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链接:点击直接13、高三化学总复习,硫及其化合物,高考热点元素,认真复习14、高三化学总复习,氯及其化合物,强氧化,漂白,哪都有它15、高三化学总复习,物质的分类,百分之70学生忘
以前的链接:点击直接
13、高三化学总复习,硫及其化合物,高考热点元素,认真复习14、高三化学总复习,氯及其化合物,强氧化,漂白,哪都有它15、高三化学总复习,物质的分类,百分之70学生忘记的内容16、高三化学总复习,少量过量方程式,难吗?看我总结17、高三化学总复习,常见离子的检验,你学到了吗?
一、原子结构1.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位于原子中心,原子核外的电子围绕原子核高速运动。
质子(z)有单位正电荷,决定了元素类型。
中子(n)不带电荷,一个质子大约等于一个中子的质量,决定了同位素的种类。
外层电子(e-)带单位负电荷,最外层电子可得可失,决定了原子是否带电。
2.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3.对于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
4.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类原子的总称。
5.核素:具有一定数量质子和一定数量中子的原子称为核素。
6.同位素:
1)定义: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称为同位素。
2)同位素的应用
7.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比较
1)、三者之间的关系
2)、同位素的“同”与“不同”
注意:
阴、阳离子中。⑦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其质子数不一定相同,如Na+和Al3+,NH4+和OH-等。⑧核裂变不属于化学变化。
第二,核外电子组态定律1、电子层表示电子离原子核平均距离的大小,通俗地讲就是电子离原子核的远近。电子层常用n表示,n值越小,表示电子离核越近。由于电子的运动没有固定的轨迹,因此只能讲平均距离。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每个电子层可以容纳多达2n2个电子。
2)最外层的电子数最多为8 (K层为最外层时,最多为2)。
a、最外层填充8个电子(he为2)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这种结构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结构,不易获得或失去电子,所以化学性质稳定,一般情况下不反应。
b,电子较少的最外层(1,2,3)倾向于失去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构,表现出金属性。
c,最外层的电子(4,5,6,7)有获得电子或形成共电子对的趋势,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构,表现出非金属性。
3)第二外层中的最大电子数是18。
3.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1)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一般为8(氦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本质上是不活泼的,不容易失去电子或获得电子。普通化合价是0。
2)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一般少于4个电子,所以容易失去电子,呈现正化合价。如果少了几个电子,就会显示正的化合价。
3)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一般大于等于4个电子,所以容易得到电子,表现为负价。如果你得到几个电子,它会显示出负价。
4.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
1)、原子结构示意图: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离子结构示意图:
(1)阳离子:失去最外层的电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阴离子:最外层电子得到电子,质子数
3.电子数相等的粒子的推论1.具有相等数量核外电子的粒子的书写
1)先找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对应要写的电子数。
2)然后按照“阴-上-阳-下-疏中心”的思维顺序,找出与稀有气体元素同期的元素形成的阴离子和下一期主族元素形成的阳离子。
3)写出阴离子对应的元素的氢化物分子。
4)如果氢化物能自行电离,写出其电离产生的离子。例如,水可以电离产生H3O+和OH-,氨可以电离产生NH4+和NH2-。
5)写出特殊情况下的等电子粒子。
2,10个电子和18个电子粒子
1)、10电子微粒:以Ne为核心,推断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微粒和下一周期的主族金属元素形成的微粒。2)、18电子微粒:以Ar为核心,推断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微粒和下一周期的主族金属元素形成的微粒。
3.知识扩展。
1.电子数相等的其他粒子
有“9个电子”的粒子:—F,—OH,—NH2,—CH3(取代基)
“14电子”粒子:硅、N2、钴、C2H2
“双电子”粒子:氦、氢、锂、铍、H2
2.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总数相等的粒子。
①钠离子、铵离子、H3O离子;②HS-、Cl-;③F-、OH-、NH2-;④N2、一氧化碳、C2H2等。
以前的链接:点击直接
13.高三化学总复习,硫及其化合物,高考热元素,认真复习。
14.高三化学总复习,氯及其化合物,强氧化,漂白,到处都是。
15.高三化学总复习,物质的分类,70%学生忘记的内容。
16.高三化学总复习,少量多余方程,难吗?看我的总结。
17.高三化学总复习和常见离子的检查学了吗?
喜欢就收藏,喜欢就关注。你们的支持是我继续推出文档的动力!
网页,排版不是很好,如果想要word文档,请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