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退出相互宝自动扣款(原相互宝如何退出)

1月28日将是2021年1月第二期互宝的扣款日。分享金额(5.37元)和第一期差不多,但是有一个统计值得关注:参与分享互宝的人数已经跌破1亿!这是2019年12月评估人数首次突破1亿,至今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7 07:20:28

1月28日将是2021年1月第二期互宝的扣款日。分享金额(5.37元)和第一期差不多,但是有一个统计值得关注:参与分享互宝的人数已经跌破1亿!这是2019年12月评估人数首次突破1亿,至今仅一年时间。

事实上,作为互助的“主力军”,重疾分担人数早在去年12月就跌破了1亿,而最近几个月,每期退出的人数都达到了数百万。

更严峻的考验是,越来越多的人在搜索“如何退出互宝”、“如何取消自动分享”。

共同用户数跌破1亿。

互助是一种网络互助模式。一般来说,如果加入的会员生病了,可以获得10万或者30万的互助金。金额将由其他会员分摊,互助则收取8%的管理费。

凭借支付宝用户数,互宝也在短时间内创造了“奇迹”,2019年12月用户数突破1亿。

应该说很多用户,包括两分钟金融,可能觉得参与的人太多了,他们分享的金额估计“有限”,这也是他们当初加入的原因。

但现实很快就打在了这种想法的脸上:2020年以来,互宝分享金额不断攀升,最近一次每月分享金额超过10元。

这也让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焦虑。一方面,按照这个数额,每年的费用分摊会超过120元,几乎等于商业保险;另一方面,无法预测未来评估费会涨到什么水平。

随着网络上出现越来越多的拒赔案例,一些用户最终选择退出“止损”:过去的分享相当于做慈善。

至于暂时没有退出的用户,也开始质疑互宝模式。一方面,这是透明度的问题。互宝一边收管理费一边定规则。谁来监管?谁来保障提前加入的用户的权益?比如,有网友在互宝修改规则后发现不再符合赔偿标准。

另一方面,是相互宝的合规之争。毕竟不是保险产品,不受监管,存在因合规问题下线的风险。到时候怎么处理,互宝没说!有网友认为,如果互宝下线,分享的大概率是收不回,但互宝收取的管理费该如何处理?

网友:如何取消自动分配?

其实现在的互宝都有些“鸡肋”的味道了。用网友的话说,可以继续分享。成本分摊增加理论没有上限。如果真的有问题,会不会被拒赔都是未知数。不分享就觉得可惜,又不甘心。

对此,两分钟财经注意到,有网友开始搜索“如何退出”、“如何取消自动分配”。这里有三个提醒:

第一,除非选择退出,否则不能取消自动分配。

第二,你也要注意选择退出的时间点。如果每期公示(每月7日、21日公示)后退出,也要承担当期的分摊费用。

第三,互宝会在每月14日和28日自动分享扣款。可能有人会觉得,支付宝里没钱就不会被扣钱。其实根据互宝设定的规则,逾期扣款会被系统记录,而且会影响你的芝麻分。

如何看待以上互宝用户跌破1亿,提现分成的规则?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