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一下这两年的文章,写了很多关于国航常旅客计划的内容。比如每年的淡季计划,比如如何利用5-2条款将淡季改为平季,如何为了更好的价值而改变一些航线。作为一个连续五年降级
算了一下这两年的文章,写了很多关于国航常旅客计划的内容。比如每年的淡季计划,比如如何利用5-2条款将淡季改为平季,如何为了更好的价值而改变一些航线。
作为一个连续五年降级为银卡的国航金卡客户,基于前几年对数码产品的研究,我也研究了这五年各大航空公司的常旅客计划和酒店会员制度。这也是我能给你带来文章的一个原因。
其实从去年开始,我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国航的金卡会员没那么值钱了。
以前在我们媒体老师眼里,凡是因为工作原因没有混出一张国航金卡的,都属于穷人的行列。毕竟基地在北京,我们出门第一选择就是国航。
所以2016年,我集齐四张航空公司金卡的时候,有人问我,你为什么不办一张国航白金卡?我的回答是,那不是明星空金卡会员吗?
但是,当我们所有的传媒老师都成为金卡会员的时候,其实就说明这个会员的含金量没有那么高。在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的国航商务舱休息室,你要抢一碗牛肉面。这个含金量能有多高?
让我们来盘点一下这两年国航会员的一些变化:
无论经济舱还是公务舱,航段的累积都是正式和舱位挂钩的,低票价等于低航段;
中信银行国航世界卡基于国航金卡身份申请的一系列温馨升级,无限龙腾积分被取消;
取消T3远程车;
贵宾飞机上的问候被取消(其实这个没用);
里程票数量的减少;
随着旺季的增加,淡季的两个仓库会彻底取消(好在深航和山航还有);
西藏航空空退出凤凰之友,国航金卡不享受相应权益。
我上面写的和没写的调整都指向两个字:贬值。无论是你会员的含金量,还是你里程的价值。
毕竟,可以理解的是,会员计划制度,如果没有发挥好,将是薅羊毛。以前信息传播没这么快,羊毛出在羊身上,也就穿破了。现在大环境不好,大家的KPI指标互相挂钩。会员制是成本中心而不是利润中心。自然,贬值是大势所趋。
不要看不起国航。东航不是早就开始用白金卡了吗?
另一方面,各大航空公司会员待遇的下降,制度上的一些调整都在意料之中。毕竟以前国内航空公司的待遇还是比较高的。相比美国三大航空公司的服务,欧洲航空公司把经济舱当商务舱卖。其实国内航空公司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
但是我们不能互相竞争,不是吗?不如看准方向,比如全天空,比如新航。话说回来,当然每个人都有槽点。便宜又好的东西,哪一轮轮到你了?
这两天大家都知道,美联航空的里程也开始永久有效了,取消了有效期的限制。但是,这个操作的反面也是贬值。虽然现在还没有体现在合作伙伴层面,但是如果你有兴趣看到UA里程兑换国内机票,你会发现100美元/10000英里的灵活兑换比比皆是,很难再找到几个节约票了。
人太多了,羊都秃了。一个道理。
国航现在还值得积累吗?还值得玩吗?我的看法是,如果只能因为商务或者其他原因选择国航,选择国航也没有坏处。正好里程在哪里积累,可以考虑一下。无论是在全日制空,汉莎航空还是国泰航空(亚洲万里行)都有自己的特色。
有朋友问,如果放在国外航空公司,国航的会员级别是不会累计的。有什么用?我就想知道,如果只能到金卡,高低卡,有什么用?就为了优先登机?
据说信用卡附带的CIP服务可能更适合快速安检和休息室,伙食更好。
但是如果你说你的金卡会员可以申请免票呢?省省吧。首先,坐飞机能累积多少里程换机票是个问题。其次,旺季的时候,你申请改签,浮动几次还是个问题。
以“十一五”期间的中美两国为例。一个人的公务舱往返里程要50万,还得申请。如果你去HNA,如果你不申请,一个人将支付20万元。毕竟,HNA有一条从蒂华纳或洛杉机到二线城市的路线。
如果不是一定要选择国航,办一张海航或者南航的金卡也是不错的选择。海航现在正处在一个关键时刻。这两年混了一个VIP会员。虽然没有Star 空联盟的广泛覆盖带来的好处,但海航也不会亏待你。
将于今年十一国庆迎客的PKX也是南航的主要基地之一,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大兴虽然远,但PKX的出现至少可以弥补亚洲最大航空公司空对北京的空覆盖。更何况南航离一家环球航空空公司那么近,已经宣布去PKX的几家航空公司都是环球航空。不妨想想未来?
我只能给你一个建议。说实话,华航空会员贬值是大势所趋。虽然我说海航和南航现在不错,但是未来也有贬值的可能,而且可能性很大。就像现在美国航空公司所有里程的发展,AS相对好一点,但也好不了多少。
只有这个时候,选择一个相对可以接受的会员计划才是值得的。前几天说了,坐地铁为什么不办个金卡会员?结果一眨眼上海就上了地铁安检免检通道。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