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远程遥控小玩具骗局(火烈鸟远程遥控这么玩)

在大家以往的认知中互联网欺诈者永远瞄准。中老年人犯罪然而,最近通过互联网的欺诈者未成年人操作手机的“遥控器”成为新的诈骗手段之一。如今,许多未成年人生活离不开网络。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10 17:37:32

在大家以往的认知中

互联网欺诈者

永远瞄准。

中老年人犯罪

然而,最近

通过互联网的欺诈者

未成年人操作手机的“遥控器”

成为新的诈骗手段之一。

如今,许多未成年人

生活离不开网络。

然而,由于缺乏歧视

控制不足

他们成了诈骗犯。

眼中的新目标

为了得到游戏装备,小学生被骗了钱。

今年4月,家住广东东莞的三年级学生周晓在网络课的间隙用手机玩网络游戏。在这个过程中,有人私信,说可以送周晓礼物和游戏装备,还可以带她去推广。

据周晓说,当时弹出一条消息,说有人在寻找一个13岁以下的游戏钻石和一套衣服。然后,犯罪分子添加她进行私聊,并要求周晓的QQ号码。

添加这个陌生网友后,周晓收到了一个二维码,对方说扫码就能获得游戏道具。当她扫码时,收到一个弹出提示,提示说“检测到您属于未成年人,平台自动打开礼盒,无法取消。如果要取消扣款功能,必须按照工作人员的要求,否则官方会从你父母的银行卡里扣15万元。”

周晓看到这条提示短信时非常紧张。后来,犯罪分子给周晓打电话,要求打开摄像头,并将摄像头对准他父亲的手机。

一个陌生网友的话让周晓信以为真。她也担心自己一时的贪玩真的会让父母的账户被扣,只好打开视频聊天,把摄像头对准父母的手机,按照陌生网友的要求一步步操作。

周晓按照对方要求下载了一个App进行支付,在没有提供账号的情况下绑定了父母的银行卡。第二天,周晓的父亲从现有的银行发来短信,发现他的银行账户被转了三次,共计6000元。

类似案件频发,有人被骗10万元。

前不久,江西南昌五年级学生小李在网络课间偷偷玩网络游戏。后来他收到一个弹窗广告,说可以免费送网游礼物。小李信以为真,加了一个指定账号。

随后,不法分子要求小李转账600元押金,小李照做了。

但过了很久,对方并没有给小李发网游道具,而是要求小李提供父母的银行卡账号进行验证。

犯罪分子说,只有小李完善个人信息,保证诚信,才能把钱拿回来。后来小李觉得不对劲,正好父亲手机微信好友里有个警察叔叔,就把截图发给了他。

收到截图的是南昌市公安局筷子巷派出所的社区民警。他马上意识到小李被骗了。

由于小李是在网上上课的时候偷网游,所以不敢告诉父母,也不愿意透露家庭住址和姓名信息。接手此案的社区民警担心她继续被骗,所以找到她的家庭住址可以避免更大的经济损失,否则父母卡上的10万元就有可能被不法分子转走。

除了谎称网游送礼物

欺诈者还会

靠发红包装警察

诱骗未成年人下载手机木马软件

以及其他“每空”刷卡的手段

↓↓↓

冒充警察恐吓未成年人

今年4月初,广东东莞的一名小学生小谢在玩游戏时认识了一个陌生人,这个陌生人成了她的朋友。另一个人自称是北京反诈骗中心的徐警官。这位“徐警官”威胁,称她的游戏账号涉嫌非法诈骗,并要求她扫描二维码进行调查。

之后给小谢发了警官证,小谢很害怕,只好按照不法分子说的去做,被骗了658元。

远程操纵和下载特洛伊木马程序

今年4月,山东临沂一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肖伟在母亲的手机上了一堂网络课。与此同时,肖伟在一个聊天应用上认识了一个好朋友。对方声称可以充值任务返利。在得知肖伟是小学生后,对方告诉他,下一个手机小程序可以拿到8000元。

肖伟不懂陷阱,下载了木马程序,诈骗分子通过语音遥控聊天,并教肖伟如何操作。所幸其家人及时报警,诈骗被警方制止。

(央视)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