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新年快到了。虎年前后有什么安排吗?在购物计划中,很多人把金色的路路通和可爱的老虎挂件放在了清单上。但无论是传统的“大妈型”买金玩家,还是初入坑的年轻人,去金店都遭遇
农历新年快到了。虎年前后有什么安排吗?在购物计划中,很多人把金色的路路通和可爱的老虎挂件放在了清单上。但无论是传统的“大妈型”买金玩家,还是初入坑的年轻人,去金店都遭遇“一口价”黄金的套路。
美就是美,纯金手镯居然是空心品!
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2021年中国黄金珠宝消费调查白皮书》显示,18-24岁人群购买金饰的意愿从2016年的16%飙升至59%。年轻人也成了黄金忠粉,各大品牌纷纷推出造型时尚或知名IP的联名金饰品,深得不少年轻人的心。然而,在这种双向走的甜蜜邂逅中,仍然隐藏着许多陷阱。
李女士在上海某金店花9000多元买了一个“纯金”手镯,商家承诺随时更换。然而,李女士戴了没多久,手镯就断了。这时她才发现原来“一口价”的金手镯竟然是空心,于是找商家换了,没想到却是“套路”。按照商家的说法,如果按照“一口价”换货,需要打对折,也就是1万元打折到5000元才能换货,然后李女士再另外支付新首饰的费用。
和李女士一样,王女士花了12000多元买了一个金手镯。当时营业员还口头承诺,买了之后不喜欢可以随时换。王女士回家后发现手镯很轻,也没有标注重量,于是找到商家。但她没想到换货就要承担30%的损失费。
这些独特的硬金饰,虽然体积大,造型美,但大多空,就像“吹起来”一样。实际重量并没有看到的那么实惠,定价也远高于黄金材质的价值。记者从上海市消保委了解到,“一口价”黄金饰品投诉较多,主要是换购政策不明确、产品质量问题。
上海很多名牌金店
被调查是因为没有明确的兑换规则。
目前市场上购买黄金饰品一般有两种方式。
首先,按克购买
根据每天的黄金价格,按照首饰的克数加上加工费,构成一件黄金首饰的价格,这是一种非常常见和传统的购买方式。
1月11日,一些知名品牌的黄金价格
第二,价格
一个价格不标明黄金的克重,价格由商家自己定。商家往往承诺按照发票金额保值,免费以旧换新,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记者走访上海多家品牌金店,店员往往会优先推荐“3d硬金”、“古金”等一价金饰。店员说,这些都是千足金,除了硬度提高了,外观也不错。在同等重量的黄金下,新技术可以制作更大的珠宝饰品,但耗时更长,人工成本更高。一般都是按件卖的。
重量没有统一标注,但“一口价”黄金以旧换新时的兑换标准没有统一标准。有的店不接受银行金条,有的店要求一定比例的新金加入旧金的重量,有的店在不同的日子收取不同的折旧费。门道之多,堪比双十一推广的平台套路。
1品牌店员:老金交所倍数大,这个品牌可以放大20%。比如每克折旧损耗只要15元,你换到别人家至少35元。
品牌店员:50块钱一克服务费,一克一克,就算20克了。1000元的服务费加上780元的劳务费,你得付劳务费。不管买还是换,都要交劳务费。
品牌店员:以旧换新的话,重量要满,增加20%。如果不是自己的品牌,增加40%。
近日,上海市松江区消保委对辖区13家黄金珠宝店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珠宝、中国黄金、老凤祥部分门店的“一口价”黄金饰品未标明重量。此外,周大福、周大生、六福、亚一金店等8家黄金珠宝店关于“一对一一口价”换购产品的增值服务仅限于口头告知消费者,容易导致消费者在换购产品时产生不满和投诉。
上海市消保委法律监督部副主任杨云表示,仅仅因为是“一口价”商品,就不清楚这种黄金饰品有多少克,这是经营者法定义务履行的重大瑕疵。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一定要多了解黄金饰品的重量和颜色,理性消费,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购买黄金。对他们来说,可以在出生的那一年买黄金,发工资,重要的日子买黄金“纪念”...但是,面值只是买黄金的敲门砖。想让自己的黄金首饰物有所值,在剁黄金首饰的时候需要多问几个问号。
综合自央视财经、虎嗅等。
来源:上海新闻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