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中国商战的核心要素是什么?改革开放后,商战的核心要素得到了更新迭代,从产品到渠道到心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革开放后的前10年,商战的核心要素是生产端。15年后,企业竞争的
赢得中国商战的核心要素是什么?
改革开放后,商战的核心要素得到了更新迭代,从产品到渠道到心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革开放后的前10年,商战的核心要素是生产端。15年后,企业竞争的维度已经从生产端转移到渠道端。只要你能深耕渠道,做好每一根“毛细血管”,你就能赢得商战。于是就有了渠道为王的说法。
今天,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他们重构了渠道结构,渠道端的传统优势被接连不断的互联网浪潮慢慢消解。产品竞争和渠道竞争都是实体战场上的竞争,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甚至超越。目前,正是这个精神战场还没有被完全理解。
分众传媒创始人江南春根据自己15年的营销经验撰写了《抓住心智》一书,对于打造产品和品牌爆炸的心理战给出了三个关键词:
关键词一:差异化定位当越来越多的产品进入市场,你是否能说出自己产品的不同,是否能让用户说出他们选择你而不是别人的原因,对企业的生存至关重要。企业最终的结果应该是用户的认知,因为用户的认知成本是企业运营的最高成本,所以你必须在消费者的心目中留下清晰的词汇。
人的头脑很懒,容易先入为主。大家都知道中国第一个上天的宇航员是杨利伟,但是第二个呢?很少有人知道。大家都说开沃尔沃汽车更安全,但是沃尔沃真的安全吗?前几年沃尔沃在美国高速公路致死率研究、美国撞击实验、美国保险实验中甚至都没有进入前三,但是宝马、奔驰等品牌真的是前三。
与他们相比,沃尔沃的安全系数较低,但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沃尔沃在消费者心中等于安全。所以,事实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如何将产品的差异化定位植入消费者的脑海。
关键字2:阻止的类别
当一个行业没有领导品牌的时候,取缔同类是一个企业最正确、最赚钱的战略思维,从而努力成为行业领导品牌,也就是“第一”。这里需要定义一下“第一”的含义。行业第一不是看营业额和利润水平,而是指第一个深入消费者心智的品牌。比如烤鸭吃全聚德,果冻吃喜之郎,神州租车,装修土巴兔等等。这些品牌都是他们行业的老大。成功的屏蔽类别要在两个方面做到极致,一是抓住时间窗口,二是进行饱和攻击。
时间窗口
技术领先、商业模式创新、规模优势等。可以给你提供3个月、6个月的时间窗口,但不超过一年。这个时间就是你用来抓住消费者心智的时间。
举个二手车的例子。
“个人卖家卖给个人买家,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买家花钱少,车主赚钱多。成立一年,遥遥领先。”这是瓜子二手车的经典广告。我想告诉你的是,他的创始人杨浩涌很快就造出了瓜子二手车,因为他知道时间窗口是什么。
其实在瓜子二手车做强的时候,人人网的李健找到了我。那天很晚了,我对李健说:“你不是瓜子二手车,消费者很难买。”这句话让李健非常生气。他告诉我,“我一年多前开始做人人车,一直在做这个模式。”
言下之意,真正开创二手车线上交易模式的不是瓜子二手车,而是人人车。杨浩涌是在拜访人人网后了解到他们的模式的。然而,这个事实对消费者来说重要吗?我相信没有人会在意是谁开创了这个模式。
于是,我对李健说:“在中国,第一个创造出某种商业模式的人不一定会赢,但第一个占领消费者心智的人会笑到最后。”
从客观角度来看,先发优势在抓住消费者心智方面意义不大。消费者能记住的,是抓住时间窗口的人。
饱和攻击
当你有时间窗口的时候,如果你没有进行饱和攻击,你就会在竞争对手发力之后被压制,最终失去先发优势。所以,当时间窗口出现时,资金投入的收益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要明白投入多少才能保证发展,然后义无反顾的去做。
合并前,Jiji.com和58 Tongcheng.com打得你死我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Jiji.com创始人杨浩涌在花了一个亿做宣传后,并没有彻底碾压58 Tongcheng.com。结果,对方顶住了炮火,重整旗鼓,奋起反击,这成了杨浩涌心中的痛。
所以他在做瓜子二手车的时候,没有给人人车和其他竞争对手任何机会。有了这么多“弹药”,杨浩涌可能会觉得浪费和心疼,但相比当初和58同城的比赛,他现在可以一击必杀的品类,我相信他心里会有更多的喜悦。
关键词三:职业特点
封杀品类的前提是没有行业领先品牌。那么,当行业已经出现领导品牌的时候,你既不是第一个进入行业的,也不是第一个在行业混乱期崛起的。这时候你一定要找到一个特色,牢牢占领它。
再举一个饮料行业的例子。
当娃哈哈、康师傅已经占据饮料市场的龙头地位时,王老吉对自己做了一个全新的定义——怕上火,喝王老吉。王老吉的特色从单纯的解渴变成了防上火,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特色,引爆了一个全新的市场空。谁也不会想到,王老吉和加多宝会成为中国最大的饮料公司。
百事可乐也是用这个思路。“新生代”是它的特点,既能保住自己的位置,又能挑战可口可乐的权威。
如果成功封杀品类的品牌是行业的龙头或领头羊,那么占据特色的品牌就能坐上第二把交椅。总的来说,第二名既要防范后起之秀的追赶,又要不断给第一名制造麻烦,从而提升自己的地位。
中国的商人非常推崇《孙子兵法》这本书,里面讲的是“道、天、地、将、法”。每个因素都很重要,但排在首位的是“道”,即人心。今天所有竞争的核心不是生产端,不是渠道端,而是消费者的心智。
中国每一个成功的企业,一定是找到了差异化的定位,同时抓住了时间窗口,采取了饱和攻击,占据了心智优势,引爆了主流。
行业转型,企业转型,甚至个人转型。但是出路在哪里,怎么才能成功?这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最好的机遇,值得我们认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