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某网站上看到一则新闻,广发信用卡被授予“2020年口碑信用卡”是因为近年来广发银行多次因“违规”被罚款,尤其是2020年9月4日,根据中国银监会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表,广发银
最近在某网站上看到一则新闻,广发信用卡被授予“2020年口碑信用卡”是因为近年来广发银行多次因“违规”被罚款,尤其是2020年9月4日,根据中国银监会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表,广发银行因21次违规被中国银监会没收违法所得,罚款8771万元。
被处罚的原因包括向关联方发放信用贷款、未对个人贷款资金使用进行有效跟踪和监控、将消费贷款用于支付购房首付款、违规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未规范银行承兑汇票的贸易背景等。违规行为多达21起,其中我们特别关注的是广发银行不良贷款不规范转让,因为近年来信用卡用户被一家自称广发银行信用卡中心的第三方催收机构恶意催收,但这些催收人员的身份并不“明确”。甚至当信用卡用户要求这些“身份不明”的催收人员提供与广发银行的关系或身份依据时,他们都拒绝了。然而,信用卡用户通过催收电话向银行客服查询相关信息得到的答复是,客服拒绝承认这些催收者的身份。
其次,由于广发银行外包的第三方催收机构“身份不明”,很多信用卡用户被这些“身份不明”的催收机构非法催收,甚至信用卡用户的亲友也不能幸免。据黑猫投诉网站统计,目前广发银行信用卡投诉多达3645条,投诉原因主要涉及协商还款、暴力催收、泄露个人隐私、威胁恐吓、虚假宣传等。从信用卡用户反馈的用户数据来看,目前广发银行的信用卡信任度几乎为零,大部分信用卡用户都在积极与广发银行进行个性化分期还款,但仍有大部分信用卡用户不拒绝。
现在对于信用卡用户来说,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主要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自称广发银行外包的催收人员身份不明,无法辨别其法律性质已被“质疑”。甚至可以说,这些“身份不明”的人的恶意侵权,让信用卡用户无法感受到这些催收是合法公司的成员,他们在催收过程中的表现更倾向于“涉黑”的非法讨债组织。然而,大多数信用卡用户“质疑”这些“身份不明”的催收者是否存在“涉黑”行为。如果说这些“身份不明”的催收人员参与了涉黑行为,那么广发银行所指的“债权转让”无非是给不法分子提供了犯罪工具,不良贷款的不规范转让就是最好的依据。
从客观的角度来讲,目前信用卡市场的形势并不是很乐观,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的悲观,而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于“身份不明”的催收人员和银行利率不明确以及息费不透明等存在的客观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