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吃货卡如何关闭自动续费(如何关闭饿了么自动续费)

———————第033期———————-在付费增值服务大行其道的今天,很多消费者选择在APP上开通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7 00:56:48

———————第033期———————-

在付费增值服务大行其道的今天,很多消费者选择在APP上开通会员。在会员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反思我是如何被“自动续保”的!

网友们纷纷讲述自己“被自动续费”的经历:

“开通会员资格时,默认情况下,包月选项始终处于选中状态。很难注意到……”

“无意中看到微信/支付宝莫名其妙的账单,才发现被某APP/平台的自动续费功能扣了好几次……”

“想关闭自动续费的时候很难找到关闭的入口。经过大量的努力,你发现步骤极其繁琐,难以操作……”

这么多网友被坑的原因是什么?自动续费是怎样的套路?在3月15日之际,21网调实验室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超五成网友“踩雷”自动续费与商家直接相关,很多平台的注销条件隐藏在层层套路中。

超八成网友被自动续费“套路”

关于“你有没有遇到过自动续费的套路?”,投票结果显示,86%的网友表示已经“自动续费”,只有约13%的网友表示“完美回避”。不少网友表示,第一个月就被会员的优惠价格吸引,恢复原价就无意续费了。

从“被困”金额来看,选择“50元以内”的网友最多,其次是“300元以上”,占比超过两成。整体来看,损失在100元以内的网友居多。超过10%的网友表示不知道损失了多少。

虽然部分消费者因自动续保而损失的金额并不大,但纵观庞大的付费服务市场,自动续保的“套路”确实给平台/商家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收入。

开通自动续费功能后,有多少网民会主动取消该功能?根据21网调实验室的投票结果,约87%的网友表示会主动关闭。大部分消费者不愿意为“自动续保”付费,也有部分网友对平台/商家以“套路”牟利的行为表示不满。

超五成网友与平台是套路关系,“随时取消”隐含条件。

开通付费服务后取消自动续费功能已经成为部分消费者的“常规操作”。但还是有很多消费者频频“踩雷”。自动续费功能的“套路”是什么?

鉴于网友被自动续费的主要原因,21网调音师还设置了投票。近四成网友表示打开后忘记关闭。除了用户个人因素导致的“续费”,还有近三成网友表示缺少自动续费的扣费提示,不少网友感叹自己不知不觉中吃了亏。

目前很多APP//平台已经为消费者默认勾选了“自动续费”选项。有消费者表示只为“尝鲜者”开通会员,在不需要会员服务的情况下很容易忘记取消自动续费功能,这也导致平台或商家变相盈利。

此外,在上述投票中,超两成网友表示找不到关闭按钮或关闭步骤繁琐。甚至有网友将矛头指向了扣款迅速且难以取消的支付平台。

一般来说,超过50%的网友“自动续费”的原因与平台有直接关系,包括扣费提示缺失或不明显、注销步骤繁琐、注销按钮不明显等。,平台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针对网友在评论区提到的一些APP平台和问题,21网调音师体验了开放会员的步骤。

比如你在饿了么平台点餐,你会发现饿了么在点餐页面推送“超级美食卡”服务。点击打开后,会弹出一个提示框,蓝色字表示“10元/月自动续费”。重新确认后,从饿了么APP跳转到支付宝APP,提示开通“超级会员卡”每月代扣免密支付。购买“超级食卡”并无秘密支付续费的捆绑行为,相当于让消费者默认选择自动续费,也可能间接导致部分消费者忘记、没有看到细则而造成的浪费。

比如在WPS平台上,APP为新用户提供7天试用会员服务,并在宣传页面注明“每月自动续费可随时关闭”。21网调君随后在《连续包月使用说明》中发现,关于自动续费的表述改为“到期前24小时内扣费”。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这一条款是否可以解释为“会员未到期可自动续费”?带着这个疑问,21网调谐器进一步仔细阅读了连续包月服务协议,在第四点和第二点中发现了如下表述:“请不晚于本计费周期到期前24小时退订本服务”。上述说法进一步印证了21.com对于服务“随时可以关闭”的理解并不严谨。

百度网盘APP也存在类似问题。百度网盘的会员办理页面有一行小字写着“到期后18元/月自动续费,可随时取消”,而在自动续费服务协议中,到期前24小时自动扣费。如果消费者需要取消续费,他们应该在到期前24小时取消。上述内容与宣传页面显示的“到期后续费”不符,也不符合“随时取消”的相关宣传用语,对消费者具有误导性。

类似的问题在很多APP//平台都很常见,比如知乎、哔哩哔哩,需要提前3天。虽然开启页面有“可随时取消”的字样,但在正式停止前提前多长时间等取消条件一般隐藏在协议后面的条款中,点击就会跳转显示。消费者在打开过程中一定要多加注意,仔细阅读。

争议之下,自动续保何去何从?

时至今日,“自动续保”引发的问题依然层出不穷,很多平台/商家依然利用“自动续保”变相盈利。

对于消费者而言,在开通会员时仔细阅读条款,在日常使用中提高防范意识,当然可以降低被“套路”的风险。但就庞大的支付行业而言,如果不彻底整改“自动续费”的问题,很多消费者还是会陷入“套路”。

事实上,早在去年4月20日,爱奇艺、腾讯视频等11家音视频网站就被浙江省消保委约谈。经过整改,很多网站取消了自动续费,然后续费前有明确提醒。

2020年10月2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也提到了“自动续费”,拟规定提前五日以显著方式提醒消费者:

“网络交易经营者以自动延期、自动续展等方式提供服务的。涉及消费者不主动合同的,应当以显著方式提醒消费者。消费者自主选择相关方式的,网络交易经营者应当在整个服务期内为消费者提供明显、免费、简便的随时取消或者变更相关方式的选项,并在延期和续展之日前五日以显著方式提醒消费者。"

《人民日报》曾这样评价自动续费的套路:这些自动续费的套路看起来很聪明,其实很巧妙。从商业道德和法律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不仅破坏了诚信经营原则,也侵害了用户的合法利益。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任何无视消费者利益的行为最终都将付出代价。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和处罚力度,维护市场公平正义。

另一方面,正如21网调实验室的投票所显示的,大部分网民对自动续费持否定态度,大部分不愿意继续为自动续费。这种支付模式将如何持续还有待观察。小伙伴们,你们怎么看?

破解层层商业套路,21网调君在此为您奉上自动续费自查攻略↓↓

支付宝:个人页面→右上方设置→支付设置→免密支付/自动扣款。

微信:微信APP的“我”→支付→(右上角)→扣款服务

苹果AppStore:设置→ iTunes Store和App Store → Apple ID →查看Apple ID →订阅

近年来,“自动续费”的问题依然层出不穷。我们推出了“突发新闻”专栏。接到爆料线索后,一队记者会持续关注,试图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如果您遇到任何消费维权问题,或者任何内幕消息,都可以登录21财经客户端【披露】,告诉我们您的线索!重点打击假货,破套防坑,保护消费者美好生活。你有东西,我就爆了它!

更多信息请下载21金融APP。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