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经济时报等一些媒体和专家预测,2022年养老金将连续18年上涨。养老金涨了17年,很多人不明白吗?到底是怎么回事?先说养老保险。建立养老金正常增长机制。1991年,国家推进企
近日,中国经济时报等一些媒体和专家预测,2022年养老金将连续18年上涨。养老金涨了17年,很多人不明白吗?到底是怎么回事?先说养老保险。
建立养老金正常增长机制。1991年,国家推进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从此,像私企、外资企业的员工,都可以通过参加养老保险来享受退休待遇。但原来的养老保险制度并不是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一般是以各个城市为统筹单位建立的。
事实上,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也需要每年调整退休老人的养老金待遇。北京从1992年开始每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到2021年就29年了。
事实上,从1992年到1997年,国家先后建立了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由于过去社会平均工资增长较快,基本养老金只领取社会平均工资的20%,人们不同缴费年限、不同缴费档次的养老金待遇差别不大。但由于养老保险是异地统筹,各地差距在拉大。
直到200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制定完善养老金计发办法,同时明确建立全国统一的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国务院统一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
2006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文明确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第一次调整是2005年到2007年的养老金统一调整,当时的调整时间也是从7月1日开始执行。养老金调整的幅度一般按照上一年度职工工资增长率的一定比例确定,2005年为60%,2006年为100%,2007年为70%。每年调整的范围都是针对上一年12月31日前已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
从2008年开始,养老金调整的时间统一从每年1月开始,养老金调整的总体比例为上一年人均养老金水平的10%左右。直到2015年,养老金调整幅度为10%。
2016年,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已经启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国家关于养老金调整的通知也将机关事业单位纳入其中。整体调整幅度降至6.5%。调整幅度为2017年5.5%,2018年至2020年5%,2021年4.5%。
养老金是怎么调整的?现行的养老金待遇计算方法,基本原则是多缴多得,长期多缴多得。但是养老金调整的时候,其实有很多因素要综合考虑。
有些老人认为退休后不再交养老保险,增加养老金的钱数应该人人平等。一些老人坚持认为养老金应该按照工龄增加,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最好按照相同的比例增加养老金。
国家在调整养老金的时候,综合考虑了社会各方面的想法。主要通过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三种方式。
定额调整意味着每个人增加相同数额的养老金钱,体现了养老金调整的公平性。
调整主要与缴费年限和养老金水平挂钩,体现多缴多得的激励。可以有效鼓励大家多缴费,长时间缴费,而不是缴费满15年就等着退休养老。
调整,重点是对艰苦边远地区的老年人和退休人员提高一定水平的养老金进行调整。
这几年相关的调整方式已经基本固定,相信以后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其实养老金调整还是国家统一下发通知,而地方养老金调整方案是各地制定的,各地确实差距很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为实现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未来相关待遇调整政策将统一,或许2022年会有一些大的变化。
一般来说,每年都要对退休老人的养老金进行调整,既保证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又缩小了养老金水平的差距。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