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术的作用和意义 活字印刷术的作用和意义

众所周知,在世界文明史上,中国古代人发明的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被公认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其中,印刷术被称为世界“文明之母”。为什么?事实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9 02:30:33

众所周知,在世界文明史上,中国古代人发明的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被公认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其中,印刷术被称为世界“文明之母”。为什么?

事实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概念最早是由西方学者提出并认可的。早在1550年,意大利数学家杰罗姆·卡当就率先提出中国有对世界文明发展影响最大的“三大发明”,即新浪(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他认为这“三大发明”是古代全世界都无法比拟的发明。"

此后,经过200多年的发展,马克思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将中国“三大发明”对世界历史发展的贡献和意义推向了顶峰。马克思指出:“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是预言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建立了殖民地。火药把骑士阶级炸得粉碎,印刷术成了新教的工具。简而言之,这些发明已经成为科学复兴的手段,成为为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有力的杠杆。”

提出“四大发明”的第一人是著名的英国汉学家艾·约瑟。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总结,他在“三大发明”中加入了“造纸术”。“四大发明”理论一经提出,立即引起了西方学术界的关注和认知,“四大发明”的历史地位得到了全世界的确立和认可。

印刷术发明之前,文化的传播主要靠临摹。中国隋代出现了最早的印刷技术——雕版印刷。这种印刷方法是用刀在木板上刻出突出的反字,然后涂上墨水印在纸上。每一个雕版都可以重复使用,以印刷大量的书籍,从而使书籍的复制和传播变得相对容易。但是雕版印刷是整版雕刻,不仅非常繁琐,而且速度很慢。

北宋时,一个叫毕升的人在雕版印刷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在这种印刷方法中,先用木头、泥或金属雕刻出单个的字,然后在印刷时根据需要书写书籍进行组合印刷,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随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印刷书籍的数量大大增加,文化传播的速度也大大加快。北宋科学家沈括曾在《孟茜笔谈》一书中写过一篇名为《陷印》的文章,文中详细介绍了陷印的全过程,通俗易懂,极大地促进了印刷术在中国的推广。

到了15世纪,日益完善的活字印刷术通过不同渠道传到了欧洲,彻底改变了欧洲只有僧侣贵族才能读书接受教育的局面。随着活字印刷术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和使用,在世界文明史上掀起了一场以活字印刷术为基础的文化传播革命,最终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被冠以世界“文明之母”的称号。

长河落满了雪。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