳、膨颈蛇。中华眼镜蛇属沟牙类毒蛇,分泌的是神经性和血循性混合毒,被咬后如不及时治疗会有生命危险。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