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有急事的手机,越来越贵的共享充电宝...眼下我们离不开手机,但离不开充电线。继去年发布的12款充电器评测之后,今年还安排了35款充电线的评测!(你给它力量了吗?)1号~ 20号苹果
随时有急事的手机,越来越贵的共享充电宝...眼下我们离不开手机,但离不开充电线。继去年发布的12款充电器评测之后,今年还安排了35款充电线的评测!(你给它力量了吗?)
1号~ 20号苹果充电线;20号~ 35号安卓充电线
为了这次测评,电气工程师的弟弟在没有告诉魏爸爸的情况下,买了一个新设备,花了6500美元(嘘,保密!)
使用苹果手机的请注意序列号1~20,安卓手机请注意序列号21~35。全文较长,专业词汇较多。迫不及待想直接查看评测结果的朋友在这里↓↓↓
如果你有心理准备,那就跟着我们的评测,看看每天都在用的充电线吧。差别有多大?
一、充电速度测试
从样张全家福照片可以看出,充电线的价格可谓“天壤之别”,从便宜一元到贵上百元不等。都是充电线,买了就能充电。便宜和贵有什么区别?
首先我们测试了35条充电线最重要的充电速度。
苹果的充电线用的是iPhone 12+原装20W充电器;安卓为华为mate30pro手机,分别使用华为原装65W充电器和苹果20W充电器。
手机功率为15%时,分别测试每条充电线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结果如下:
01苹果充电线推荐
02安卓充电线推荐
否则不能共享,或者不能充电,或者不能快速充电...作为消费者,真的很累。什么时候能统一?!!
二、耐久弯曲试验
最新谜团:为什么我的充电线这么容易断!!!
我们还在公司群里发起了投票:
投票结果显示,充电线常见的“两大死因”是:外观损坏和无法充电。前者很好理解,也很常见,基本上和线材、皮厚有关。
但是后者.....必须取决于实际测量。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一个耗费大量充电线的实验:将35根充电线放在弯线机上,在50cm处挂一个500g的砝码,模拟拉线的力度;两边摆动,一边摆动90°模拟日常使用中的弯曲情况。
花费6500元的新设备
记录每根充电线外观弯曲损坏多少次,充不上电多少次,选择“电阻强”
6万弯之后,还能充电的玩家有:2号,5号,6号,9号,28号,33号,充电线经常断的朋友,可以冲!
三。样品的拆卸试验
在最后一轮投票和弯曲测试中,出现了一些现象:表面完好,但无法充电。
为了不让大家的充电线死掉,我们随后进行了一个充电线的实验——电气工程师把所有的充电线都拆了!
从外观上看,充电线由电线和连接器两部分组成。
对35个样品逐一开箱后,可以发现苹果充电线中的1、2、3、4、5、6、7、8、9、11、13号样品,安卓充电线中的21、22、24、26、27、28、29、33号样品整体结构较好。
01线材
对于结构良好、堆叠充分的样品,导线采用“镀锡铜芯+地线+铝箔+金属编织网+护套”的结构。
不仅有金属抗拉层,还有铝箔屏蔽网,内部线材加入了凯夫拉尔丝和金属抗拉丝,所以在弯曲测试中表现不错。
而17号、18号、19号、34号等样品只有四根线,有的还很细,不能快速充电,在弯曲试验中很快断裂。
02连接器
一般来说,充电线的连接器部分由塑料外壳、内部钢套管、PCB板和连接器组成。
拆开在弯曲测试中表现良好的充电线连接器的塑料外壳,发现外壳内部有金属钢套保护,与公头电焊连接,侧面用卡扣封装,内部注塑填充。
几块钱的充电线的接头拆开,可以看到电线直接和PCB焊接在一起,外面没有密封胶和钢套。
经过一段时间的弯曲,焊缝很容易断裂。毕竟...这是多少人拔下充电线-
为了延长充电线的使用寿命,我们建议您捏住这个“小把手”,拔掉它。
四。芯片测试
你知道哪里的品牌充电线贵吗?拆下连接器的钢套,可以看到PCB上的这个小芯片。
一般来说,芯片是用来控制充电电压和电流的。不过它更重要的作用是用手机的充电板芯片打码。只有对接成功后才能快速充电(前提是你有支持快充的充电器)。
苹果的充电线会用MFi芯片,安卓会用E-Marker芯片。我们顺便也测试一下这些充电线芯片是李悝jy还是李鬼的:
根据检测结果,原装和品牌充电线的芯片基本没有问题。果然,一分钱一分货!
作为“电子设备”,充电线的最优方案一定是原厂原厂配件。但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受到“各种障碍”的阻碍,比如价格、材质、长度等等。
所以,除了品牌充电线,如果想有更多的选择,可以参考以下推荐:
最后,真诚希望品牌方在追求环保等“社会责任”时,能够优先考虑消费者的需求。
大声说:我好想要一根耐用的充电线!!关于充电线你还有什么想吐槽的?在消息区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