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小心!一个月内昆明某App诈骗案9起。被骗高达96万。边肖整理后发现骗子就是靠这两个套路空手套赚大钱的!公民被误操作为“代理人”为了取消转账96万给骗子"抱歉,我
“客服”电话?小心!
一个月内
昆明某App诈骗案9起。
被骗高达96万。
边肖整理后发现
骗子就是靠这两个套路空手套赚大钱的!
公民被误操作为“代理人”
为了取消转账96万给骗子
"抱歉,我们在后台误将您升级为代理."
“这对我有什么影响吗?”
“如果不取消,需要收取中介费。”
“那你赶紧帮我取消吧!”
8月23日,市民李某艳向警方报警称,自己被一个电话骗了96万。
原来,李某艳当天接到一个自称是某App客服的电话。对方说她因客服失误被做成代理,导致每月被扣799元代理费。对方说可以帮李某艳解决,但要查户口。于是,李某艳将银行卡上的钱全部转给对方,共计96.51万元。
李某艳发现被骗后,赶紧报警。
无独有偶,三天后,家住官渡区的陆某英也被同样的套路骗走了46万。
8月26日,陆某英在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App客服。对方说因为6月份在平台上买了东西,不小心被业务员加为代理。他们不能取消他的代理人身份,所以他需要帮助银行取消。
之后对方将电话转给了自称中国建设银行总行客服的人。客服以他提供的银行信息不具体为由,要求他说出银行卡余额、支付宝余额、扣款金额、信用卡金额等信息。
陆某英说出具体金额后,对方称自己支付宝明细不清楚,银行过不去,让他把钱全部转到对方经理名下,然后在对方指导下把存款死期转为活期,再操作转账。8月26日17时10分至18时38分,陆某英连续11次向对方转账465984元。
转完最后一笔钱,对方说他的代理人身份已经注销了。然后告诉卢某英,支付宝提醒他转账期间的转账风险。如果有人打电话给他,不要接,说收到钱就冻结3到6个月,会有警察上门。然后对方会让他第二天拿着身份证和银行卡去银行办理资金转账。
挂了对方电话后,陆某英咨询了银行的朋友。朋友说银行没有资格查询客户的账户明细,也没有收回资金的说法。陆某英发现自己被骗了。
客服打电话说网购产品有问题。
退款后,公民账户4万不见了。
8月20日,杨某飞在公司上班时,接到一个自称是支付宝理赔中心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说他在某App上买的产品有质量问题,要退回他的理赔款,让他在支付宝上搜索备用金就能从200元拿到理赔款。
因为他确实在某App里买过东西,杨相信了对方。一番操作后,对方还说交两次电费就能恢复认证信息。支付的款项收回后,再返还。按照对方的指示,会在支付宝电费里输入对方指定的两个电费缴纳账号,缴纳10800元。
杨某飞交钱后,仍未恢复额度。对方还说要转钱到指定银行才能恢复额度。他分5次向对方指定的4个银行账户转账34859元,之后就联系不上对方了。他发现自己被骗了,一共被骗了45959元。
套路一:
诈骗团伙怀疑通过技术手段或低价购买获取了消费者的购买信息。
客服假装给消费者打电话,说误操作把消费者列为代理。
然后冒充银行员工,继续诱骗消费者向固定账户转账。
套路二:
诈骗分子冒充平台商家客服电话,提供网购订单信息获取信任,谎称所购商品质量有问题,提出多赔,并加QQ或微信。
赔偿款已退还至支付宝,并已开通“备用金”收取。
询问“零用金”的数额,以收错、影响个人征信为由要求返还“超额赔偿金”,然后以各种理由忽悠受害人借钱、协助认证、转账到指定账户。
反诈骗警方提示:
如果自称客服,一定要去官方平台验证。正规的客服不会让你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沟通和交易;不要把自己的银行卡账号和密码透露给别人,涉及到转账业务也要和自己核对。
转自昆明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来源:棕榈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