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行者老张的旅行与历史研究所。丝绸是中国自古以来最著名的特产之一,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著名的贸易通道“丝绸之路”由此诞生。丝绸主要产于中国南方的浙江和江苏省,但
这是行者老张的旅行与历史研究所。
丝绸是中国自古以来最著名的特产之一,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著名的贸易通道“丝绸之路”由此诞生。丝绸主要产于中国南方的浙江和江苏省,但你知道中国最好的丝绸来自哪里吗?号称“丝绸之都”,其实只是一个“镇”,江苏省吴江市盛泽古镇!盛泽镇地处苏南太湖流域,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最适合种植稻麦和桑蚕。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丝绸之乡。
盛泽镇名的由来源于三国时期。孙吴赤武三年(公元240年),东吴大皇帝孙权命大夫倪让、将军杰夫、司马凌浩宅圣宾分地界筑篱、耕田、屯兵,范围从青草滩到野河西(今黄家溪)。后人把盛宾旧址称为盛宅,因为“宅”和“泽”位于。
盛泽丝绸生产历史悠久,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它与苏州、杭州、湖州并称为中国四大丝绸之都。到了近代,随着工业技术的改革,盛泽成为中国乃至东方最大的专业丝绸纺织市场之一。1992年被国家科委批准为国家丝绸星火密集区,2002年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丝绸之乡,成为中国丝绸纺织业最重要的生产基地、出口基地和产品集散地。
以丝绸闻名的盛泽古镇,保存着许多与丝绸有关的古迹,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仙蚕寺,它的名字就与丝绸密切相关。是为蚕而建的神社吗?仙蚕殿,又名蚕花殿、蚕王殿,位于盛泽古镇五龙路口。是清朝道光年间盛泽丝商修建的。它是一座古典的寺庙式建筑,前门楼飞檐斗拱,气势雄伟,两侧呈八字形清水砖墙,古朴典雅,前有小广场。
三个牌坊中间有一块竖平作为庙号,两边分别写着“织云”和“绣锦”,见证了当年盛泽丝绸业的繁荣。穿过门楼,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剧院。剧场两侧与阳台相连,舞台朝北。下面的石头广场一直延伸到正厅前面,宽阔的会场可以容纳一万人。那么,这仙参庙里供奉的是谁呢?
仙居寺宏伟开阔的正殿供奉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始祖——轩辕、神农、雷祖三位大神。轩辕是黄帝,神农是中华民族的农业始祖,也被称为颜地。我们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黄帝二帝就是他们两个。另一个雷祖则是黄帝的妻子,教百姓养蚕缫丝,是中国丝绸业的“祖师爷”。
这样的话,自然要在贤参寺供奉他们。盛泽的祖先养蚕时,都来庙里拜谒人文产业的祖先,祈求上天保佑,蚕茧丰收。所以,仙蚕寺一直香火旺盛。现在虽然养蚕的人不多了,但人们还是在仙参寺忙碌着。参观盛泽古镇的人,都要拜几个祖宗,了解一下中华文明的发展历史。
冀东会馆是丝绸行业的又一历史遗迹。它是清朝嘉庆年间山东济南的丝绸商建造的。从民国到90年代几经翻修。清代会馆规模较大。受损后重建,现存建筑有三个入口,分别是墙门、前厅、戏台和正厅。冀东会馆坐北朝南,三个入口都是三开间,有坚硬的山顶。大门外就是何琳街,方便商人装卸货物和迎送客人。
钟子庙,位于盛泽古镇小口尾,是古镇钟氏家族的祖庙,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帝王庙。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祭祀规格最高的忠字寺。故又称榆次忠字寺、榆次河内公祠,建于南宋绍兴元年。是宋高宗赵构的榆次送给仲子的。仲子,孔子的大弟子,是儒家圣人。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封为侯伟,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南宋杜宗宪淳二年,封为,清雍正帝年号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