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一个雨夜。21:30。一个躺在大润发超市出口椅子上的瘦瘦的年轻人醒了。他从上衣左口袋里掏出两个棉签,打开头侧的一个小瓶子,拧开盖子,放进棉签里,蘸上液体,放在鼻子底下嗅
初冬的一个雨夜。21:30。
一个躺在大润发超市出口椅子上的瘦瘦的年轻人醒了。他从上衣左口袋里掏出两个棉签,打开头侧的一个小瓶子,拧开盖子,放进棉签里,蘸上液体,放在鼻子底下嗅了嗅,马上用蘸了液体的棉签擦了两个眼角。然后,坐起来用这两根棉签擦鼻子,接着是嘴角,从口袋里拿出眼镜的镜片。最后,发黑的棉签正在擦拭你的鞋面和鞋底。最后,棉签被扔进了我旁边的废物桶里。
他打呵欠。舒展一下,整理一下自己的外套,一件带帽子的短风衣,还有裤子,满满的口袋,和摄影师或者旅行者穿的差不多。站起来,深呼吸,看着身边一家时装店的巨大镜子,看着满脸青春痘的自己,苍白消瘦冰冷的脸,理理凌乱的头发,再坐下。
他从压在头上做枕头的小包里拿出一小块面包,慢慢地嚼着。听着商场里播放的背景音乐,我交叉的双腿随着节拍紧张地颤抖着,眼睛茫然地看着对面的店铺。
左边是某品牌的皮具店。店里的时针显示现在是深夜21点40分,该是店里打样的时候了。店里人不多,店员正在快速换工作服,准备下班。右边是保健品,大概是贵的。在这家大众商店里,很少有人光顾。此时也正准备关门。
购物者不断推着右边的购物车。人群中来了一个推着购物车的老人。老人戴着浅色的帽子,穿着普通的米色西装,里面是一件白衬衫。帽子下面,长着又厚又长的银胡子,一直长到他的胸部。
老人在瘦小伙子面前停了下来,但他没有选择另一把相邻的空椅子,而是挨着瘦小伙子坐了下来。从购物车里拿出一袋熟玉米。玉米用塑料薄膜包着,里面有两个巴掌大小的浅色玉米。老人赶紧打开塑料薄膜,旁若无人地吃了起来。
时针指向21:50时,这个瘦瘦的年轻人站起来,收拾好自己的挎包,和一群购物者一起离开了。
吃完玉米,老人又拿出一瓶饮料,喝了一半,拧紧瓶盖,坐了一会儿,然后走开,消失在购物的人群中。
外面雨越下越大。
大润发该关门了。
隔壁是24小时营业的肯德基餐厅。22:10。
瘦瘦的年轻人出现在这里。他要一份土豆泥,4元,一份胡萝卜餐包,2元。但是他不急着吃饭。而是拿出一个笔记本,在上面记录了一些东西。过了一会儿,我从左腿满是松松垮垮的工装裤口袋里掏出一面小圆镜,端详着自己。
手机响了,他拿出手机。
好吧,我不去...我告诉过你,我不想做...我喜欢…...钱多钱少...睡觉吗?不...网吧...
他不耐烦地把手机收起来,时尚的宽屏手机,好像是iphone或者山寨的。
然后,继续整理面前的笔记本。抹黑抹黑。
餐厅旋转门移动的地方,出现了一个戴着帽子,穿着西装的大胡子老头。他没有带伞,也没有点任何饮料或食物,径直走向靠窗的一张小桌子。我手里拿着的是一个黑色的购物袋。我不知道里面有什么。
老人走向浴室,但他的物品却留在原处。他从那个瘦瘦的年轻人身边走过。他没有看他,但他能感觉到他的眼神。似乎已经习惯了。
大厅里的桌椅分成三列。
大厅里没有多少人。左栏有三个女生和一个男生,大概二十三四岁。其中一个女生有明显的外地口音,夸张的说着什么,每一个字都夸张,还扯着街对面那个看不清脸的大男孩的头发。男孩保持沉默,任其发展,没有还手之力。四个人有说有笑,听不清在说什么。似乎被刻意压抑,偶尔爆发出咯咯的笑声。
中间一列,旋转门附近,一个中年人,面前一堆报纸,被翻得乱七八糟。一个盘子前面没有食物,只有一个空纸杯。他漫不经心地摆弄着,不看窗外,也不摆弄手机,像是故意在消磨时间。
在他前方不远处,靠近接待处的地方,也是一个中年人,面前放着很多东西。桌子上有一堆白纸,手里拿着红笔,好像在批改什么。分不清是稿子还是作业。座位旁边,有一把折叠伞。伞下有一堆明显是从隔壁超市买的食物。
两个中年男子之间,一个衣着考究的年轻女子一边摆弄着手机,一边不经意地翻看着一张广告单,嘴里还嘟囔着什么。她时不时地说,真的很烦,其实不是...
在右栏,前面是一个半圆形的大厅。白胡子老头从卫生间出来,走到靠窗的座位,那里放着他的东西。他什么也没买,整理了一下西装,坐在椅子上,看着窗外。然后,低头看一本不知道什么时候带来的厚厚的书。
在他的身后,有一个小小的儿童活动室空,一个简易的滑梯,几个积木玩具,只有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在兴奋地玩耍和叫喊。不远处,也就是那个瘦瘦的小伙子面前,一个衣着邋遢的年轻女子懒洋洋地坐着,目光呆滞。她有三份土豆泥和两个饭袋。她的丈夫站在一旁照看孩子们。孩子手里拿着黑色宽屏手机在玩。那部手机看起来随时可能掉在地上。
大厅里没有这类餐厅通常播放的背景音乐。
大厅里虽然食客不多,但服务台还是排起了长队。很多都是准备第二天的早餐,所以买了打包带走。
那个瘦瘦的年轻人吃光了他面前的土豆泥和晚餐袋。
那个瘦弱的年轻人走到门口,消失在雨夜中。
(阿杰,本名周小芳,出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