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和很多人相反的答案:寿春。我玩“三个十一”十几年了。再说寿春。一个城市是否易守难攻,除了经常分析的地形、通道、经济区等因素外(其实这些都是战术上的东西),还取决于
我有和很多人相反的答案:寿春。
我玩“三个十一”十几年了。再说寿春。一个城市是否易守难攻,除了经常分析的地形、通道、经济区等因素外(其实这些都是战术上的东西),还取决于玩家对城市战略的定位和选择。寿春,公认的绞肉机战场,地势低洼,行情差,防守难。但是在一定的策略下,就变得相对容易了。在别人手里,寿春易守难攻,但在我手里,寿春易守难攻。
寿春之地,北连徐州,西接中原,受江东控制,坐落在一个五通门上,钥匙之地。对于北方势力来说,如果守不住寿春,那么小沛、汝南、下邳都将暴露在敌人面前。当你无法判断敌人进攻的方向时,你将不得不在这些城市上附加大量的兵力、将领等资源,这将严重涉及到你在其他方向的布局。守住寿春,让东南势力无法越过,既可以保护后面的城池,又可以慢慢积累对东南势力的优势,作为日后远征江东的起点。
就南方势力而言,寿春是东线北伐不可跳过的重要地点。即使你能从海路直取皮北海甚至河北,寿春始终在咽喉,不仅威胁你的腹地,还会使你的后方物资无法顺利到达北方战场,造成巨大损失。占领寿春,北伐之路就大开,可以选择多条进攻路线(西进或北伐,也可以同时配合海上进攻),对方就头疼了。
所以寿春是东线南北势力的必争之地。当南北势力相当,或者你的兵力强于对手,但由于多线作战而无法在短时间内集中优势兵力越过寿春战场时,那么寿春就是最佳的兵力分割线,或者说防守点。在这条分割线上,谁守着自己的生日,谁就在地理和战略上占据绝对优势。
以曹操统一中原河北后的势力为例。面对来自西北、荆襄、东南的威胁,如果能以相对较少的将领和兵力保卫东南,西线和中线的压力将大大减轻。在大战略上,确立东线防御为主的战略,为西线或中线的突破争取时间,同时不断消耗东南。力争把中线推进到汉江,筑起防线(中线比襄阳更好防南,其次是新野宛城的永义线,底线是守住许昌、许昌西大路、武关,使中线不垮。请在中线具体战略战术后慢慢回答,此处不赘述)。集中优势资源(将领和武器)在西线快速进攻。西线统一长安和西北三城后,攻下汉中,西线就没有压力了。这样,整个局面就轻松了,棋盘就活了,你就立于不败之地,天下统一也就指日可待了。
大家不要担心。现在来说说防守寿春的具体战术。上述大战略确立后,要积极进攻寿春,寿春不在手就没有意义。然后:
1.树立防御的思想。不管东南看起来多么咄咄逼人,都不要主动进攻。面对东南部队在将领和物资上的优势,守住寿春就是胜利。因为你的主力不在东线,人才有限,就算打下庐江也守不住。还可能导致寿春亏损,成本太高不好。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可能要等到打好川东南侧作为主力才能慢慢取得优势。所以一定要树立防守思维,慢慢消耗东南的人力资源,逐步积累优势。不要委托军团自己指挥前期防御战。
2.资源方面,河北、徐州提供补给,尽量让寿春的兵力、武器、粮食保持在丰富的水平。如前所述,在寿春以较少的兵力完成防御,意味着战略上相对较小,战术上能够达到10万的满员当然是最好的(10万的兵力相对于你此时的总兵力应该不算多)。以河北徐州的材料,达到这个目标应该不难。一定要记住,不能承受资源,就不能用一个相对弱小的将军守住寿春。徐州的团直接把约定的物资运送地点定为寿春,然后你就可以主动应战了,这就足够满足寿春的防守战需要了。不要舍不得用资源换寿春,否则寿春只会浪费更多的资源和时间。
3.有了资源的支持,我们可以放弃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全力建设战场。往南建城,放音乐,单挑。不要建在太靠南的地方,以保证部队和设施可以互相依靠。我们不能忽视西边的建设。很多时候,我们的将领或兵力都比对方少。西路上布满了箭塔和城墙,可以防止敌人利用数量优势在无法进攻正面的时候从西面迂回。在东经济区附近建造一些了望塔可以延缓敌人的进攻。战役之间要进行经济建设,优先建设西部经济区(东部经济区会受到东部和南部水陆威胁)。
4.彻底放弃东部和南部海港,太远了,帮不上忙。电脑占领了东边的海陵港和南边的徐旭港后,经常分兵从东西两路取生日。南路还包括码头许巍港的海路和庐江城的陆路,但东西两路往往没有协调感。这时候就是集中力量消灭其中一个的机会。此时另一路可能正好到了城下,回城补充或者换人同轮带兵。如果估计两条敌线到达的时间差不多,那么就会有少部分较弱的将领落后于较弱的敌线,把自己的主力放在敌人主力的一边,从而达到集中兵力歼灭对方的效果。整个寿春的防守战,不能离寿春城太远,否则防守来不及,战线容易被撕开,顾此失彼。
5.至于将领,以宗室中的张辽、乐进、李典、曹丕、曹秀、张弓为主要将领,还有一些西线中线没有的其他二三线武将和贤明将领。寿春将领数量处于绝对劣势,换来的是西方将领的绝对优势。在这个绞肉机战场,在庞大的北方资源支持下,少数将领会不惜一切代价保卫这个战略前沿,为西线的推进赢得时间。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选择。(张辽是我很喜欢的将军,基本不会被指责。四S和特技威风加持,团战单挑双优。天生克制孙婉的将领,灵活运用张辽的东线毫无压力)
6.一对一的战斗效率最高,能以最快的速度消耗敌军和将领的数量。张辽应该是装备了道具。武器、暗器、弓箭都要适当配备,其他将领如乐进李典也要配备所有的道具。不要舍不得放弃道具。这时候道具的作用就要最大化了。以下情况可以提高一对一战斗的成功率:一对一战斗在一对一战斗站附近进行,选择比己方武力高的一对一战斗。己方军队中武将人数少于敌方(张辽几乎不能被指控,所以不需要带副将或者智力低下的上级),被指控的敌人人数也远少于己方。尽量使用戟兵或者一对一战斗,提高对敌人最后一击的俘虏率。抓到将军就尽量处决,因为你永远忙于打仗,很少有机会爬上军衔;更快的减员会迫使部队回城,移动监狱的招数也会失效;城里的俘虏会消耗你很多钱,这就体现了你的建造能力。另外,吴栋系的将领几乎不可能被曹操等俘虏(比如周泰就绝不会背叛孙权)。如果抓到潘璋或者马忠,他们可以多待一段时间,因为抓人是在东线积累优势扭转局面的根本途径。
7.当你受不了的时候,放水淹城。这一招应该用在最关键的时候。因为大坝恢复是需要时间的,一次放水后你想用第二次可能就用不上了。而且寿春会失去一半的耐久性。如果敌人在低洼地带的外缘有大量的后续部队,这时候就很危险了。
8.救人失地,救地失人。其实城不重要,重要的是城内的将领和资源。寿春城不耐用,尤其是没有建城技术的时候。当你觉得守不住寿春,城内还有武器、粮食、资金和军队的时候,在城破之前,安排一支车队北上出城,把城内的资源和将领全部带上。如果一个车队不够,多给点。记得把最受挫的车队和最少的资源放在最后一个车队,尽量远离战场。与此同时,乐进李典带着几队木兽出城,留在城墙边待命,让敌人只能得到一座破败的空城。这时,几只木兽同时发威,一个回合之内就夺回了城市。因为电脑是破城后进城的首选,大量的将军会从后方移动,所以这一招不仅可以大量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还可以大概率俘虏大量的将军。有一次,我用这一招直接抓了30多人,包括周瑜、黄盖、鲁迅、周泰、蒋钦、潘璋、马忠、程普、韩当。其他英明的将军更是难以计数。东线张辽军团一战直接封神,彻底扭转战局。这一招也可以用在其他城市的防守战中。
作为一个十年的老玩家,我在打北方势力的时候一定要用这个战术。我不担心东线防守慢,因为后期江东这些城市根本不够看。实力足够的时候,寿春的军队主动进攻庐江,把对方将领的兵力和资源吸引到庐江,同时派出水军从新野或襄阳或江陵出发,从水路进攻。峡口、江夏、柴桑都能一鼓而下,一路到建邺不落地。多亏寿春防守,消耗了对方不少。
这里没说部队的组建,只是对敌人的一些想法。作为“11”的爱好者,我深深相信战略比战术更重要。思考大形势往往比计算交换比和军备克制更有优势。所以我可以用所有骑兵团轻松击败蜀炮主力群。当然,这是另一篇文章。
摘自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