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无论是工作还是日常出行,自行车共享都给人们带来了便利。然而,最近许多自行车共享价格调整了。为什么骑得好的共享单车会涨价?本文分析了Hellobike、美团单车、滴滴青
编辑导语:无论是工作还是日常出行,自行车共享都给人们带来了便利。然而,最近许多自行车共享价格调整了。为什么骑得好的共享单车会涨价?本文分析了Hellobike、美团单车、滴滴青橙涨价的原因。让我们看一看。
对于资深穷游人林子来说,了解一个城市最好的方法就是骑行。
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他都不在热门景点打卡,而是骑着自行车共享,漫无目的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闲逛。这是他融入城市最快的方式。
他在市场上的自行车共享上有三个月订阅会员。他发现,不同城市和品牌的自行车共享不仅价格不同,数量也不同。
最近这些自行车共享会员卡价格集体上涨,但这不影响他续卡,这是他的需求强度决定的。
比如景区的餐饮价格比外面高很多,一杯热水能卖到10块钱。因为你没有其他渠道获得热水,10元是你的需求价格。自行车共享也是同样的逻辑。旅游是刚需。与步行和打车相比,在出地铁站后的最后1公里,自行车共享似乎永远是最佳解决方案。
因为极度需要,运营商有足够的定价权。
首先,自行车共享派出的“价格刺客”也可能“杀死大数据”
美团单车官方宣布涨价已经一周了。对于每天在自行车共享中通勤最后一公里的工人来说,这比“冰淇淋刺客”和“酸奶刺客”更深刻。
8月5日,美团单车调整了7天卡、30天卡和90天卡的折扣价。早在2022年1月,Hellobike就已经将同款三级骑行卡的价格调整至同一水平。美团刚好符合Hello的价格。
(Hellobike骑行卡涨价公告/Hellobike APP)
与几年前摩拜单车和ofo花钱补贴免费骑行相比,自行车共享中的骑行价格已经上涨了几倍。
以杭州为例。现在,乘坐Hellobike一小时需要4.5元,远高于公交车和部分地铁的价格,而几年前只有0.5元。
“共享单车涨价”、“单车刺客”、“骑不起共享单车”等相关话题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引发网友热议。在微博上,“许多自行车共享价格调整”的话题已经获得了4616.8万次阅读。
(热搜话题/微博截图)
套餐月价有调整,单价也有变化。早在2022年1月,Hellobike就在沈阳、长沙、珠海等城市将单次起步价从1.5元上调至每半小时2元。
根据中国法规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主要城市自行车共享/摩托车骑行报告》,自行车共享用户日均骑行时间在15分钟以内的占比超过80%,20分钟以内的占比超过90%。
(自行车共享活跃用户日均骑行分布/中国法规研究院)
可见大部分人单次骑行不会超过15分钟。这也可以反映在自行车共享的单一定价上。目前,三个自行车共享城市的单次骑行价格以15分钟为主要时间段,之后每隔10或15分钟价格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共享单车平台仍然存在于同一个共享单车套餐中,但不同的用户同时支付不同的价格,这很可能是“大数据杀熟”。美团单车、Hellobike单车、青橙单车都是这种现象。
中国新闻网记者用几款账号不同的手机在Hellobike、美团单车、滴滴清聚搜索,发现虽然都位于北京,但不同手机打折后价格不同。
(自行车共享“大数据杀熟”/中国新闻网)
被质疑后,美团单车客服回复,“套餐是系统随机派发优惠券购买时的优惠,由于每次派发力度不同,价格也会有所不同。”
区别对待用户是显而易见的,但相关律师表示,要被认定为“大数据杀人”有点难。原因是月卡价格的变化不是溢价,而是折扣力度的差异。从法律上很难断定是“大数据杀人”。
自行车共享骑得好,为什么涨价了?
自行车共享的收入是靠骑行支付的,渠道单一。但是平台投入的地方很多:单车成本、运维成本、管理成本、人员成本...
首先,原材料价格上涨了。相关数据显示,Q1 2022,自行车上游原材料价格同比上涨超过10%,包括塑料、金属材料在内的上游原材料两年内基本上涨15% ~ 20%。根据第三方测算,市面上的单车共享价格在1000-2000元每辆,三大主要平台的单车共享量基本在1800-2000万元,这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自行车共享的成本也不是一次性的。真正烧钱的是它的运维成本,包括仓储、物流、配送、维护,其中配送是烧钱的主要部分。运营和维护是自行车共享平台的最大问题。为了保证每个位置都有足够的车辆,平台不得不雇佣大量的运营人员在周围“收集”自行车,然后放到指定的位置。运营商的成本是巨大的,还不算车辆和仓储成本。
此外,自行车共享在外部环境中的使用损失率很高。基本上每年至少有20% ~ 30%的车辆需要更换,这部分支出大概在40亿元左右。
自行车共享是典型的烧钱买服务的重资产行业。
第二,自行车共享的“朋友圈”濒临丧失。
在自行车共享的巅峰时期,摩拜单车和ofo两大巨头瓜分了市场,而现在Hellobike、滴滴青驹、美团单车三足鼎立。
根据智研咨询的数据,2021年,中国自行车共享用户数量超过3亿,同比增长6.38%;市场规模320亿元,同比增长29.55%。
三个平台的用户规模也一直呈螺旋式上升,客户群相对稳定。2020年各平台活跃用户数据显示,小程序频道青驹单车以4167万活跃用户领跑市场,APP频道哈罗以3444万活跃用户,占据用户规模第一。
(2020年中国自行车共享重点活跃平台用户规模统计/智研咨询)
三个自行车共享品牌也濒临亏损。
Hellobike的招股书显示,其自2018年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年亏损额高达20亿元;美团单车2018年至2020年累计亏损接近50亿元;滴滴的财报显示,青驹自行车共享被归入“其他业务”,亏损300亿元。
虽然有亏损,但三家平台的困境并不相同。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和滴滴青居、美团单车这些以公司为前缀的不同,Hello虽然背靠阿里,但毕竟只是个义子。
摩拜单车和ofo谢幕后,Hellobike只活了下来,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为了生存,哈尔滨在2019年将旗下所有单车质押给蚂蚁金服,获得5亿人民币融资。即使包括折旧,质押的自行车价值超过20亿英镑。据哈2021年招股书显示,2018年以来,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最高年度亏损超过20亿元。2018-2020三年累计亏损接近50亿元。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91%的收入来自共享两轮车服务。
滴滴清聚是为了保障出行地图,清聚是重要的线下流量领域。根据数据,到2021年,自行车共享领域应该会有大约600万只幼橙。
美团单车,品牌展现出更大的作用。美团以27亿美元全资收购摩拜单车更名后的美团单车。从2021年开始,自行车共享业务不再单独出现在美团的财报中,只公布了新业务,即包括电商、自行车共享和团购,2021年亏损384亿元。
对于美团和滴滴两大巨头平台来说,单车业务本身的价值不在于“能否单独盈利”,而在于单车业务带来的巨大流量以及对其他相关业务的赋能。这是单车在版面设计上的定位。
三、涨价是原罪?以及平台用户的互测。
自行车共享为了生存涨价是原罪吗?
让我们回到涨价的话题。这次涨价的是“长气牌”。购买者一般都是忠实的刚需用户,不太可能导致大规模的用户流失。这不是自行车共享的第一次涨价。之前涨价的是单次乘坐的费用。目的是过滤掉一部分零散用户,强制高频用户成为月卡用户。
对于平台方来说,提价可以进一步优化财务结构,帮助企业尽快盈利。虽然价格上涨令人不快,但这是无法替代的。分享的方式类似于租赁,便宜不是它的优势,也不是用户的第一要务。
很多网友也因为涨价在社交媒体上留言。"我最好自己买一辆(自行车). "但类似的信息只是情绪宣泄。你买的自行车并不能掩盖自行车共享中走走停停场景的优势。你的自行车不可能遍布每个地铁站吧?如果目的地离你不是很近,等不到网约车来,这种情况下自行车共享显然可以救急。
(网友讨论/微博截图)
自行车共享是对用户出行需求的点对点解决方案,不同于公交、地铁满足的需求。地铁价格低是因为政府补贴多,但最后一公里的解决还是要靠自行车共享。
这种实际涨幅并不明显的调价,更像是平台和用户之间的相互试探:涨价会不会造成用户的流失?你应该及时刹车多少?几轮博弈下来,终于找到了双方合适的边界。
除了满足通勤需求,在旅游业充满不确定性的时候,自行车共享也为“周边游”增加了新的可能性。
火热的骑行也给了自行车共享更多的想象机会。随着越来越多的万元自行车,自行车共享已经成为骑行的“平板替代品”。上海6月,美团、Hello、青驹单车在早高峰的骑行数据甚至增长了五六倍。
在这种新需求的刺激下,自行车共享的新市场将在未来慢慢打开。
参考资料:
“息杀?美团和Hello自行车共享平台做出了回应。”
https://mbd.baidu.com/ma/s/5iZ6oCrO
中国规划研究院:2021年中国主要城市自行车共享/摩托车骑行报告
http://www.100ec.cn/home/detail–·6603409.html
2022年,自行车共享的自由将很快消失。
https://mp.weixin.qq.com/s/PRtj52vBxSe9YOa9mWotjA
作者:米,编辑:杨武丁觉舒,后期:李伟
来源:微信官方账号:网上那些事儿(ID: hlw0823),深挖品牌故事,探讨商业逻辑。
本文授权每一个做产品经理的人发布,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来自Unsplash的图像,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