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意义:水的比热容为C水= 4.2×103J/(kg·℃)。物理意义:1kg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为4.2×103J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种类和状态有关,而与物
物理意义:水的比热容为C水= 4.2×103J/(kg·℃)。物理意义:1kg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为4.2×103J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种类和状态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由于水的比热容大,所以经常用来调节空气温度、保暖、充当冷却剂和散热。
从两个角度理解比热容
角度:物质的吸热能力
说明:物质的比热容大,说明吸热能力强;物质的比热容小,表明吸热能力弱。
解释:由q = cm δ t可知,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时,比热越大,吸收或释放的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小,吸收或释放的热量越少。
【以水为例:水的比热容大,水的吸收和放热能力强。一定质量的水在相同温度下上升(或下降)时,吸收的热量多(或释放的热量多),有利于利用水作为冷却剂或循环介质进行加热。
例如:①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中以水为循环介质;
②冬季取暖用水用暖气片和热水袋;
③育秧时,晚上和第二天早上要浇水,给秧苗保温等。]
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1.水稻是一种高温作物,幼苗萌发所需的最低温度为10 ~ 12℃。因此,早春时,为了防止秧苗夜间受冻,一般在傍晚时给秧田浇适量的水。请用你所学到的知识来解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答:夜间空气温度低,要给秧田浇适量的水,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同样的温度降低,可以释放更多的热量来保护幼苗。
角度二:材料温度变化的难度
说明:物质比热容大,说明温度难以改变;物质的比热容小,说明温度容易变化。
说明:由δt = q/cm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比热容越大,温度变化越小,比热容越小,温度变化越大。
【以水为例:由于水的比热容大,所以水的温度很难改变。当一定量的水吸收(或放出)同样的热量时,温度变化不大,有利于调节生物体本身的温度或空气温度。
举例:①水在生物体内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自身的温度;
②昼夜温差沿海地区小,内陆地区大;
③海陆风形成的原因;
④增加人工水面缓解热岛效应]
用水调节机体温度。
2.当你在烈日下的海边玩耍时,你会发现沙子灼伤了你的脚,但海水是凉爽的。这是为什么呢?
回答:太阳照在海水上。因为海水的比热容大,吸收同样的热量时,海水的温度变化比沙子小,所以感觉凉。当太阳照在沙子上时,由于沙子的比热容小,在吸收同样的热量时,沙子的温度比海水的温度高得多,所以会有沙子烫脚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