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查怡君编辑一年前,“双减”的思路正式落地,义务教育中的学科训练走入历史。市场先行、粗放扩张的营销模式戛然而止。整个教育培训行业原有的格局被打破,新的教育培训行业
记者|查怡君
编辑
一年前,“双减”的思路正式落地,义务教育中的学科训练走入历史。市场先行、粗放扩张的营销模式戛然而止。整个教育培训行业原有的格局被打破,新的教育培训行业生态正在重构。
学科培训机构的数量大幅减少。从近期多地披露的“双减”进展来看,北京认证学术机构减少率超过80%,无证机构动态清理,河北减少率高达99.9%。留下来的一部分学科培训机构转为非营利性机构,实行政府指导价,提供公益性服务;不适合“由商转非”的,将进一步取消。
硬件、成人教育、素质教育、教育信息化等合规服务成为机构转型的主要方向。此外,还有“双栖”转型的探索者,他们在保留教育业务的同时,探索餐饮、直播空等新行业的发展。
无论坚持,彻底转型,还是双轮驱动,这些机构都要开始自己的“第二人生”。
“一周年之后,组织团队业务的稳定性得到了恢复。但整个行业仍处于深度焦虑和转型中,没有明确方向的居多。”巨鲸资本合伙人葛文薇告诉界面教育。
在他看来,以前的K12学科训练是成熟的万亿刚需赛道,而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面对转型中固有团队、资源、新业务的匹配问题,那些还在教育主赛道上尝试的公司是“最痛苦”的。
“无论哪种教育,本质都有很强的民生属性。因此,教育是值得努力的,但它不是可以工业化、资本化或证券化的东西。”葛文薇说。
“素质教育难成主赛道”
素质教育是很多学术机构寻求转型的首选。
两个核心用户重合度高,老师、教室、学生复用度高。教育机构过去积累的部分经验是可以复制的,转型成本相对可控。
虽然不是“双降”的直接对象,但优质教育机构的招生情况也很难乐观。
过去一周,界面教育走访了北京、上海部分地区的20余家线下教育培训机构。受防疫政策影响,上海的培训机构还没有复工。北京的线上线下学术机构都是封闭的,优质教育机构是主流。
主要机构也在增加优质教育。
2021年下半年,新东方(纽交所股票代码:EDU)多家分校将开设口才、绘画等精品课程;好未来(NYSE:TAL)将原来的“学而思网校”转型为素质教育的品牌;猿辅导也在去年5月发布了南瓜科普产品,陆续推出斑马艺术、斑马音乐;作业帮,以小鹿为素质教育的品牌形象,推出了编程、美术、学习能力等一系列素养课程。
“在整个k12教育赛道中,素质教育一直是一个补充市场,很难成为新的主赛道。”通用电气文薇认为。
一方面,素质教育门类太多,而学生课余时间有限,各子赛道竞争激烈;其次,与K12学科培训相比,素质教育的班级容量比要低得多。“从业务角度来看,财务模式不是很健康”。
在“学校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的大方向上,也有玩家瞄准了素质教育进学校的市场。
“双减”落地两个月后,位于杭州的一家创业公司有好多素教育,从兴趣班优化平台转型为课后服务提供商,最近完成了新一轮融资。
多素学校创始人赵建峰认为:“在双减政策下,50%以上的优质教育市场将转移到课后服务的场景。预计三年内,市场规模将从双降前的150多亿爆发到2400亿。”
通用电气公司的文薇对此表示赞同。“素质教育轨道大型项目转班是必然趋势,价格比校外便宜。但其本质是公益属性,加上地域属性高,会很难做出规模,所以素质教育更多是为了生存。”
“职业技能培训是一个更广阔、更蓝的市场”
成人职业教育也吸引了很多玩家。
去年9月,新东方宣布回归大学生业务,对现有的四六级、考研、出国考试、职业教育四大业务板块的课程和产品进行升级。好未来整合成人教育品牌“轻舟”,涵盖考研、语言培训、留学三大业务。网易(NYSE:DAO)成立“成人教育事业部”;作业帮的线上“非凡课堂”;高(NYSE:GOTU)甚至喊出了“两年,考研行业第一”的口号。
从教育a股最新的半年报预告来看,职业教育赛道表现分化明显。
受考试延迟和疫情防控影响,中公教育(002607。职业教育龙头SZ)预计上半年净亏损7.2-9.2亿,同比增长641%-847%。传智教育(003032。SZ)和东方时尚(603377。SH),两者都位于同一个职业教育轨道,都有盈利。
向职业教育转型后,高图一季度扭亏为盈,但营收规模同比下降60%以上;也有一批公司通过减少销售和营销费用扭亏或缩小亏损。但很难说明组织已经成功转型,新业务的成长能力需要在更长的时间内得到验证。
尤其是今年以来,职业教育领域曾经的两家明星公司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3月,号称“中国第一网络大学”的万门大学发生爆炸,创始人童哲被指“卷款跑路”;课程的开始也陷入了今年的裁员风波。
“职业教育赛道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封闭和专业的市场,大量教育公司的转型肯定会挤压原有的市场格局。”葛文薇对界面教育说,“所有公司进去的时候,甚至会把K12的一些常见做法,比如拉流量,带到职业教育的轨道上来。”
当前的职业教育可以分为两类: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前者包括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以公办院校为主,民办院校为辅;根据培训目的的不同,后者可分为企业管理培训(如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等。)、职业技能培训(如IT等。),以及职业考试培训(如公考、教学、会计、司法、医疗等。),以民办机构为主。
其中,职业技能培训需要与行业相结合。对于原来的K12教育公司来说,专业性和行业资源是一个很大的门槛。
“所以大家都一窝蜂地往最轻松的试验赛道去做,自然会面临这样一个事实,今天的职业教育赛道看起来很热,但实际上,很难看到所谓光明的公司或项目。”葛文薇表示,职业考试培训单一赛道的规模也非常有限,公务员考试是最大的细分赛道,规模只有几百亿。
在他看来,如果原K12机构决心向职业教育转型,就应该投入更长的时间,向职业技能培训转型。“那是一个更广阔、更蓝的市场”。
“教育硬件必须和内容结合才有生命力”
在众多的转型动作中,教育智能硬件和教育信息化备受关注。
培训公司造硬件的热潮并不是在“双减”之后才开始的。
自2020年10月字节跳动推出智能手术灯以来,各大互联网公司、教育公司“造灯”的新闻不断。在疫情的催化下,家庭教育成为很多学生的主要学习场景,智能教育的硬件市场变得火热。随着“双降”的进一步落地,赛道备受关注。
较早进入的网易,已经形成了包括有道词典笔、智能学习灯、有道翻译王、有道掌上打印机、有道云笔、有道超级词典等在内的教育硬件矩阵。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智能硬件收入达到2.53亿元,同比增长25%。
师徒先后推出了墨屏教育智能硬件“小猿智能练习本”和斑马智能学习机G1;作业帮的硬件品牌碳氧有学习灯、智能手表、智能打印机、多功能书桌等产品;教育、松鼠Ai、新东方也发布了多款产品。大部分教育智能硬件都是面向家庭场景下C端用户的产品。
“硬件本身就是渠道业务,品牌差别不大。用户很难感受到1000元和2000元产品的区别。所有硬件产品的核心问题是内容好不好,粘度高不高。”蓝象资本投资副总裁陈静曾对界面教育表示。
葛文薇也说过,“所有的教育硬件都要和内容结合起来才有生命力。”
最初的K12教育机构在其学习机中内置了独家内容。比如网易有道前几天推出的学习机,里面就有“有道优英语”和“有道中文库”。由猿辅导推出的斑马智能学习机G1,拥有英语、阅读、思维、美术、音乐、写作六大课程。
但目前新东方和网易有道推出的学习机产品线上电商销量和用户评论数据仍处于早期,远低于学习机老玩家。
根据Jost Sullivan的报告,就零售总市值而言,BBK在中国智能学习设备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一。2021年零售市值达到95亿元,占市场份额的28.9%;其次是读书郎、网易有道、游学天下和科大讯飞,市场份额分别为5.2%、4.3%和4%。
前几天资优儿童用平板电脑被曝有色情暴力内容,教育智能硬件的内容漏洞和潜在隐患也必须严查。
教育信息化,借着政策东风,也是要瞄准的一大方向。
为新东方公共事业子品牌“东方创客”的B端和G端提供科技创新教育;与教育技术一起转变学校中的SaaS服务提供商(纳斯达克代码:YQ);猿辅导以《飞象星球》宣布进军教育信息市场。赛道上的玩家有华为、腾讯、阿里云等巨头,也有鸿合科技、喜沃等老牌公司。
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21年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
信息行业的准入门槛也比较高,需要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强大的技术实力,比如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
“学校一般通过招标模式筛选教育IT解决方案服务商,通常会对产品性能、过往成功案例、技术、商誉等进行评估。筛选高质量的供应商。缺乏行业经验的新进入者很难与有经验的供应商竞争。”中国商业产业研究院的研究报告指出。
另外,要有销售渠道,与供应商建立稳固的关系。现有的教育IT解决方案提供商普遍在其运营领域建立了知名品牌,并与教育机构建立了稳固的关系。新进入者很难在短时间内直接购买大型供应商的产品或服务。
新东方的双语直播很难复制。
最近给行业带来一针强心剂的是新东方的另类转型。由于双语直播的强势投放,股价和投放量双双飙升。
但在葛看来,新东方很难复制。
“绝大多数教育类上市公司或者独角兽,其实都是中央政府推动的,新东方不是。是业务部门和业务矩阵的试点,是相对独立的小单元运营,给了转型巨大的机会。”葛文薇告诉界面教育。
这一年,新东方尝试了无数个方向,包括幼教,教育信息化,智能硬件。但从目前来看,只有直播取得了成功,同时发挥了新东方老师的优势。
学大教育(000526 . SZ)CEO金鑫也对界面教育表示,新东方直播的“可复制性不强”。“是天时地利人和等各种因素的叠加。不是每个企业都有这样的元素,每个企业的DNA也不尽相同。”
大学教育也在尝试教育之外的转型,比如城市文化空。
“现代社会节奏快,碎片化时间太多,人们很难静下心来进行深入系统的阅读。”金鑫表示,其都市文化空房间内有书、咖啡、简餐,为青少年、大学生、白领、家长提供沉浸式学习和休闲。同时嵌入会员体系,提供读书会、家庭教育、职场推广讲座等。
据金鑫介绍,项目的筹备工作从去年就开始了,今年元旦在深圳罗湖开了第一家名为句子大象书店的店。“这家店基本验证了我们的想法,深圳第二家店目前正在筹备中。”
老牌英语培训机构美联国际教育(NASDAQ:METX)也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转型之路。
该公司近日宣布,计划于今年9月推出国内培训课程,由多所菲律宾大学、日本培训机构和中国教师共同开发,内容涵盖烹饪、常见病护理、膳食指南、接待培训等科目。不仅如此,该公司还盯上了加密货币、汉语培训和元宇宙教育。
到处试水,急于转型的美联国际教育的能力是否值得野心,还需要质疑。
一年是观察的时间节点。我们可以看到教育机构转型的进展,但不足以判断其最终转型成败。尤其是教育信息化这样一个耗时的项目,我们要观察三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在葛看来:“系统的教育改革才刚刚开始。无论是离开还是坚守,对于机构来说都是一种心态的回归。要同时创造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和一些组织价值,但是大规模连锁化,证券化的心态不会再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