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周小河通讯员马晓雯赵本余手机被锁成“砖头”,无法开机。想要“解锁”手机系统,就得向网络上所谓的“专业人士”支付一定的“解锁费”。事实上,在交易过程中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周小河通讯员马晓雯赵本余
手机被锁成“砖头”,无法开机。想要“解锁”手机系统,就得向网络上所谓的“专业人士”支付一定的“解锁费”。事实上,在交易过程中,你以收取定金等为由实施诈骗。这些用户的手机不是解锁,而是被骗了钱。7月19日,记者获悉,由三门峡市陕州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谭某、、曾某刚电信网络诈骗案,经一审法院判决,二审法院依法裁定,判决生效。三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有期徒刑11年、有期徒刑10年6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
2021年3月29日,家住河南三门峡市的郭小亮(化名)因为多次输入错误的苹果手机ID密码而被关了起来,于是在网上搜索“如何破解苹果ID”的内容。他点进一个网站后,网页上弹出了“Apple ID解锁工作室”的QQ号。他加了QQ号与对方取得联系后,对方向他出示了苹果品牌ID解锁工作室技术经理的工作证,并告诉他需要350元才能解锁。
他按照对方要求交了50元定金后,针对对方提供的具体操作,又加了一个QQ号,提供了自己的手机IMEI码和id账号,对方开始操作。对方发了几张截图显示正在删除原身份证资料,删除成功。十分钟后,对方发来邮件截图,称已收到苹果官网发来的激活链接。只要支付尾款300元,对方就会发送激活链接,按照对方要求输入新的id账号和密码就可以激活手机。
郭本以为自己的手机很快就会恢复正常,便按照对方的要求迅速支付了尾款,却不知道自己正一步步落入骗子的圈套。几分钟后,对方发来截图称苹果官方测试显示郭新ID过低无法激活,需要郭充值500-1000元才能激活。郭支付对方500元后,对方称需要充值最高1000元才能激活,并告诉郭1500元全部在自己的新id账户里,解锁成功后可以提现。郭给了对方1000元。之后,对方以郭无言论为由要求其再次付款,并声称之前支付的1000元将在24小时内返还。郭说了几句话后付了1000元。对方以自己言论有误,他们财务还没有收到钱为由,要求郭再支付1000元。郭按照对方要求说了一番话后又交了1000元。
对方步步为营,随后以郭是其第一个合作客户为由,要求郭再交3000元,5分钟内会退还押金。郭开始怀疑对方,于是给对方打了一个QQ语音电话。对方将事先准备好的假工作证和身份证照片发给郭,郭看后支付了3000元。几分钟后,对方以超时充值导致主板锁定为由,要求郭充值。郭一直等到第二天8点多,钱也没退。郭再次联系对方,被对方拉黑,无法再次联系对方。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并报了警。
经公安机关侦查,2020年2月至2020年6月,谭某、、曾某三人预谋,合伙购买二手笔记本电脑两台、二手手机一部。他们通过在网上发布专业解锁苹果品牌手机和电脑id的虚假广告,多次实施诈骗。三人先在网上购买QQ号,然后将三人制作的带有QQ号的诈骗链接推送到各大搜索引擎或在网上发布诈骗广告。受害人通过QQ号联系三人。在开锁过程中,三人先后以需要缴纳定金、支付尾款以及充值并激活验证为由,设置陷阱,诱骗受害人将钱款转入催收代理人提供的催收银行卡账户。受害人识破后,将对方QQ号拉黑或删除。代收人员在扣除15%-20%的费用后,将剩余款项转入谭某的微信账户,谭某将诈骗所得在三人之间平分。短短5个月,3人在网上诈骗全国100多名受害人,共计68.13万元。
检察官提醒: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在使用它们的过程中,电子产品账号经常被锁定。网络平台在方便交易的同时,也要注意安全,以免上当受骗。妥善保管手机购机凭证,一旦账号被盗或锁定,需要客服帮助解锁,购机凭证是机主身份的重要证明。不要轻信网上各种所谓的专业开锁信息,落入不法分子设下的骗局,造成自己的经济损失。如果被骗,及时拨打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