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环线高速,又称“北京大七环”,全长940公里,其中890公里在河北境内。目前河北大部分地区已经通车。首都环线高速公路通州至大兴段今天(20日)中午通车,这意味着从今天起“大七
首都环线高速,又称“北京大七环”,全长940公里,其中890公里在河北境内。目前河北大部分地区已经通车。
首都环线高速公路通州至大兴段今天(20日)中午通车,这意味着从今天起“大七环”将形成闭环。通州-大兴段将形成京津冀几个重要城市之间的快速连接通道,与多条高速公路辐射形成网络,带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大七环”
是什么样的高速公路?
据介绍,环首都圈高速公路全长940公里,其中890公里在河北境内,通过张承高速、张卓高速、沈畅高速、卓朗高速串联承德、兴隆、三河、香河、廊坊、固安、涿州、涿鹿、张家口、崇礼、固原、丰宁等城市。
北京大兴至通州段全长38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双向六车道。它的通车意味着俗称“北京七环路”的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形成了一个闭环。西南各省,河北省石家庄、邢台、邯郸、保定,廊坊、唐山、秦皇岛、承德等市北部三县,以及东北地区的车辆将经过该路段,北京房山、大兴至通州、密云、平谷的车辆也将经过该路段。
据河北高速交警部门预测,全线通车后,日交通量将达到2.5万辆/次左右,将极大缓解首都六环路的交通压力。
“大七环”收费站主体建筑已经成型。
总共有112条收费车道。
廊坊万庄高速出入口
“大七环”通州至大兴段将形成京津冀几个重要城市之间的快速连接通道,并以多条高速公路的辐射形成网络,带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速开通前,收费站主体建筑已经成型,收费设施也已安装完毕。高速标志标线已完成,公安交管部门安装的测速仪、检查站基本就绪。为高速双向六车道,路基宽度34.5m,设计速度120km/h。
万路、大兴、廊坊的标志
收费车道共112条,其中ETC车道34条。据了解,通州至大兴段起点为北京市大兴区蔡羽镇,与河北省廊坊市规划线相接,终点为北京市通州区西集镇,与河北省香河县规划线相接。路线全长约38公里。
“大七环”今天中午12点过。
预计日车流量将达到25000台/次左右。
今天(20日)中午12点,“大七环”正式开通。开通后,西南各省和河北省石家庄、邢台、邯郸、保定,廊坊、唐山、秦皇岛、承德等市北部三县,以及东北地区的车辆都将经过。北京的房山、大兴和通州、密云、平谷的车辆也会经过这个路段。
据河北高速交警部门预测,全线通车后,日车流量将达到2.5万辆/次左右。如果未来北京六环施工断交,原本经过北京南六环和东六环的车辆也会经过这个路段。预计双向日车流量将达到5万台/次,将极大缓解北京六环交通压力。
专家点评
有效减轻北京的交通和污染压力
形成京津冀“1小时交通圈”
首都环线高速形成闭环后,能给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什么?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副院长陈燕燕告诉记者,这条高速将有效减少北京的交通和污染。
“大七环的开通对过境交通有引导作用,可以减少过境交通,也就是通过北京,减轻城市中心城区的压力。特别是像一些货运车辆,排放量非常大。以前没有开通七环,很多都是从五环甚至六环来往,对城市尾气排放和健康生活造成很大危害。”
“北京七环”形成闭环,标志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进程再次提速。将形成京津冀地区主要城市之间的“一小时交通圈”和主要城市与周边卫星城市之间的“半小时生活圈”。陈燕燕认为,“北京七环”带来的环北京经济圈将快速发展:
“从京津冀的角度来看,大七环的开通将大大加强北京周边组团与河北相关城镇的这种有机联系。正如Xi总书记所说,京津冀一体化首先应该是交通的一体化,然后会对京津冀各个群体之间的生产等紧密联系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大环线位于河北。
你最关心的实际问题
看看河北高速交警马树洋怎么说。
↓↓↓
问题一:“七环路开通后大货车会多吗?”
在七环路建成之前,经过北京的大货车主要走六环路。七环路通车后,过境车辆绕行北京将更加方便。有些线路还可以节省里程和交通费用,会吸引大量大型车辆。
问题二:“七环路开通会减缓北京的交通拥堵吗?”
任何高速公路的规划和开通都是为了增加路网密度,提高整体通行能力,缓解周边道路压力。北京七环路的建成通车,将极大地分流北京周边车辆,增强河北省保定、廊坊、张家口、承德的互联互通,将有效缓解北京的交通压力。
问题三:“石家庄的车友想去天路或者张家口承德玩。我怎样才能到达那里?”
要去张家口天路,在石家庄周边各高速入口上路,走G5京昆高速,转K92km到S010张石高速,在张北出口下。要去承德塞罕坝,走石家庄周边高速公路入口的路,走G4京港澳高速,进入G95首都绕城高速密云平谷承德,可以到达承德所有的景点。
问题4:“什么时候会出现流量高峰?”
根据已开通路段的交通统计和预测,北京“大七环”平时日车流量将超过2万次。如遇“十一”、“春节”等重大节假日或北京六环内发生交通事故或道路维修,“大七环”将迎来巨大的交通高峰,日最高车流量超过5万次。请提前通过地图或相关渠道查询实时出行信息,避免交通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