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打雷 雷电形成的原因

闪电主要是积雨云中的电荷达到一定条件产生放电。积雨云的顶部一般很高,可达20公里,云的上部往往有冰晶。冰晶的粘附、水滴的破碎和空气体的对流使云产生电荷。云中的电荷分布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8 16:35:35

闪电主要是积雨云中的电荷达到一定条件产生放电。积雨云的顶部一般很高,可达20公里,云的上部往往有冰晶。冰晶的粘附、水滴的破碎和空气体的对流使云产生电荷。云中的电荷分布比较复杂,但一般来说,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下部以负电荷为主。

因此,在云的上部和下部之间形成了电位差。当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放电,这就是我们常见的雷电现象。闪电的平均电流为3万安培,最大电流可达30万安培。闪电的电压很高,大概1亿到10亿伏。中度雷暴的功率可达1000万瓦,相当于一个小型核电站的输出功率。

在放电过程中,由于闪电通道内温度突然升高,使空气体体积急剧膨胀,产生冲击波,产生强雷电。当带电的雷云接近地面上的突起物时,它们之间会发生激烈的放电。闪电放电的地方会有强烈的闪光和爆炸轰鸣声。这就是人们看到和听到的雷电。

扩展信息:

暴风雨通常会产生电荷,底层是负的,顶层是正的,它们还会在地面上产生正电荷,这些电荷跟随着云层。正负电荷相互吸引,但是空气体不是良导体。太阳冲向树顶、山丘、高楼甚至人体,试图与带负电的云相遇。

负电荷分支的触角向下延伸,延伸的越低,离地面越近。最后,正负电荷终于克服空气体的阻碍,连接起来。一股巨大的电流沿着导电气道从地面冲向云层,产生明亮耀眼的闪光。闪电的长度可能只有几公里,但最长可以有几百公里。

闪电的温度从17000摄氏度到28000摄氏度不等,是太阳表面温度的3-5倍。闪电的极热导致空气体沿途剧烈膨胀。空气体运动很快,所以形成波,发出声音。当闪电靠近时,你会听到尖锐的爆裂声;如果你离得很远,你会听到隆隆的声音。可以在看到闪电后启动秒表,听到雷声时按下并停止,然后将得到的秒数除以3,就可以大致知道闪电离你有几公里远。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