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记者钱实习记者在被市场监管总局处罚300万元两个月后,唯品会因为一条古驰皮带陷入售假风波。在消费者向媒体透露其在唯品会购买的古驰腰带为假货后,4月7日,唯品会官
经济观察网记者钱实习记者
在被市场监管总局处罚300万元两个月后,唯品会因为一条古驰皮带陷入售假风波。
在消费者向媒体透露其在唯品会购买的古驰腰带为假货后,4月7日,唯品会官方回应称,平台上销售的品牌产品均为海外直采,以保证真实性,并抛出产品的抽样鉴定报告以证明“清白”。
但经过App和多方审核,仍给出“非正品”的报告,消费者对抽样鉴定心存疑虑。
在对平台信誉进行检测时,“无鉴定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或平台出具的鉴定结果不具有法律效力,也不能作为判断商品真伪的依据”。4月8日晚间,作为回应,唯品会还将矛头指向了发布鉴定结果的第三方平台。
一个是以“100%正品”为口号的老牌电商,一个是拥有“鉴定”优势的电商菜鸟。在两人都抛出鉴定报告后,由古驰皮带鉴定引发的罗生门事件就此形成。真相和谎言是不同的。谁在撒谎?
原因
原价4000多元的古驰皮带打折后只要2549元。3月18日,消费者郭先生在唯品会活动上看到这个商品和价格时,只觉得“很便宜”。
当天下单,两天后收到货。郭先生发现尺寸小了,就想把皮带放到收购平台上卖。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平台上所有的交易环节完成之前,都要“先验货,后发货”,也就是说,卖出的商品要经过平台的验货和鉴定,才能发货给用户。“我们是保护用户的消费者权益。”
作为“卖家”,郭先生的皮带也不例外,需要检查。于是,3月25日,他把皮带送到了物业鉴定处。让他意外的是,3月28日,他收到了“鉴定为假”的通知。
在唯品会买了假古驰?郭先生联系唯品会客服退货,因超过不合理退货时间被拒。他也得到了客服的如下回复:唯品会拥有古驰官方授权。
然而,当郭先生从官方了解到,该品牌除官网外,在中国仅授权天猫国际。
由于商品上没有防伪码,当郭先生向唯品会索要授权证书、通关单据、发票等海外购买的材料时,均告失败。最后,他把问题暴露给媒体,寻求解决办法。
发酵
郭先生反映问题时,除了腰带的购买渠道唯品会,还有一家平台收购的app发布了鉴定结果。
自4月7日起,上述两大电商平台在微博上开始了“车轮般”的发声。
第一,唯品会表示,经过内部调查核实,这批古驰腰带是唯品会在海外直接采集的,采购环节清晰可靠,合法合规,保证了真实性。
为了“自证清白”,唯品会还在声音中称,其进行了抽样检验,送检样品由中国检验认证集团(以下统称“中检”)广东有限公司鉴定。
但在上述微博发出后不久,德川发表了检讨报告。
其在回应中称,对相关用户提供的古驰皮带进行了复核,复核结果也得到了中检上海有限公司、邦湖在线鉴定、优舍一派在线鉴定、品舍在线鉴定四家第三方鉴定平台的确认,均显示此古驰皮带非正品。
双方的微博宣传让“真假古驰带”罗生门事件备受关注。涉事品牌方古驰中国并未回应“唯品会卖假皮带”,而是在4月8日下午声称,古驰只保证在品牌直销、官网等官方渠道销售的产品为正品。唯品会不在其中。
至于消费者能否去古驰专柜验货,品牌方客服表示,古驰目前不提供任何形式的认证服务,也没有授权任何第三方渠道提供认证服务。
自然禀赋
4月8日晚间,唯品会再次回应称,为保证用户体验,对部分有退货诉求的用户进行了退货。但用户退回的产品送到中检广东公司鉴定后,结果显示这些产品符合品牌/厂商宣传的技术信息和工艺特征。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唯品会在平台上销售的古驰产品是真实的。
然而,事件中的当事人,郭先生,谁买了带,仍然提出质疑。“唯品会拿出3月7日送到中国检验鉴定所的10条皮带的鉴定报告,想用它来证明我们3月18日买的近百条皮带是真的。”
原来,郭先生加入了一个“唯品会假冒维权群”。群里有近200个成员,包括他在内,都是3月18日左右在唯品会平台买皮带的消费者。
郭先生发声,包括他在内的“维权者”在二手交易平台上鉴定皮带是假的,比如收购东西,奢侈,容易拍,有人拿去专柜对比也是假的。他认为“唯品会避免100多人手中的皮带被鉴定为假货”。
记者采访过程中,唯品会官方两次回应后没有再说话。但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凡是经过权威机构认证的都是认可的,而拿到东西的没有鉴定资格。”
显然,唯品会抛出第三方平台的鉴定认证资质问题。
上述收购案知情人士透露,“平台确实与中检有合作,但并不是所有商品都是中检的。”据其介绍,网上有一个讨论社区,在基础服务费下,网上鉴定师会结合用户发来的详细图片进行在线鉴定,“纯属服务的事情。”
此外,吴德在上海有一个大型的检验和鉴定仓库。“我们有成熟的鉴定能力,每一件商品都要经过吴德的线下检验鉴定”。
记者了解到,当初收购的细节从来没有公开检查鉴定过,但是“这个东西没有通过检查,所以造成了这个事件”。事件发酵后,还就此次收购出具了详细的鉴定报告。“收购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电商平台,我们只针对平台上有交易的部分。”上述收购内部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用户在收购后卖东西,是因为不符合交易要求。“我们拦截了他们。”在看到外界把问题延伸到平台之间的竞争后,收购的内部人士也感到无奈。“我们参与其中。”
报告
目前,该腰带的真伪难辨,唯品会和吴德也持不同意见。中检两家分公司的报道哪个是真的?4月9日中午,记者电话采访了CIIC在广州和上海的两家分公司。前者没有回应,后者直接问“是古驰的事吗?”在面对记者的第一个问题“是否与收购平台合作?”后来我把电话转给奢侈品负责人回应,但等了几分钟后被告知“目前我们暂时不发布任何与外界相关的内容,如果有相关信息发布,集团会处理。”
随后记者与中检集团取得联系,电话那头宣传部相关人士表示,“此事正在关注中。最近两天会汇总相关信息,然后会有回应。”
因为收购出具的报告是截图,也因为没有相关印章而有嫌疑。为此,记者也向业主询问能否出示鉴定报告全文。截至记者发稿时,尚未收到相关材料。
“吴德和唯品会都是商业机构,他们自己无法鉴别产品的真假。”北京贾云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两个平台都自行委托了第三方检测机构,但都不属于司法鉴定。“不能保证结论完全客观准确。事实上,检测结果完全相反。”
以哪一方的报告为准?罗生门事件的鉴定仍在进行中,而在郭先生所属的“唯品会售假维权群”中,截至4月8日晚,已鉴定出133条皮带为假货,涉案金额33万元。
但是,罗生门事件的认定让产品悬而未决。如果消费者想维权,“只能先起诉,再申请司法鉴定。”赵占领建议,也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由市场监管部门进行调查,包括委托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一般需要纠纷双方共同委托或者法院指定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
名声
采访中,赵占领认为,需要根据司法鉴定结论来判断唯品会是否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虽然有消费者表示已经收到唯品会退款,但唯品会官方也表示,如果消费者还有顾虑,可以联系唯品会客服专线,对方涉事平台一个回应就不发声了。然而,“正版古驰带”事件却让网友挖出了上述两个平台的“旧事”。
无论是唯品会还是得到物,之前都有过卖假货相关的丑闻。2021年1月,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文称,在对市场上的羊绒衫进行对比检验时,发现唯品会销售的“鹿皇羊”羊绒衫宣称含45%羊绒,但实际测量后并不含羊绒。然后唯品会回应,涉事品牌已经下架。
在中消协发布的2020年消费维权“618”舆情分析报告中,吴德被点名批评负面信息8735条,主要涉及假冒伪劣、鉴定费、优惠券等问题。
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发现,大量投诉都与Get App和唯品会上的售假问题有关,其中对唯品会的相关投诉超万条,主要包括售假和信息泄露,而Get App涉及售假、退货、退款的投诉多达7万条。
采访中,2020年年中在买了一个LV手镯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她收到货后觉得“不对”,就把货送到物管鉴定,结果居然被判定为假货。
“拿东西没什么不好。一赔三。”李女士告知,被拒绝支付货款后,还被告知“自费到中检拿假鉴定报告,鉴定的商品必须一直有商品配置的防伪扣”。让她无奈的是,她已经把防伪扣摘掉了。
李女士在可以鉴定的电商平台上买到假货后,在吴德贴吧上搜索,找到了与她有类似经历的李先生。
19年底,李先生花了几千块钱在店里买了一件巴黎世家的t恤。他本来想明年夏天穿,但是收到货后闲置了几个月。据他回忆,当时衣服上有一个识别扣。"还有一个通过鉴定的小标签."
直到2020年年中,李先生想在闲鱼回收奢侈品的版块卖自己的衣服,送过去却被告知是假货。出于对东西的信任,他转身把衣服放在优舍进行了两轮网上和实物鉴定,都被告知是假货。
“如果你得到了什么,你只承认你自己的识别和中期检查。”李先生告诉记者,客服不会认可奢侈品的鉴定结果。尽管“等待期长,价格高”,但李先生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无奈之下只好自费将衣服送到中央检验,最终结果还是假的。
李先生很幸运。他从来没有拆过防伪扣。另外,在中国检验鉴定的“铁证”下,他一开始不愿意支付的,最后“假一赔三”,但鉴定费(一千多块钱)是不会报销的。拿到赔偿的李先生感慨万千,“我不相信奢侈品。”面试结束,他决定以后还是去买奢侈品,还是去专柜。
以验证鉴定为宣传优势,卖假货的丑闻也被翻了出来。它在这次“真古驰带”事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现在,罗生门事件的这一评估正在重振唯品会和吴德的声誉。
目前任何一方都面临着一个现实:如何走出“自证”的困境。
本文已认证为“原创”,作者经济观察报登陆yuanben.io查询【35W5O2A8】获取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