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金融推广区域代理(京牌代理官网)

记者|冯赛琪编辑7月1日,国家网信办公布了一批“李鬼”式的投资诈骗平台,不法分子通过假冒app进行诈骗。在公布的榜单中,排名前十的仿冒APP名称分别是京东金融、有钱花、拍拍贷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16 11:15:37

记者|冯赛琪

编辑

7月1日,国家网信办公布了一批“李鬼”式的投资诈骗平台,不法分子通过假冒app进行诈骗。

在公布的榜单中,排名前十的仿冒APP名称分别是京东金融、有钱花、拍拍贷、即刻金融、360借条、宜人贷、海尔消费金融、平安好贷、易开花、东方财富。其中,已发现假冒京东金融app 5677个,小满旗下的假冒信贷平台有钱花,纽交所上市的金融科技公司拍拍贷app已超过1000个。

诈骗分子利用相似的标志和产品介绍,以假乱真,以“小额返利”诱导网民访问下载,进而实施诈骗。

一些诈骗平台甚至声称有“国企背景”,以“国字头”的名义吸引用户,以“拉人头”的模式发展下线,给部分网民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

从网信办披露的一些典型案例来看,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段并不十分高明,与传统的电信诈骗思路一致,即向用户展示需要通过资金验证或缴纳保证金来骗取钱财。

据悉,今年以来,国家网信办反诈骗中心共查处打击假冒app 4.2万个,已纳入国家诈骗黑样本数据库。目前,全国诈骗相关黑样本数据库已覆盖并处置诈骗网站380.4万个、app 51.4万个、跨境电话41.5万个,互联网预警劝阻平台累计预警超20亿人次。

网信办负责人表示,诈骗分子假冒投资平台诱导诈骗网民,使其遭受严重财产损失,还可能带来个人信息泄露,应引起足够重视。群众需要下载APP通过官方渠道;遇到非官方客服联系,核对对方身份,不要转账。app等平台要加强对可下载app的安全审核,防止虚假app浑水摸鱼,危害广大网民。

第一起APP Store提供虚假应用的案件,投资人被判定承担自己的责任。

手机开发商对APP Store出现的假冒产品有什么样的责任?受害者能否从手机开发商处获得赔偿?

界面记者浏览裁判文书网发现,2021年9月,广州中院二审审理了一起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案。原因是一个投资人投资了一个假的APP,损失了十几万元,然后把手机开发商告上了法庭。

投资者肖某用自己的华为手机在华为应用市场下载了一款名为“黄金期货交易投资”的APP。这家名为广州期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期货”)的开发商于2019年5月在“应用市场”上架。

2019年7月,肖某先后向案外人李某等5人转账共计10.8万元。上述交易均通过涉案的“黄金期货交易投资”APP自动转账至网银/支付宝。

根据华为终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终端”)提供的证据,该公司在上传app时,进行了一定的审查,如“审查应用APP的开发者和使用者的营业执照复印件,测试应用APP的技术安全性,审查应用APP的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经过以上检查,假应用app无法杜绝。

直到App上线3个月后,华为终端才收到广州期货发来的“黄金期货交易投资APP”为假冒的通知,审核后将APP下架。

但值得注意的是,“华为应用市场只是一个信息服务平台。华为应用市场与第三方投资理财应用不存在任何关系,不提供任何保证或承诺。第三方应用内容不受华为应用市场控制。提醒您在使用应用时提高风险意识,独立审慎判断。华为的应用市场不会为任何投资或购买承担任何责任。”

广州中院认为,肖作为高级法律工作者,应当知道黄金期货交易的基本知识,应当知道委托案外自然人进行场外黄金期货交易是违法行为;华为终端提供案涉及虚假APP存在过错,但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已经尽到了告知和删除的义务。肖通过假冒APP转账进行非法场外黄金期货交易是造成损失的直接原因,由此造成的损失应由本人承担。

广州中院肯定了本次诉讼的积极意义,肖某提起的诉讼提示了消费者APP应用市场的安全问题。据悉,“应用市场”提供仿冒移动互联网应用APP进入诉讼的案例,为首例。

法院还表示,虽然华为终端证明其在应用市场有app内部审查机制,并在接到投诉后主动下架了虚假APP,但仍反映出相关内部审查机制有待完善:如华为应用市场的用户协议应增加保护用户权益的条款,金融类APP的审查机制过于简单。

造假公司纷纷发表声明,监督和打击违法行为。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近期已有多家公司出面打击假货,回应“李鬼式”APP,并提醒投资者提高警惕。

近日,有投资者爆料,称不法分子冒充资本基金经理或相关员工见面,推荐“湘聚财”APP、讲座、推荐股票等。通过包括但不限于微信群、QQ群等方式向投资者进行宣传,从而骗取投资者资金。

云集资本发布澄清声明称,截至目前,公司从未授权任何机构开发以投融资为目的的app,app stores中所有使用云集资本LOGO和名称的app均为非法使用。

欢聚资本表示,强烈谴责任何冒用公司名义、损害公司声誉、欺骗投资者的违法行为,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今年4月,史明投资发布声明,称发现有不法分子冒充公司名称、公司LOGO,通过发布手机APP软件,发布投资信息、股票推荐、投资诱导等非法金融活动。

史明投资回应称,公司从未开发或发布任何手机APP,也从未授权任何第三方进行募集资金、违规推荐股票、诱导投资等行为以史明投资、史明基金等相关名义通过APP、直播、微信群。以上行为与公司无关。

此前,证监会部署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股市黑嘴”、“非法荐股”、“场外配资”等违法行为及相关“黑群”、“黑app”。

其中,在打击黑团伙、黑app方面,为实施上述违法行为,不法分子借助微信、QQ、微博等工具创建群聊,或开发网络app,用于宣传、分流或招揽客户,甚至直接从事相关违法活动。根据《证券法》,“黑群”、“黑APP”等媒体还可能涉嫌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等。

证监会称,“股市黑嘴”、“违规配股”、“场外配资”等违法行为是资本市场的“毒瘤”,严重扰乱证券市场秩序,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证监会一直保持“零容忍”态度,对此坚决持续打击。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