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踏板模式是什么意思 浅谈对单踏板模式设计的看法

电动汽车的One Padel模式一直是热门话题。这种设置的必要性是什么?这个功能是不是很容易失灵导致事故?如果不是车的设计,是不是所有的事故都是车主自己的责任?今天想整理一下汽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5 09:13:08

电动汽车的One Padel模式一直是热门话题。这种设置的必要性是什么?这个功能是不是很容易失灵导致事故?如果不是车的设计,是不是所有的事故都是车主自己的责任?

今天想整理一下汽车的能量回收和One Padel模式的设计。

备注:吵架不能扬名立万。让更多人了解有价值的东西更重要。

Part 1第一部分

什么是单踏板模式?

对于大多数电车车主来说,“单踏板模式”这个词并不陌生。这里简单解释一下:我们常说的“单踏板模式”,是指油门踏板可以完成加速和制动的功能。踩油门是加速,放油门是减速。

回顾汽车踏板的发展,就像人类发明的规律一样,汽车的操作越来越简单。在用变速箱手动换挡的时代,一辆车的动力控制靠三个踏板:离合器、刹车、油门。那时候油电上坡起步是所有新手司机的噩梦。当车辆进入自动挡时代,离合器踏板取消,噩梦就少了很多。

电动车时代的到来,让精简设计有了进一步的可能性。由因为驱动电机的工作特性,正向输出可以让车加速,逆向输出可以对车辆制动,这种制动方式,这让一个踏板控制加减速具备可能性。随着电动车时代的到来,简化设计成为可能。由于驱动电机的工作特性,正向输出可以加速车辆,反向输出可以制动车辆。这种制动模式使踏板控制加速和减速成为可能。

当然,制动踏板并没有完全取消,因为单靠电机控制是无法完成紧急制动的。

Part 2第二部分为什么单踏板模式的误用会被人诟病?

在传统汽车时代,误用车辆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但这类事故往往不会引起太多关注。有三个主要原因:

第一,传统的车祸责任明确,不容易引起争议:因为传统汽车有明确的功能,一旦发生误用,责任基本在车主。这里没什么好讨论的。当然有的时候是车辆本身的问题。这时候的处理方式就是车企承担全部责任和经济损失,启动召回。

第二,对新事物的责任划分没有确定:当新的功能设计被误用时,大家都很关心设计是否正确。你在设计中考虑功能的安全性了吗?以及如何划分责任——是车主还是车企?

第三,在单踏板模式下,一旦误用,会造成比传统汽车更大的伤害。这自然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为什么危害更大?这与电动汽车的特点有关:

◎首先,电动车的能量回收特性会培养车主的一些特殊用车习惯,使得有轨电车更容易被误踩。

在“单踏板模式”下,驾驶员的右脚基本不动,因为只要松开油门踏板就可以获得高达2.5m/s2的制动强度,可以应对大部分需要制动的场景。所以,当遇到紧急情况时,一些车主下意识地认为油门踏板可以刹车,人的本能反应会让人采取行动。这就更容易让悲剧发生。

这一观点也可以从特斯拉比其他电动车事故率更高的事实中得到证明。因为很多新能源车只有一定的能量回收,没有设置到真正的一个踏板,所以不能充分利用油门踏板。

◎其次,在加速时,电动车比油罐车更有力度、更有力度。

对于燃油车来说,即使误踩油门,刚开始发动机转速也会急剧上升,达到4000转以上,变速箱也需要一定的时间降档才会有较大的扭矩输出。此时,在汽车快速加速之前,驾驶员首先可以听到发动机异常的轰鸣声。这是一个自然的功能安全设计。

但电机不一样,低速时扭矩很大,踩下开关后加速响应很快,没有加速声音提示。误踩后,电机先于司机反应。所以电动车一旦误踩加速,事故严重程度比传统内燃机车更高。

Part 3第三部分单踏板模式和能量回收强度

既然单踏板模式存在这么多问题,为什么车企还要设计?这是因为单踏板模式的本质是能量回收。“能量回收”是有轨电车所独有的(相对于油车而言):当电驱动控制的车辆减速或制动时,驱动电机工作在发电状态,可将车辆的部分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同时将电机反馈扭矩施加到驱动轴上对车辆进行制动,称为再生制动或反馈制动。通过储存制动过程中转化的电能,可以大大降低整车能耗。

因为电动汽车的能耗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在电池容量相同的情况下,能耗越低,续航里程越长,成本越低。因此,电动汽车的发展自然会利用能量回收的特性来提升续航性能。

对了,这也是很多人觉得坐电车比坐油罐车更容易晕车的原因之一。因为你每次放开电车的开关,都是一个加速度变化的过程。这对人体的平衡系统是极其不友好的。

所以,虽然一个设计良好的“单踏板模式”可以完成车辆的起步、加速、减速,甚至刹车、停车等操作,但很多汽车厂商并没有设计的那么激进,而是给用户留有选择的余地,可以选择能量回收的力度——直观的体现在开关踏板松开时感受到的刹车力度。

显然,特斯拉不在这里所说的“众多汽车厂商”之列。虽然也设置了这些模式供选择,但行驶过程中能量回收的强度除了最后一次停车时有所不同外,基本相同。可以说,很多事故的本质就是追求能量回收的强度,使得驾驶员的习惯出现偏差。

Part4第四部分业主的“能量回收自由”

我们这一代人开始学车的时候,教练教的是:只要不踩油门,脚踩刹车。这种不断的练习,其实是为了培养肌肉记忆和本能反应。遇到突发事故时,靠条件反射操作油门和刹车踏板之间的开关。

无论如何,强劲的能量回收带来的单踏板模式挑战了传统的驾校教学方式,用户需要养成新的使用习惯。更重要的是,从手动挡到自动挡用了20年,现在还有人怀念手动挡。从自动挡到单踏板模式的演变只用了三年时间——用户的习惯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故,我个人判断是车企的设计导致功能失效的可能性很低,但这并不代表车企没有责任——单踏板模式走得太快,部分用户还是跟不上这样的创新。至于关系到人命安全的设计,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呼吁监管部门强制车企设置熄火和减弱能量回收的设置,哪怕这样的能耗很高。因为一个创新的模式,消费者的平稳过渡需要时间。在与生活相关的设计中,效率让位于安全。

同时也需要下大力气向用户宣传:在普通路况下使用单踏板模式是非常爽的,但是在下坡、重载、雨雪路况下,还是要使用刹车来保证安全。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