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京剧的第一印象是在我出生的那个小县城。那是30多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大概8、9岁。我清楚地记得,夏天热的时候,广场上的舞台上有陌生的人,拿着大刀什么的,在那里打手势,一会儿唱
我对京剧的第一印象是在我出生的那个小县城。
那是30多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大概8、9岁。
我清楚地记得,夏天热的时候,广场上的舞台上有陌生的人,拿着大刀什么的,在那里打手势,一会儿唱歌,一会儿说话。
我整个下午都坐在台阶上。
不是我更喜欢看,而是我爷爷喜欢看,不让我到处跑。为了不让我跑,他会买些水果让我坐在旁边。
那时候最想做的事就是陪爷爷去看戏。
虽然一直没看懂,但在爷爷百忙之中的讲解下,对京剧里的各种角色还是有一定印象的。
生:现今通常指老生
老生为中年以上的正面角色,性格正直刚毅,德行很高,嘴边挂着胡须,从来不好好走路,总是一步三摇。作为一个中年以上的正面人物,刚正不阿,德行高尚,嘴上留着胡子,走路从来不轻松,总是一步一个脚印摇摆不定。
还包括萧声、武生和娃娃学生。萧声主要是一个英俊的年轻人;吴生武功高强,多为大将或亡命之徒;宝宝是小孩子的角色,也有武侠动作。
旦:戏曲中的女性角色
分为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老旦等,主要扮演不同年龄段,以及身份和性格的女姓。分为青衣、花旦、武旦、京剧蓝调、老聃等。主要扮演不同年龄、身份、性格的女性姓氏。
而花旦,多为中青年女性。但青衣扮演的是富家之妻或小姐的角色,而花旦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一般是丫鬟什么的。
吴丹和京剧蓝调都有武功。不过吴丹在江湖上多是侠女,打架也是地上。京剧蓝调则需要提刀骑马,扮演元帅、将军等角色。
丹是一个老妇人的姓,比如她在杨家将的老太君。
净:就是花脸
主要分为大花脸、二花脸,一般以男性角色为主。主要分为大花脸和二花脸,以男性角色为主。
在五彩缤纷的脸中,不同的颜色也代表着不同的性格,比如红脸代表忠诚,黑脸代表粗糙,白脸代表邪恶。
花脸,以唱为主,角色崇高,举止稳重,多为朝廷忠臣好兵。二花脸讲究姿态和架子,多为性格豪放、行动冲动的正面角色。不过像曹操这种白脸奸臣的角色也属于二花脸。
还有武花脸,他注重战斗。
末:生角的次要角色
在近现代京剧中,末角已逐渐划分为生角,充当生角的次要角色。在现代京剧中,末角已经逐渐划分为生角,起次要作用。
丑:滑稽类角色
在京剧中,他负责插科打诨的角色。其中有一个角色叫蔡丹,也是一个小丑,扮演媒人、仆人等女性角色。
标签后来我爷爷年纪大了,去不了戏曲广场了。后来舞台拆了,广场拆了,建了很多高楼。
京剧作为“国粹”,在一代人老去离开后,被束之高阁。
也许这就是“世间有代谢,古今有,来来回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