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之盟是真的么 详解“金匮之盟”真假之谜

野史和正史都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宋太祖的赵匡胤遵照母亲杜太后的遗愿,答应死后把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除此之外,他还写了一封结盟信,交给宰相赵普藏在金匮(同阁)里;这就是历史上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0 05:54:01

野史和正史都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宋太祖的赵匡胤遵照母亲杜太后的遗愿,答应死后把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除此之外,他还写了一封结盟信,交给宰相赵普藏在金匮(同阁)里;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黄金联盟”。

?关于“金匮之盟”,如果我们只求大概了解,也就罢了,可是,如果我们去深究的话,恐怕你就会慢慢地感觉到其中的“破绽”了。那么,“金匮之盟”究竟是真是假?答案只有一个字:假!至于“金匮之盟”,如果只要求一个大概的了解,也就这样了。但是,如果再深入一点,恐怕你会逐渐感觉到其中的“破绽”。那么,《金匮之盟》是真是假?答案只有一个字:假!

首先,我们来看看为什么杜太后会让赵匡胤将来把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其实杜皇后的道理也很简单。即大宋之所以建立,是因为前朝(也就是后周)的末代皇帝是一个根本保护不了自己国家的“孩子”。杜太后当然不想重蹈覆辙,于是让赵匡胤把皇位传给赵光义,因为赵光义是赵匡胤的弟弟,和他年龄相差不大。

这就是杜太后所给出的理由,也是“金匮之盟”的起源。这个理由看上去似乎很有道理,可是,它却是经不起推敲的。据史料中记载,“金匮之盟”签订的时间是公元961年,时年,赵匡胤(927年-976年)只有34岁,赵光义(939年-997年)23岁,还有一点,更需要指出,那就是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951年—979年)已经年满10岁。这是杜太后给出的理由,也是“黄金联盟”的由来。这个理由看似合理,但经不起推敲。据史料记载,公元961年签订了《金匮联盟》。那一年,赵匡胤(927-976)才34岁,赵光义(939-997)23岁。还需要指出的是,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951-979)已经10岁了。

为什么我们要费心列出这三个人的年龄呢?那是因为,通过对比分析这三个人的年龄,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如果杜太后真的给出了上述理由,就可以证明,杜太后肯定他的“儿子”赵匡胤马上就要死了,因为只有这样,如果不签订《金匮要略》,大宋的即位人才是“孩子”,如果让赵匡胤再活哪怕10年,也是“孩子”。

那么,杜太后真的能够确定赵匡胤会马上死掉吗?显然不能,她又不打算对自己的儿子“下毒手”,又如何会未卜先知呢?所以说,杜太后的这个理由,根本就站不住脚,换句话说,“金匮之盟”并不存在,那只不过是“别有用心”的人的杜撰罢了。那么,杜灿太后真的能肯定赵匡胤会立即死去吗?很明显,她不打算“杀死”自己的儿子,那她怎么可能是先知呢?所以,杜皇后的这个理由根本就不成立。换句话说,“黄金联盟”并不存在。只是“别有用心”的人捏造出来的。

“别有用心”的会是谁?当然是赵光义。众所周知,中国的传统一直是“子承父业”、“子承父业”。作为弟弟,赵光义的王位可以用“误入歧途”来形容,所以他需要一个“理由”。

于是,“金匮之盟”就产生了,“为大宋江山永固计,太后与先皇都同意把皇位传给赵光义”,这对赵光义来说,绝对是再好不过的一个理由了,任何人都挑不出毛病来。只可惜,假的就是假的,是经不起推敲的。亲爱的小伙伴们,你还有什么样的高见呢?不妨一起来留言讨论吧!于是,“金匮之盟”应运而生。“为了大宋的长治久安,太后和始皇帝都同意把皇位传给赵光义。”这绝对是赵光义最好的理由,谁也挑不出毛病。可惜假的就是假的,经不起推敲。各位朋友,你有什么样的建议?大家留言讨论吧!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