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会员在哪里开通(如何开通腾讯体育会员)

虽然2022年谈“内容付费”可能不太合适,但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各大平台对内容付费形式的探索几乎从未停止。虽然之前对知识付费的探索已经被打破,但是“为好的内容付费”、“为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4 10:51:09

虽然2022年谈“内容付费”可能不太合适,但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各大平台对内容付费形式的探索几乎从未停止。虽然之前对知识付费的探索已经被打破,但是“为好的内容付费”、“为自己喜欢的内容付费”早已成为各平台推出内容付费功能的共识。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微信在内容付费方向的进步可以说是有目共睹。今年年初,视频号上线首个付费直播间“腾讯NBA”,直播内容为NBA常规赛直播。用户可以选择自己想看的场次,但是要交90个微信豆。因为安卓和iOS用户购买微信豆的价格不同,单次直播的价格从9元到13元不等。

最近,微信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更方便的付费订阅内容的“管理工具”。我们注意到,微信iOS 8 . 0 . 22版本推出了新工具“我的付费内容”。点击“订阅号页面右上角”可以看到“我的付费内容”,里面包含了之前所有的付费内容相关数据(付费次数和付费金额)以及付费内容汇总。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我的付费内容”无疑相当于一个“付费内容书架”,可以方便用户了解所有的付费相关内容,而不必单独输入每个订阅号来查找这些内容。在这一点上,也意味着微信订阅号的付费功能不再是只针对创作者的操作工具,而更像是一个完整的功能。

微信为什么会上线“我的付费内容”,可能还有其他考虑。早在2017年,微信就尝试了付费订阅功能,但为什么直到2020年才再次做灰度测试,直到现在才开始为用户在线的内容管理工具付费?借用知乎创始人周源的一句话,就像以前下载一个3块钱的软件。大家第一反应都是越狱破解,现在用户都愿意为此付费了。

对于很多用户来说,免费作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使用习惯,无疑会成为阻挡其消费内容的一道门槛。同样,在微信订阅号中也是如此。

但2020年后,各类基于图文内容的相关平台也纷纷推出付费订阅产品。比如新浪微博的“V+粉丝订阅”,为用户提供月/年付费内容服务;头条还宣布2020年7月开放付费专栏功能,支持图文、视频、音频三种形式,价格完全由创作者自定。

微博发布的《2021年创作者盈利报告》显示,2021年,图文仍然是微博中用户的主要表达方式,而以创作图文内容为主的用户2021年收入近22亿元。其实从这个数据中不难发现,用户对付费图文内容的接受度明显更高。

所以微信在这个时候推出付费内容管理功能,或许是为了提升用户体验。毕竟对于长期购买付费内容的用户来说,如果需要反复跳转、订购才能找到之前的付费内容,无疑是一个耗时又麻烦的过程。

而且与微博的“V+粉丝订阅”按月/年付费不同,微信订阅号的单一付费模式显然对用户接受度的考虑相对较少。毕竟几百元的年费显然比几元的单一付费方式更容易接受。

但不可忽视的是,微信订阅号的初衷是依靠各种细分内容来吸引用户,而“付费内容”天生就具备“筛选”的功能,即筛选出一批有兴趣、愿意付费的用户。经过筛选,有可能这部分用户数量不算太多。

截至目前,虽然微信很少公布订阅号的相关数据,但据《国家商报》独家发布的消息,在微信灰度测试订阅号付费功能上线两个月后,已有超过14000个微信官方账号开通了付费阅读,其中付费最高的文章定价25元,总收入23万元。但此后,微信订阅号的相关信息并未公布。

对于创作者来说,内容付费可能也意味着“掉粉”的问题。微信官方账号一部小说的作者刘东在相关采访中指出,“微信官方账号刚开通付费的时候,粉流失严重,但是后面的粉丝流失率并不高...付费率占阅读点击量的50%左右”。所以,微信订阅号的内容付费模式可能还处于探索阶段,“订阅号付费”和“我付费的内容”等功能更像是“有更好的,但好像无所谓”的存在。

除了这种内容形式,之前微信视频号直播NBA常规赛的价格至少9元,相比腾讯体育VIP 25元/10月可以看的8场比赛,并不是一个划算的选择。所以,视频号的付费直播可能是针对更精准的用户群体,或者单纯是对视频号直播“好奇”的人群。

对于微信来说,视频号和订阅号付费或者获得更多收入,可能需要更多的探索。回到“内容付费”这个概念,近年来,它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近日,腾讯发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在数字内容方面,其收费增值服务的付费会员数量同比增长6%,达到2.39亿,其中腾讯视频目前拥有1.24亿付费会员,其音乐APP的付费会员总数为8000万。

即使腾讯在购买视频和音频版权内容上花费了大量资金,但其相关业务并没有取得良好的盈利表现。即使音频相关业务(TME)的会员数量有所增加,但收入同比下降了15.1%。不难看出,当长视频、音频等形式的内容都没能成为相对稳定的盈利支撑时,视频号、订阅号的内容变现显然还需要时间。

当然,对于更专业、更深入或者更垂直的“长尾小号”,推出付费内容也是一种生存方式;对于那些视频号创作者来说,付费直播或许也是一种新的尝试。那么未来用户能否接受花钱在微信上看一篇文章、看一场直播,可能还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