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中的sem是什么意思(数据分析中的色块分析图)

第一部分讲数据分析的四个原则,这一部分讲数据分析的指标和指标分析。在推广中,账号后台有很多数据报表和指标。其中,哪些有用,哪些没用?先说一些需要持续关注的关键指标和指标分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4 15:56:59

第一部分讲数据分析的四个原则,这一部分讲数据分析的指标和指标分析。

在推广中,账号后台有很多数据报表和指标。其中,哪些有用,哪些没用?

先说一些需要持续关注的关键指标和指标分析:

1.显示

无论是搜索还是信息流,呈现都是第一个环节,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扩展呈现。但这并不意味着节目越大越好,最终还是要看效果。如果没有好的效果,光是展示好也没用。毕竟推广是转化,不是曝光。而且简单看一下显示屏,那就可以智能匹配整个账号了。综上所述,追求高显示器,但不要太多。

此外,该帐户将每周下载一次数据报告。注意前几个现金量高的词,看看点击量高不高,匹配如何。如果账户很少显示,那么报表一般一周或者十天下载一次。对于0显示的长尾词,可以放一点图案或者加一点价格增加显示。

2.点击

不像点击显示,点击越多越好。只有点击多了,才有转化。点击是基础,尽可能增加点击。

3.点击率

当然,点击率越高越好。点击率高说明你的排名和创意好,但不代表点击率高就转化好。所以不能绝对追求高点击率。一切看效果。

通常情况下,百度在大部分行业的命中率在4%-6%之间,当然,有的命中率可以达到78%。不同行业不能一一比较,尽量达到一个平均值。

4.平均价格

当然,均价是追求均价越低,但不一定意味着均价越低越好,因为均价越低意味着你的格局更广,搭配会更乱。所以均价要追求更低的均价。如果均价只有行业均价的70%到80%是最好的。

降低均价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严控空言价格,一种是更宽的模式。现在,搜索流量在下降。一般不建议搭配图案太窄,可以适度宽一点。其实降低均价,扩大流量,对效果更有利。均价低,可以多点,多点,效果会提升更多。

5.消费

下载一周的数据,看看哪些词消费高,重点看这些词的转化。如果单个词的消费特别高,那就把这个词的数据拉长一点,看半个月或者一个月的消费,再看转化。以便对文字进行必要的调整。

6.平均排名

根据你每次显示的排名,账户会计算出你的平均排名。平均排名是参考值,不是绝对值。表示你的某个词全天的整体排名表现。

我们知道百度移动有四个排名,但是在关键词报告中的平均排名会出现在5点或者6点。这不是说平均排名值不靠谱,而是你的多个排名除以一个平均值。

一般来说,账号中的高意向词要排在前四位,第四位之后的高意向词要被标上来,一般在10%到20%的范围内,前两位的低意向词要被标下来,范围同上。如果一些好词的价格很低或者一些坏词的价格很高,价格也可以有很大的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平均排名只能参考,有时要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调整。

7.实时数据

实时数据可以看到你的消费和排名,也可以看到你和昨天的消费对比,后台可以看到。

实时数据对我们的作用是,你可以控制当前的消费趋势。如果消耗过快或过慢,可以通过调整系数来控制消耗,使预算不会过早触线或被耗尽。挺重要的。一般建议半小时内要看2、3遍。

8.分时数据

账户的分时数据也要看。对于大账户,需要做分时表(也叫小时表)。它的作用是每小时统计你的转换,从而知道你的账户什么时候转换好,什么时候转换差。获得这些数据后,您可以设置时间段的溢价。

以下是不太重要的数据指标:

1.成千上万的展览和单个词的点击率

我个人不太关注。当然,这两个数据指标也是有用的。一千次展示可以说出这个词一千次展示的成本,但是因为搜索是点击扣费,所以这个不是很重要。单个词的点击率可以显示这个关键词和创意的匹配度和排名。

2、关键词质量

我个人不太看重。当然,要明确的是,质量越高越好。我不太关注的原因是质量并不总是准确的,提高质量是一件徒劳的事情,所以我一般不怎么看。

3.客户排名报告

后台有一个账号排名分析,是对你的账号排名的统计。第一排名多少钱,第二排名多少钱,第三第四排名多少钱?这个报表可以反映账户在一段时间内的排名。

我们的目标是:第二排名大于或等于第一排名,第三排名大于第四排名。

原则上排名第一不一定效果好,第二或者第三会有更好的效果。所以第二名排名最高最好,其次是一三名,然后是四名。

以上是账户数据。根据账户数据可以整理出自己的数据,包括环比数据和工作汇报数据。

4.环形数据

所谓环比数据,就是比较两个周期的数据,一般用于账户调整。

比如现在是2月份,可以做第一周和第二周的环比数据,对比各项指标的增减情况,这样就可以制定下周的优化计划。比如2月第一周的成本是35,第二周的成本是30,这就是减少。然后,我们可以分析其他数据指标以及下降的原因。展示、点击、均价等。,都可以做环比分析。

通过连续数据的同一个指标或比值,可以得到它们的变化方向、数量和幅度,从而感知整体趋势。这种方法比较粗糙简单,反映了一个行业的大趋势。

要分析的主要维度有:时间段趋势、日趋势、周趋势、月趋势、季趋势...这种分析方法比较简单。一般可以通过百度指数、百度统计以及自己的统计表来把握这些趋势。重点是根据自己的行业和不同的时间趋势来调整广告策略。

5.工作报告数据

工作报告有三个方面:客服转化、推广转化、销售转化。就在这里做推广改造吧。我们的工作报告可以做很多指标,下面是几个比较重要的指标:

渠道投入比例:某个渠道的消费/总消费;

线索率:获号/点击;

对话率:对话/点击;

线上比例:咨询/总领。这里设计一个线上比例是因为行业线索来源很多,线上+表格+电话+其他。所以做一个线上比例可以了解咨询的水平;

换行率:换行/点击,这个不太重要,可以做也可以不做;

其他指标包括:地区消费占比、商务消费占比、移动消费占比、PC消费占比等...

这种方法也叫比重分析法:是指将同一事物归纳分成若干项,计算出各组成部分在总数中的比重,分析各部分与总数的比例关系的一种方法。

有助于帮助SEMer快速掌握企业的核心推广业务、主要推广渠道、主要推广区域及其他主要贡献者。

以上是数据分析的常用指标及其分析思路。

做最后总结:

1)秀追求高秀,但不代表越高越好。一切都是根据基础转化的。每周下载一次报告。降序排列,高呈现词以点击和匹配为主,无呈现的长尾词可以匹配(一般半个月);

2)点击越多越好。下载每周报告。重点看点击量靠前的词,看有没有恶点;

3)点击率不是越高越好。建议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4)均价不是越低越好,要追求更低的均价,高均价肯定不行,一般行业均价的70%到80%比较好;

5)消费要以高消费词为主;

6)平均排名很重要。好字保持前三,一般字保持前四。顶穷词的价格要降下来,每周看一次报告。按照“二八”原则,先看消费,再看不消费;

7)实时消费数据,半小时看两三遍,以便查看消费进度和排名,及时调整系数比例;

8)分时报表数据,多用于做时间表,对大账有用,可以集中在高消费时段,小账用处不大;

9)千展和单字点击率一般意义不大。单个词的点击率可以显示词的呈现性、创意性和排名,可以优化词的匹配性和创意性。这个偶尔能看到;

10)关键词质量比较虚,个人不太重视。但是如果账号不断优化,质量就上去了。至于定性测量,如果显示一般优化但质量低,则优化高;

11)账户排名报告,不太重要,偶尔可以看看。能反映出你账号里的词的整体排名。如果第三或第四的排名高,说明你的账户整体价格低,需要加价10%到20%;

12)数据月报表是由账户数据转换而来的报表,作为工作报表和后续账户调整的参考。环比的指标是以上11个指标加上转化;

13)工作报告数据,我自己根据账户数据和转化数据设计的指标,常用于发布或上报工作报告。每个公司的情况不一样,但是设计的项目都差不多,就是上面的明细项目。这些指标是关键的分析点,需要详细准确。

以上是数据分析常用的指标和指标思路。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