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退款,徐老板质押信息曝光10月15日下午17:30,港交所披露,许家印已于上周五(10月8日)将其持有的5亿股中国恒大(HK: 03333)股份质押给第三方。由于中国恒大自10月4日起停牌(停牌
不退款,徐老板质押信息曝光
10月15日下午17:30,港交所披露,许家印已于上周五(10月8日)将其持有的5亿股中国恒大(HK: 03333)股份质押给第三方。
由于中国恒大自10月4日起停牌(停牌前报2.95港元),因此估计质押股份市值最多14.75亿港元。
据悉,此次质押行动曝光的原因是许家印通过其子公司鑫鑫有限公司(注: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的离岸公司)向合格贷款人以外的人提供股份作为担保。
此前,在香港上市的中国恒大股权结构中,许家印通过欣欣(BVI)持有93.71亿股,占比约70.72%;许家印妻子丁玉梅持有7.91亿股,即许家印家族持有恒大约101.62亿股,占比76.69%。
你想放弃你的生命还是什么都不做?
(一)致命的美元债务
这个十月,对于许家印的恒大集团来说,是生死攸关的事情。
最现实的原因是很多债券到了最后付息日。
注意,根据彭博报告,恒大集团未能支付9月到期的两笔美元债券利息,进入30天宽限期,构成技术性违约。
此后,恒大集团未能完成第三轮债务利息支付(即10月份的三笔美元债务),其他公司已警告其违约。
按照规定,恒大在进入三十天宽限期后不付款将构成正式违约。
东方汇理的一位基金经理表示:
事件的进展远非恒大所能控制。
粗略统计,这两批5只美元债券支付的利息约为2.6亿美元,大致相当于质押股份的价值。
(二)政策风向的明确性
自8月下旬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约谈恒大集团以来,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纷纷发声,对恒大的直接讨论有所加强,可见监管层对恒大事件的定性趋于明确。
9月26日,中央巡视组第八次巡视名单公布,与恒大表外负债密切相关的中信信托和光大集团被列入其中(注:巡视组于10月13日正式进驻)。
据财新报道,中信是恒大隐性负债的最大合作方。由于恒大的关系,长期以来的“信托龙头”中信信托业绩大幅下滑。去年,它从性能排行榜的首位下降到第三位。
更明确的定性声明来自央行。
2021年10月15日,在三季度金融统计新闻发布会上,央行对恒大事件和债务风险化解进展进行了正面回应。
对于恒大集团事件,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兰表示,目前,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正按照法治化、市场化原则,依法依规开展风险处置和化解工作,督促恒大集团加大资产处置力度,加快项目复工,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在此过程中,财政部门将配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当地政府,并为项目复工提供资金支持。
邹兰表示,恒大集团总资产超过2万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项目约占60%,涉及1000多家作为独立法人的项目子公司。近年来,该公司管理不善,未能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审慎经营。而是盲目多元化扩张,导致业务和财务指标严重恶化,最终风险爆发。恒大总负债中,金融负债不到三分之一。债权人也比较分散,个别金融机构风险敞口不大。整体而言,其对金融业的溢出风险是可控的。
他回应说恒大的问题是房地产行业的个别现象。
听鼓点,恒大集团的问题是个别现象,原因是盲目多元化。徐老板,这是你应得的。指望国家垫底不合适!
同日,建行明确表示,公司一直坚持审慎的风险偏好。恒大集团在建行的贷款余额比较少,房贷比较充足。截至目前,存量业务未发生逾期,整体风险可控。
因此,某种程度上,无论是监管机构还是金融机构的表态,都印证了政府的意图,尽可能地切割和理顺与恒大有关的人和事,以避免经济硬着陆的巨大冲击。
在这种背景下,恒大必须放弃幻想,拿出实际行动。毕竟:
中国虽大,恒大已经势不可挡,徐老板背后也有沉默的人。
(3)一眼就能看出支付的现状
恒大的资金链问题没有明显改善,可能是此次质押的直接原因。
一方面,2021年“金九银十”销售旺季,国内房地产销售遇冷,市场观望情绪浓厚,挫败了恒大“断骨回血”的计划。资金链问题依然严重。
早些时候,投资银行新贵麦格理在中国经济简报中提到:
2021年9月,全国30大城市房地产销售收入同比下降31%。整个房地产行业都令人担忧。
“金九”的销售如此惨淡,以至于房地产开发商宣传的“银十”也很受欢迎。最新的统计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
今年“十一”假期,其重点监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下降33%,二三四线城市市场降温更为明显,各线代表城市平均降幅超过40%。
这对恒大抢占下沉市场绝对是个坏消息。
传统上,每年9月和10月之后,房地产开发商的年度销售就进入了尾声。
所以许家印这次下定决心认捐,可能是因为对恒大集团在今年大促下的销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预期。
市场反应
对于许家印的质押,市场反应不一,但总体来说是正面的。我临时问了几个业内人士,他们都说股权质押(至少)不一定是坏事。
在资本市场上,股权质押是一种常见的融资方式。
理论上,大股东质押股份时,银行首先要考虑市值。因为,如果股价下跌,大股东没有偿债能力,银行就要接手,质押股份。所以,一般情况下,能质押股份的上市公司,反映出双方都有一定的乐观情绪——质押方对公司前景有一定的信心,出借方对前景持积极看法。
当然,许家印这次的质押只占其总股份的5%。现在说这是他生命的一次赌博还为时过早。但至少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我们将进一步关注此事。
不退款,徐老板质押信息曝光
10月15日下午17:30,港交所披露,许家印已于上周五(10月8日)将其持有的5亿股中国恒大(HK: 03333)股份质押给第三方。
由于中国恒大自10月4日起停牌(停牌前报2.95港元),因此估计质押股份市值最多14.75亿港元。
据悉,此次质押行动曝光的原因是许家印通过其子公司鑫鑫有限公司(注: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的离岸公司)向合格贷款人以外的人提供股份作为担保。
此前,在香港上市的中国恒大股权结构中,许家印通过欣欣(BVI)持有93.71亿股,占比约70.72%;许家印妻子丁玉梅持有7.91亿股,即许家印家族持有恒大约101.62亿股,占比76.69%。
你想放弃你的生命还是什么都不做?
(一)致命的美元债务
这个十月,对于许家印的恒大集团来说,是生死攸关的事情。
最现实的原因是很多债券到了最后付息日。
注意,根据彭博报告,恒大集团未能支付9月到期的两笔美元债券利息,进入30天宽限期,构成技术性违约。
此后,恒大集团未能完成第三轮债务利息支付(即10月份的三笔美元债务),其他公司已警告其违约。
按照规定,恒大在进入三十天宽限期后不付款将构成正式违约。
东方汇理的一位基金经理表示:
事件的进展远非恒大所能控制。
粗略统计,这两批5只美元债券支付的利息约为2.6亿美元,大致相当于质押股份的价值。
(二)政策风向的明确性
自8月下旬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约谈恒大集团以来,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纷纷发声,对恒大的直接讨论有所加强,可见监管层对恒大事件的定性趋于明确。
9月26日,中央巡视组第八次巡视名单公布,与恒大表外负债密切相关的中信信托和光大集团被列入其中(注:巡视组于10月13日正式进驻)。
据财新报道,中信是恒大隐性负债的最大合作方。由于恒大的关系,长期以来的“信托龙头”中信信托业绩大幅下滑。去年,它从性能排行榜的首位下降到第三位。
更明确的定性声明来自央行。
2021年10月15日,在三季度金融统计新闻发布会上,央行对恒大事件和债务风险化解进展进行了正面回应。
对于恒大集团事件,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兰表示,目前,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正按照法治化、市场化原则,依法依规开展风险处置和化解工作,督促恒大集团加大资产处置力度,加快项目复工,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在此过程中,财政部门将配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当地政府,并为项目复工提供资金支持。
邹兰表示,恒大集团总资产超过2万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项目约占60%,涉及1000多家作为独立法人的项目子公司。近年来,该公司管理不善,未能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审慎经营。而是盲目多元化扩张,导致业务和财务指标严重恶化,最终风险爆发。恒大总负债中,金融负债不到三分之一。债权人也比较分散,个别金融机构风险敞口不大。整体而言,其对金融业的溢出风险是可控的。
他回应说恒大的问题是房地产行业的个别现象。
听鼓点,恒大集团的问题是个别现象,原因是盲目多元化。徐老板,这是你应得的。指望国家垫底不合适!
同日,建行明确表示,公司一直坚持审慎的风险偏好。恒大集团在建行的贷款余额比较少,房贷比较充足。截至目前,存量业务未发生逾期,整体风险可控。
因此,某种程度上,无论是监管机构还是金融机构的表态,都印证了政府的意图,尽可能地切割和理顺与恒大有关的人和事,以避免经济硬着陆的巨大冲击。
在这种背景下,恒大必须放弃幻想,拿出实际行动。毕竟:
中国虽大,恒大已经势不可挡,徐老板背后也有沉默的人。
(3)一眼就能看出支付的现状
恒大的资金链问题没有明显改善,可能是此次质押的直接原因。
一方面,2021年“金九银十”销售旺季,国内房地产销售遇冷,市场观望情绪浓厚,挫败了恒大“断骨回血”的计划。资金链问题依然严重。
早些时候,投资银行新贵麦格理在中国经济简报中提到:
2021年9月,全国30大城市房地产销售收入同比下降31%。整个房地产行业都令人担忧。
“金九”的销售如此惨淡,以至于房地产开发商宣传的“银十”也很受欢迎。最新的统计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
今年“十一”假期,其重点监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下降33%,二三四线城市市场降温更为明显,各线代表城市平均降幅超过40%。
这对恒大抢占下沉市场绝对是个坏消息。
传统上,每年9月和10月之后,房地产开发商的年度销售就进入了尾声。
所以许家印这次下定决心认捐,可能是因为对恒大集团在今年大促下的销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预期。
市场反应
对于许家印的质押,市场反应不一,但总体来说是正面的。我临时问了几个业内人士,他们都说股权质押(至少)不一定是坏事。
在资本市场上,股权质押是一种常见的融资方式。
理论上,大股东质押股份时,银行首先要考虑市值。因为,如果股价下跌,大股东没有偿债能力,银行就要接手,质押股份。所以,一般情况下,能质押股份的上市公司,反映出双方都有一定的乐观情绪——质押方对公司前景有一定的信心,出借方对前景持积极看法。
当然,许家印这次的质押只占其总股份的5%。现在说这是他生命的一次赌博还为时过早。但至少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我们将进一步关注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