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的第一天叫什么日子?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但今年的中秋节却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这意味着,今年的中秋节晚上,只要天气晴朗,我们就可能看到又大又圆的月亮。为什么
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但今年的中秋节却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这意味着,今年的中秋节晚上,只要天气晴朗,我们就可能看到又大又圆的月亮。
为什么今年中秋节是“十五月亮十五圆”?农历八月的月亮什么时候圆?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近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访了中科院云南天文台。
今年中秋节,十五的月亮。
中秋节,满月把人们聚在一起。
中科院云南天文台助理研究员唐说,今年中秋节,可以欣赏到农历八月的满月,即“农历十五月十五圆”。满月的具体时间是9月10日17时59分左右。
“中秋节那天,月亮要到北京时间19: 35才会升起,所以我们看到月亮的时候,它还不是最圆的。但人们看不到这种微妙的区别。”唐对说道。
其实“十五月亮十五圆”的现象并不少见。据专家介绍,从2021年到2023年,连续三年中秋节都是这样。
唐解释说,一般来说,满月出现在农历的14、15、16和17是正常的。其中以农历十五、十六居多。以2022年为例,有12个满月,5个农历十五,5个农历十六,2个农历十七。以2023年为例,满月有13次,农历15月4次,16月7次,17月2次。
“两年中有25次满月,其中农历15月9次满月,16月12次满月,17月4次满月。”唐说,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说,“十五的月亮是十六轮”。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中科院云南天文台工作人员李志飞说:从天文学上讲,当地球在月球和太阳中间,月球在地球正后方时,我们在地面上看到的月亮是最圆的;当月球在地球前面时,地面看不到月球。一般来说,我们把满月的一个周期称为“新月”,月亮完全没有的那一天称为“新月”,定为农历的第一天。月亮最圆的一天叫做“望日”,通常是农历的15或16日。
太阴月的周期约为29.5天。也就是大约每隔14.75天,月球会在地球后面右转。李志飞说,月球的公转轨道不是圆形而是椭圆形,月球本身的轨道也在自转。地球对月球的引力不同,导致月球公转速度不均匀。所以月球出现在地球正后方的时间是有差异的。有时候稍微快一点,可能是十五月亮十四圆,有时候稍微慢一点,可能是十五、十六甚至十七圆。
综合:该报、临沂新闻等。
来源:大众日报
农历的第一天是什么时候?元旦有哪些习俗?
春节俗称“大年初一”,原名“大年初一”,“元”的本义是“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第一天,是春天的第一天,也是一月的第一天,所以叫做“三元”。它也被称为“三朝”,因为它仍然是一年中的一年,一个月中的一个月和一天的太阳。又叫“元朔”,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正月初一,还有香格里拉、郑超、三朔、石三等别称,意思是正月初一是年、月、日的开始。因此,这一天是春节庆祝活动中最隆重的一天。
辛亥革命后,将西历1月1日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中国成立后,保留了这一做法。因此,春节作为农历新年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名词。
开门
大年初一早上开门,传统上先放鞭炮,称为“开门放鞭炮”。竹爆声过后,满地都是碎红,称为“满堂红”。这时,街上充满了愤怒和快乐。
据说越早开门越好,象征着当年做什么都顺顺当当,称心如意,财源广进,农民大丰收。
目前,鞭炮仍然在中国的一些农村地区流行。但很多地方出于环保等因素的考虑,尤其是一些大城市,在某些区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过年的时候人们越来越环保,习俗本身也在不断变化。
柏丹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互相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通常,在正月初一,大年初一是父母带领年幼的学生外出会见亲戚、朋友和长辈,用吉祥的话庆祝新年的日子。年轻人要磕头做礼物,叫做“新年快乐”。
古代有拜年和拜年之分:拜年是指长辈;除夕是同龄人相互祝贺的时刻。新年问候通常从家里开始。第一天早上,晚辈起床后,要先给长辈拜年,祝他们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拜完后,要把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给晚辈。
向家中长辈拜年后,人们外出见面时,也要笑脸迎新,互道“新年好”、“新年快乐”等吉祥话。世界各地的邻居、亲戚和朋友也会互相拜访或邀请对方喝酒娱乐。
随着时代的变迁,拜年的习俗越来越简单。小孩子给爷爷奶奶和父母拜年是一种时尚,给邻居拜年也没必要拘泥于此。问候语也变成了“新年快乐!”“新年快乐!”等待新的语言。虽然语言和形式变了,但是祝福的心情没有变。
扫帚的“生日”
根据传说,元旦是扫帚的生日。这一天不能动扫帚,否则会扫走你的运气,毁了你的财运,招来“扫帚星”,带来厄运。
除夕夜打扫完房子,大年初一不要动扫把,不要倒垃圾。如果一定要扫地,一定要从外往里扫。准备一个大桶装废水,当天不要洒,怕赔钱。这种习俗至今仍然存在。
过年不能打碎杯碗等瓷器。如果你这样做,这是一个破产的迹象。你得尽快说“岁末平安”或者“繁荣昌盛”。
来自:央视新闻
来源:白银吕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