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315晚会结束,网友大呼“房子塌了”,不少产品被曝出令人心寒的消息。不仅如此,直播打赏、直播商品中的骗局也接连曝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本文就直播间打假展开了一系列
编辑导语:315晚会结束,网友大呼“房子塌了”,不少产品被曝出令人心寒的消息。不仅如此,直播打赏、直播商品中的骗局也接连曝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本文就直播间打假展开了一系列讨论。过来看一看。
央视2022年3.15晚会,一开始就曝光了直播打赏、直播商品中的骗局,直指“假”。
第一个被曝光的是“女主播背后的秘密”,“大哥”为女主播花大价钱,就是为了和女主播聊天。没想到,在手机后面叫他们“老公”的居然是一个男接线员。
在另一批直播间,翡翠直播的江湖把戏上演了。商家和主播利用代理砍价、出血砍价等手段骗取消费者信任,诱导其购买,然后将商品包装成假冒伪劣商品发给用户。
目前,被央视点名的MCN机构官网无法访问,其主播“吴吴”的账号已被Tik Tok平台封禁。
另一个被曝光的“十里牌翡翠直播间”,被当事人曝光时正在电淘APP上直播。由于大量用户涌入直播间留言“315晚会正在曝光你的家”,当晚20: 32直播间中断,目前无法搜索到直播账号。
事实上,这两类直播骗局早已存在。
除了打赏骗局和代理直播,在菠萝财经以往的报道中,也有以慈善为名卖假珠宝的惨直播,有以“择妻”、互骂为噱头吸引打赏的怪直播,有农民工、环卫工人等底层人士的“伪本土直播”。
由于虚构身份、长期渲染悲剧氛围、内容低俗和恶意宣传、诱导用户打赏等原因,上述“骗局”涉及的大量直播工作室和主播已被Tik Tok和Aauto快消平台封禁,近一年达到数万人。
随着直播的兴起,直播间打赏和直播商品发展迅速,但一些乱象和套路也层出不穷。3·15的曝光,必然会唤醒直播界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接下来,关键在于直播行业能否进一步规范发展,以及后期主播、MCN机构、平台会做出哪些整改和调整。
一是男运营假扮女主播,提问提问作弊打赏。
“赏大哥”万万没想到,是一个每天在电话那头对自己说“亲爱的,我想你”的男人。
3·15晚会曝光的乱象,催生了一个名为欢聚互娱的MCN组织,号称“中国十大直播公会”。管辖全国30多个分支机构、工作室、3000多名签约艺人、2000多个直播间。
这个MCN的运营特点是每个直播间都有一个男运营,负责用女主播的微信号和“打赏大哥”聊天,诱骗他刷礼物。招男人的理由是“男人更懂男人”。
类似的机构还有成立不到一年的华艺宝贸易有限公司和艺泰传媒有限公司。
这些公司的男性运营人员,为了诱导粉丝多刷礼物,多打赏,不仅通过技术手段嫁接女主播的头像和色情视频,还发给自己的大哥。他们每天都写求助的“小短文”拉近感情,还安排自己的主播与麦PK,让大哥比拼打赏。
比如在规定时间内,双方粉丝可以刷礼物支持自己喜欢的主播,主播会求助,不断刺激粉丝付费打赏。以Tik Tok为例,一份“嘉年华”礼物4000多元,一份“帝王套餐”(最大额度赠送所有礼物)2万元左右。
假扮在后面的男运营可以从主播的打赏流水中抽取20%,月收入可以达到1-2万元。
男运营将女主播与色情视频嫁接,发给大哥。
图/3·15晚会截图
不仅有有钱人,还有大学生和农民工。对于大学生来说,也有“手段”在操作,诱骗大学生套现饭卡,奖励“信用卡和贷款空”。一个大学生每天给主播刷1000多元的礼物。男接线员嘲笑道,“我要杀了这些人”。
男子提到自己曾骗“大哥”借款打赏。
图/3·15晚会截图
北京中银(南京)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曹伟律师表示,主播和经营者的上述行为属于诈骗行为,即以非法占有财产为目的,虚构身份,使受害人陷入错误认识,造成财产损失。
北京志普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李生补充说,使用欺诈手段骗取2000多元的财物,这是一种明显的欺诈行为。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可以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传播淫秽物品的,由公安从轻处罚。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截至记者发稿时,享受互娱官网处于无法访问状态,涉事主播“吴吴”的账号已被Tik Tok平台封禁。
近年来,为了迎合用户喜好,推高直播和打赏成本,网络名人和主播假冒他人设计、低俗求新的现象屡见不鲜。
菠萝财经报道过很多这样的案例。比如网络名人“香嫂”假扮环卫工人,在机动车道上现场跳舞。曾经炙手可热的“人类优质男”许庆恩,一边播《择偶记》,一边向粉丝收取高额入场费。网络名人的《郭小姐》,饰演丑陋小气的角色,后期被全网封杀。
最典型的网络名人是铁山考,他经常在直播过程中骂人,和女主播“调情”,还曾经在直播过程中当众撒尿洗脸。很难想象,就在他的账户被封的两个月前,他在Tik Tok拥有1278万粉丝。
李生表示,直播间存在猎奇、惨卖等低俗内容。一方面,应该要求主播自律;另一方面,平台也要加强管理,净化网络空室。
第二,有剧本,有演员,带货演戏“切”不断。
3·15晚会曝光的另一个直播乱象,就是典型的带货行为。玉石商家抓住用户买便宜货的心理,在直播中安排演员、设计剧本,江湖行骗。菠萝财经总结,这些商家主要通过三种手段“行骗”,套路递进。
首先,编好自己的身份。在永德祥玉石直播工作室,主播们编造自己的工厂老板身份或实体老板身份,声称自己有价格优势,获得粉丝信任,但实际上却以198元的高价卖出了一尊进价88元的玉佛。
锚定装置的假工厂所有者
图/3·15晚会截图
其次,在直播过程中,有人扮演了“主人”的角色,和主人表演了二重唱。在“十里牌”直播间里,每当店主报出高价,主播准备为粉丝砍价时,商家就会把计算器上的暗号所代表的底价显示给主播,然后双方就会认真履行砍价,吸引用户下单。
同时还有大量的直播间来伪造直播场景。成泽翡翠直播声称把议价点搬到了原产地缅甸。事实上,所谓的“缅甸翡翠市场”是办公楼的翻新。
更为疯狂的腾冲王洛珠宝公司,利用“那货直播平台”进行直播,假装主播“偷渡”越境,与缅甸货主“走私”,将200万块原石切割成19万块。
主播自称正在偷渡途中。
图/3·15晚会截图
直播中的原石只是公司从市场上借来的道具。粉丝拍下款项后,客服会诱导粉丝同意将原石切割成成品,然后在市场上找一个看起来材质大致相同的便宜成品寄出。以后就不能退了。
据天眼查资料显示,被曝光的腾冲王洛珠宝店成立仅半年,永德祥玉器店2020年只有两名员工。成泽珠宝公司已经注销。
其实在直播投放中,带剧本的剧场投放就是典型的骗局。
曾经在Aauto faster拥有809万粉丝,在拥有590万粉丝的尹,在2020年底用一个“择偶”提案直播,卖了800万元纸巾。之后他总是一边带货,一边在直播间上演分手,复合,再分手,复合的各种情感戏。
2021年初,另一位惨不忍睹的主播“葛荃谈情绪”,称要以慈善的名义,帮助两个住院做手术的孩子,强行拍卖不负责任的父亲在珠宝厂的珠宝。每件作品的价格只有原价的十分之一,收益全部用于资助孩子。但是消费者收到货后发现货不对板。
目前,尹和的情感已被平台封禁。
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杨紫·黄圣依夫妇等明星也开始在直播间进行“演戏式”送货,与商家玩起了一箭双雕的讨价还价。
作为直播商家,代理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或涉嫌欺诈。2020年9月,山东临沭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直播卖萌案。被告人付某借用离婚身份,装穷卖苦,骗钱过日子。最后,他为自己的犯罪行为买单,代价是三年有期徒刑,罚款10万元。
曹伟指出,根据《民法典》,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上述现场表演,视情节具体情况,轻则可能构成民事诈骗罪,重则可能构成诈骗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李生表示,主播和平台有责任在一定时间内无理由退货。如果平台缺乏监管,甚至明知是代理带货而不取缔,就应该对消费者承担连带责任,由行政监管机关对平台进行处罚。
三、畸形直播套路深,什么时候关闭?
可见,直播被一系列套路包装后,已经成为一些人行骗敛财的工具。
主播在直播间卖力表演,诱导用户在直播间消费,或打赏或购买商品。不管是哪种方式,都脱离了直播的本质,对行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这些虚假操作、现场表演的套路并不新鲜,但总有人还在用老套路拿奖励,卖劣质产品。电子商务从业者徐鑫认为,归根结底,是因为这种方式能赚钱。
在他看来,直播本身就是一种内容形式,可以让这种内容变得有趣,考验主播团队的天赋和创造力。从观众的角度来看,他们看的是直播。一开始的目的是娱乐,猎奇或者娱乐。
“在消费者需求不明确的情况下,一些无良商家和主播开始依靠线下维护和线上剧本刺激消费者消费。”徐鑫说,一旦尝到流量的甜头,没有一技之长的主播就想继续收割,开始突破底线。
有业内人士指出,问题是,当猎奇的虚假故事被反复用作财富密码,消费者对包括网络名人、明星在内的主播群体的信任被透支,还会有多少人愿意再去直播间消费?这会不会带来一些不好的示范效应,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如何让一些真正想长期经营直播业务的主播和机构不被误伤?
事实上,相关部门的监管和平台的管控早已在进行中,停办、封禁成为直播行业过去一年的关键词。
比如,早在2020年11月,Aauto Quicker就宣布将打击演艺炒作和直播卖货。违反者将面临扣除电商积分、封禁账号或小黄车、支付违约金等处罚。
2021年3月,Tik Tok宣布,该平台对销售悲惨商品、编造离奇故事和代理炒作等违法行为进行了处罚。30天来,平台共处理违规直播间446个,封禁违规账号33个。
同年8月底,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直播行业管理办法》。其中一条规定是,网络演出经纪机构(即MCN机构、主播公会)不得以虚假消费、率先打赏等方式诱导用户消费。,不得以打赏排名、虚假宣传等方式炒作网络表演者收入。
同时,还要求MCN机构和主播不得以语言刺激、不合理特殊对待、承诺返利、线下联系或沟通等方式诱导用户消费
李生和曹伟都表示,3·15的曝光,必将唤醒消费者在直播界的维权意识,督促行业协会、直播平台等机构加强对直播从业者和直播行为的管理和监督,一定程度上促进立法部门和主管部门的立法规范和细化管理。
2022年,直播行业将进一步洗牌,这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2021年底,雪梨、维娅、张庭等头部主播相继被查。行业合规监管趋严,门槛会逐步提高。“领导会越来越有纪律性,”徐新说。
*应采访对象要求,徐鑫为化名。
作者:苏琪;编辑:金坤;微信官方账号:开通菠萝金融
本文由@ kai菠萝财经原创发布。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复制。
来自Unsplash的图像,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