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影音笔记本电脑配置单 普通笔记本电脑的配置方法

如今,我们有很多选择购买笔记本电脑。CPU不仅有i5/i7,还有AMD的R5/R7处理器。显卡有核显/MX/GTX/RTX,外加屏幕等参数。花样太多,普通消费者都糊涂了!这么多配置参数中,有一个配置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7 11:40:24

如今,我们有很多选择购买笔记本电脑。CPU不仅有i5/i7,还有AMD的R5/R7处理器。显卡有核显/MX/GTX/RTX,外加屏幕等参数。花样太多,普通消费者都糊涂了!

这么多配置参数中,有一个配置大家不纠结,那就是固态硬盘的容量。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99%的笔记本电脑都配备了512GB的固态硬盘,只有少数产品使用更大的硬盘。

512 GB的硬盘已经很久没有“扩容”了。究竟为什么?市场调研告诉厂商512GB就够了吗?

今天我们就用大容量电脑来分析一下:

华硕 灵珑 Ⅲ

华硕玲珑ⅲ

机身左侧

机身左侧

机身右侧

其配置如下:

I7-1165G7处理器

16GB 4266MHz内存

2TB固态硬盘

14英寸IPS屏幕,1080P分辨率,100%sRGB色域

电池容量66Wh

厚度14.9 ~ 15.6毫米

机身重992g。

适配器重309克。

目前售价14999元

目前售价14999元。

它的优点和缺点如下:

优点!

1、便携性强,重量不到1kg

2.电池容量大,续航时间长。

3.硬盘容量大,有双M.2插槽。

缺点!

1.右上角开机键的压力克和普通键帽太接近,容易误触。

2.只有一个USB-A接口

3,价格较高,一般人消费不起

3,价格高,一般人买不起。

[升级建议]

拆开这台笔记本电脑并不难。拆下底部螺丝,打开后盖。

16GB双通道LPDDR 4x4266mhz内存足够日常办公使用,内存为板载,不可更换。

测试机的固态硬盘容量为2TB,由两根1TB的三星PM981a组成,均支持PCIe3.0×4和NVMe,如有需要可以自行更换固态硬盘。

测试仪的SSD容量为2TB,由两块1TB的三星PM981a组成,均支持PCIe3.0×4和NVMe。如果需要,SSD可以自行更换。

[购买建议]

1.需要轻巧便携的商务人士

2、对硬盘容量要求高的工种

3.有仆人成群,牛马成行的家庭环境。

华硕玲珑三代最大的特点就是轻薄便携,标称值1005g,实测值992g。非常适合经常出差的商务人士。

对于屏幕,其实测色域体积为104.4%sRGB,色域覆盖率为99.3%sRGB,平均值△E为0.67,最大△E为2.76,实测最大亮度为394nit。

得益于“小上翘鞋跟”的设计,打开屏幕几乎看不到下巴。

至于接口,配备了两个thunderbolts 4,一个USB-A(10Gbps速率),HDMI,3.5mm耳机插孔,一个迷你RJ45网口,可以通过随盒提供的转接线转换成标准的RJ45网口。

续航方面,其PCmark10续航测试成绩为20小时51分钟(场景:现代办公),几乎是同类型笔记本电脑的两倍。

这一成绩是在“平衡”风扇策略和“更长的电池寿命”电池模式下衡量的。在这种状态下,机器会严格限制CPU功耗在6W以下,适用于对续航要求极高的轻办公场景。

噪音方面,其满载分贝值为43dB。

与其他轻薄标配512GB固态硬盘不同,华硕玲珑三代标配1TB三星PM981a固态硬盘,售价12999元,比2TB版本便宜2000元。

目前淘宝上1TB的三星PM981a价格在1200元左右。如果不是太麻烦的话,安装到2TB可以省800元左右。

但看得起这类电脑的,想必也不差这800元吧

如果你想要超大容量的硬盘,那这款顶配可以满足你。

但是尊重这种电脑的人,肯定不如这个800元。

[猪王的良心结论]

上图是拆解华硕玲珑三代的实拍。单热管单风扇的组合,66Wh电池占据了空房间的大部分。

室温25℃

反射率为1.00

BIOS版本:B9400CEA.209

BIOS版本:B9400CEA.209

在“MyASUS”软件中把风扇调到“高效模式”,然后用Stress CPU进行压力测试。

在满载状态下,CPU温度最高97℃,维持在85℃,功耗25W,频率4.0~4.1GHz。

满载下CPU温度最高97℃,维持在85℃,功耗25W,频率4.0~4.1GHz。

左滑看背面温度

向左滑动以查看背面温度

烘焙机背面温度

表面温度如上图所示。键盘键帽最高温度39.2℃,WASD键区34.6℃左右,方向键28.4℃。背面最高温度48℃,中心32.8℃。

总的来说,华硕 灵珑III的散热表现中规中矩。作为一款主打轻薄的商务本,25W的性能释放已经可以应付绝大多数办公场景了,机器的表面温度和噪音控制的也不差。

总的来说,华硕凌龙三代的散热表现中规中矩。作为一款轻薄的商务本,25W的性能发布已经可以应对大部分办公场景,机器的表面温度和噪音控制都还不错。

事实上,在512GB SSD普及之后,联想在2019年就试图拿出1TB SSD作为标配。

这是个很超前的理念,因为当时笔记本还未彻底普及16GB内存,联想甚至推出过8GB内存+1TB固态的“奇葩”配置。

这是一个很超前的想法,因为那个时候笔记本还没有完全普及16GB内存,联想甚至推出了8GB内存+1TB固态的“奇葩”配置。

然而好景不长,随后SSD遭遇了缺货涨价的窘境。后面的联想不提1TB HDD的普及,连HDD供应商的更换都遭遇公关危机。所谓的“1TB普及风暴”只能暂缓。

在我看来,整个行业都卡在“512GB容量”上,原因如下:

1、成本无法估算

长期关注硬件的同学都知道,内存硬盘的价格是呈波浪式发展的,触底后必然会上涨,达到顶峰后逐渐降低到白菜价。

每隔一段时间,内存硬盘厂就会曝出“停电、水灾、火灾”等一系列借口,最终导致价格波动。

对于购买方来说,可以在低水平宣布普及1TB固态,但到了高水平就难以为继,甚至导致整机销售无利可图,风险太大。

2、行业利润太透明

因为PC行业竞争品牌众多,利润已经被压榨到极限。这时候如果A公司用1TB SSD,电脑价格8999元,那么B公司可以用更便宜的512GB SSD,把价格降到8499元甚至更低。

大多数消费者会考虑B公司的产品,因为业内最吸引人的不是硬盘容量,而是其他核心配置。B公司的8499元看起来性价比更高。

3、补救办法很多

不像CPU/显卡,前者可以更换升级,后两者几乎都是焊接在电脑上的。

所以游戏本通常会有两个以上的硬盘位,供玩家升级和存储更多游戏,而轻薄本则面向办公人群,对空之间的文档需求一般更小。此外,该公司还将提供一个大文件存储方案。再加上网盘的普及,现在小硬盘的补救措施也很多。

综上所述,硬盘虽然有非常专业的玩家圈子,但是对于笔记本行业来说,它是一个存储设备,属于非核心配置,远没有CPU、显卡、屏幕、外壳设计等等重要。

个人认为512GB容量应该是TLC固态性价比最高的方案。OEM厂商可能会长期使用512GB容量。直到有一天QLC硬盘普及,我们才可能有一场真正的“1TB普及风暴”。

这里特指高性能的QLC固态硬盘,而不是像英特尔660P这样的垃圾。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