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NAND闪存价格的下跌,SSD不再是高端配置。然而,虽然SSD越来越普及,但曾经被很多人忽视的“磁盘碎片整理”功能却被进一步遗忘。作为一个结构和存储原理与机械硬盘完全不同的
随着NAND闪存价格的下跌,SSD不再是高端配置。然而,虽然SSD越来越普及,但曾经被很多人忽视的“磁盘碎片整理”功能却被进一步遗忘。
作为一个结构和存储原理与机械硬盘完全不同的固态硬盘,真的有必要整理磁盘碎片吗?如果需要,如何合理安排频率?
我们来回顾一下机械硬盘的结构和磁盘碎片整理的原理。
机械硬盘由磁头、磁盘、电机、主控芯片和电缆组成。当电机带动磁盘旋转时,磁头的磁感应线圈感应磁盘表面的磁性和定位扇区,从而获得该扇区的数据内容。
为什么会有“碎片”?
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文件存储在磁盘的不同扇区,是分散的,不是连续地存储在磁盘的连续簇中,时间长了会产生“碎片”。每次读取这些文件时,硬盘都会频繁地搜索和扫描扇区,这无疑会降低读取速度。通过整理磁盘碎片,可以对不连续的文件进行重新分类,将它们“整合”起来。所以对于机械硬盘来说,定期的磁盘碎片整理可以明显加快硬盘的运行速度。
固态硬盘呢?
首先,别忘了SSD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擦除和写入的总次数是有限的。
也就是说,SSD有一个“寿命”的问题,磁盘碎片整理本身就是一个反复擦除的过程,这是自然决定的,相似的行为越少越好。
第二个要考虑的是,对于SSD来说,磁盘碎片整理有助于提速吗?SSD采用了和u盘一样的flash NAND结构,不包含“磁盘”的结构,所以根本不会出现磁盘碎片等问题。
总结来说,“磁盘碎片整理”对于机械硬盘是一个很好的维护工具,但对固态硬盘而言却是一种拖累,如果主硬盘是固态硬盘,那么完全可以忽视这个功能了。如果你使用的是高速的固态+大容量的机械这样的混合结构,那么进行磁盘碎片整理前,一定要确认目标分区究竟对应的哪个硬盘,以免做了“负优化”。综上所述,“磁盘碎片整理”是机械硬盘很好的维护工具,但对固态硬盘是个拖累。如果主硬盘是固态硬盘,这个功能完全可以忽略。如果使用的是高速固态和大容量机器的混合结构,那么在对磁盘进行碎片整理之前,一定要确认目标分区对应的是哪块硬盘,这样可以避免负面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