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的主要功能 MES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制造企业关心三个问题:生产什么?产量有多少?如何生产?企业的生产计划回答了前两个问题。“如何生产”由生产现场的过程控制系统SFC控制。ERP、CRM等系统只是为生产计划提供数据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5 02:37:49

制造企业关心三个问题:生产什么?产量有多少?如何生产?企业的生产计划回答了前两个问题。“如何生产”由生产现场的过程控制系统SFC控制。ERP、CRM等系统只是为生产计划提供数据信息。

为了使“计划”到达“生产”环节,如何将生产过程中的变化因素迅速反映到“计划”中,就需要在计划和生产之间建立一个“实时信息通道”。制造执行系统(MES)是计划和生产之间的“信息枢纽”。

实施mes系统的好处

MES消除了企业计划与生产控制之间的信息“断层”,使企业能够“实时反应”。

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入,信息管理软件如ERP、SCM、CRM、EIP、PDM等。正逐渐被许多管理者所接受,并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中。某些管理优势。因此,有人认为ERP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可以“捧在手心,在微观层面”。

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环节被忽略了:上述管理系统主要是对企业的管理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主要用于计划、预测、分析等。,其中不涉及。专家指出,“尤其是在制造企业,管理信息化过程中的信息流‘断层’更为明显。企业生产现场的管理就像在黑箱里操作,让很多管理效益几乎打了折扣。”

MES_MES系统_MES软件_生产管理系统_车间管理系统_制造执行系统-汇都MES Solution-Huidu.com

计划控制层的信息“故障”

中国制造业多年来一直采用“自上而下”按计划生产的传统生产流程。简单来说,就是从计划层到生产控制层:企业根据订单或商场制定生产计划,生产计划到达生产现场组织产品的交付。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重点主要在生产计划管理和一般事务处理的计划层面。比如ERP是“定位”在企业的上层方案层面,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资源,编制生产方案。

然而,在当前企业中,源自ERP的生产计划与生产现场之间的信息传递依赖于“人工操作”,即生产现场的信息被人工输入到上层系统中。因此,生产现场的规划层和过程控制层之间的信息流出现了断层。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现代生产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除弊”即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管理系统可以自下而上实时掌握生产现场的状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订单的生产需求

现代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大规模生产。汽车、家电、手机、电脑都掀起了一股“个性化”的浪潮。为了满足这些市场需求,制造业的生产模式逐渐从原来的库存导向型生产(BTS)转向无订单生产(BTO)。O BTO为那些需要产品或服务的人带来了个性化和更快的响应速度。就产品或服务提供商而言,要完成这两点,不仅需要更快的计划工具、大批量生产向小批量生产的转变、电子商务,更重要的是需要在订货、生产计划、生产控制、交付等一系列环节保证生产者和客户之间信息、沟通和反应的畅通。就我国制造业现状而言,生产计划与生产之间的信息交换问题普遍存在。

2.提高产品质量的要求

成本与质量之间简单的比例关系早已被现代管理理论所否定,但要实现成本与质量的双赢并不容易。根据全面质量管理(TQM)的思想,为了在不增加生产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产品质量,必须严格控制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和影响生产的各种因素。

例如,产品缺陷率是反映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能是生产线上的一个点造成的,也可能是几个错误点造成的。如果不能对生产线上的各个点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就会影响产品质量。而且由于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一个错误可能影响一批产品而不是一个。

3.实时信息处理

ERP可以根据订单快速高效地安排生产计划,但无法实时获取、分析和处理生产现场的各类产品和生产相关信息。比如有些零件可能缺货,导致工厂因缺料而停产,但管理人员无法及时从ERP系统中获取这些信息,导致决策延迟,影响生产进度甚至交货期。

4.召回制度引起的需求

2002年10月23日,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发布《缺陷汽车产品召回条例(草案)》,标志着我国汽车召回标准实施进入倒计时。2003年1月,上海正式实施《上海市消费者第三方召回指南》和《权益保护条例》,首次确立了产品召回指南。

召回制度带来的一个直接问题是,召回发生时,制造商需要从系统中调出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如各工序的操作信息、零部件的操作者和供应商信息等。

这不能用于规划ERP和其他系统,或现场过程控制系统。

执行,MES将前面的与下面的连接起来。

如何消除规划层和现场控制层之间的断层?MES系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MES(制造执行系统)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管理层提出的新概念。它介于计划层和现场作业控制层之间,主要负责生产管理和调度绩效。MES通过控制所有工厂资源(包括材料、设备、人员、工艺指令和设施)来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并提供一种在统一平台上系统集成质量控制、文档管理和生产调度等功能的方法。

对MES控制和协调的强调使得现代制造信息系统不仅要有一个好的计划系统,还要有一个使计划得以实施的执行系统。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库存导向型生产模式下的企业普遍被忽视。

近年来,随着准时制(Just-In-Time)、订单式生产(order-oriented production,BTO)等新生产模式的引入,以及客户和市场对产品质量提出的非高要求,MES重新被发现和重视。与此同时,网络经济泡沫破灭后,企业开始意识到必须从最基础的生产管理开始提高竞争力,即只从产品层面(基础自动化层面)获取数据信息,通过运营控制层面实现管理层面的持续信息流,实现企业信息集成,才能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目前,MES在国外已得到迅速而广泛的应用。

企业信息系统是一组相互渗透的信息。作为制造业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活动,其相关信息需要实时处理和分析。具体来说,它采集生产过程中的大量实时数据,及时处理实时事件,并保持与计划层和生产控制层的双向通信能力,接收上下层相应的数据,反馈处理结果和生产指令。

从企业信息化框架来看,MES在上层信息处理系统(如ERP、CRM)和现场控制系统(车间控制)之间发挥作用。

在功能上,MES应满足生产处理和协调的目的,包括以下主要模块:订单处理、任务调度、物料处理、在制品监控、生产调度、质量处理、设备处理、产能平衡分析、系统集成(ERP、SFC和其他接口的集成)等。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