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看雾霾的成因,我就不多说了。今天跟大家聊聊市面上空气体净化器的原理,以及对空气体净化的一些误解。首先,人不可能生活在一个纯粹封闭的环境中。家里的空气体无时无刻不在
再看看雾霾的成因,我就不多说了。今天跟大家聊聊市面上空气体净化器的原理,以及对空气体净化的一些误解。首先,人不可能生活在一个纯粹封闭的环境中。家里的空气体无时无刻不在通过门窗之间的空孔洞和缝隙进行交换。用胶带封口是不可取的。也许你看过一部很受欢迎的纪录片,听过主讲人讲用胶带封住门窗的故事。那只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只是想告诉你“人无处可躲空空气污染”。因为是全封闭的90平米的房子,里面的氧气只够你呼吸六七个小时。
所以空气体净化器这种奇葩的黑科技产品火了。它的原理很简单,就是通过鼓风机,使室内空气流经过各种过滤器,从而去除空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下面从污染物的种类和过滤方式来介绍空气体净化器的工作原理。
颗粒物质:1.直径为10微米至60微米
灰尘、花粉、动物毛发、衣物毛绒等。这些粒子在阳光下可以用肉眼看到。反而是无害的,大部分最终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到地面,可以用吸尘器清理干净。而且人体还可以通过鼻毛等防线过滤这些颗粒。
单层滤网就足以净化这种大颗粒,普通空调节就可以了。
2.直径小于0.1微米和0.3微米至10微米(俗称PM10)
PM10属于可吸入颗粒物,肉眼看不到。这些细颗粒物很容易通过鼻孔进入人的上呼吸道。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俗称PM 2.5)甚至可以进入细支气管和肺泡,对呼吸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对于这种小颗粒,粗略使用孔径更小的滤网已经不太现实了(颗粒太小会堵塞滤网空,使空气体无法通过)。所以人们用特殊的纤维网来过滤。当这些小颗粒接触纤维网时,它们将被吸附在纤维网上。直径小于0.1微米的颗粒远小于纤维的毛细管空之间的颗粒,但由于其布朗运动(随机离散,容易被纤维网吸附)。
因为正空气体净化器采用纤维吸附过滤颗粒,所以滤网是一次性的。不要幻想以后还会继续用刷子,因为会破坏纤维排列密度结构,净化效果不好说。
3.直径为0.1微米至0.3微米
这类粒子的布朗运动不明显,远小于纤维的毛细空。普通的纤维过滤器不能很好的吸收和过滤。虽然直径在0.1-0.3微米的颗粒很难过滤,但是这个范围的颗粒在污染空气体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小。
能有效过滤直径0.1微米至0.3微米的滤网定义为HEPA滤网(HEPA是行业标准,并非某厂商独有技术)。一般由PP滤纸、玻璃纤维、无纺布等材料层层叠加而成。这个东西可以说是空气体净化器的核心部件。
HEPA过滤网的国际标准等级
所以很多厂家强调他们的空气体净化器产品可以净化小于0.1微米的颗粒物,这是误导。因为最难过滤的不是小于0.1微米的颗粒,而是0.1微米到0.3微米之间的颗粒。
颗粒物问题解决了,但是有害气体呢?它们和空气体是同一种气体。如何过滤它们?
空气体的主分子直径约为0.3 nm,甲醛和苯分子的直径约为0.4 nm ~0.6 nm。它们的分子直径差别很小,所以你不能用合适孔径的过滤器过滤。
1.用活性炭吸附。活性炭的吸附原理在这里比较简单通俗。当有害气体通过活性炭的“迷宫”时,有害气体的分子质量大于空气体的主分子,因此会被困在迷宫中,而空气体分子则可以轻松通过。活性炭需要定期更换。温度升高,分子变得活跃,里面的有害气体就会逸出,所以夏天使用一段时间后,最好放在室外阳光下暴晒。
2.用光触媒催化。基本原理是将空气体分子催化成具有强氧化能力的分子(如活性氧、羟基自由基等。)通过用紫外线照射二氧化钛和其他材料。这些强氧化分子不仅能将有害气体降解成水,还能破坏细菌和病毒中的蛋白质。但催化剂本身不会随着催化作用而流失,所以几乎不需要更换。
总结:空气体净化器的结构一般由风扇、普通滤网、HEPA滤网、活性炭/光触媒组成。
当然空气体净化,重要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CADR值是一个帮助你看到结果的指标。CADR值越高,对空气体的净化效果越好。由于各国使用的单位不同,CADR的实测值也不同。这个也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