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申请说明怎么填 申请微信视频号开通步骤

“微信宣战”。在一个短视频群里,有业内人士这样评价微信不久前开始内测的短内容创作平台“视频号”。微信功能的升级,被外界解读为是进攻阿auto更快、Tik Tok,打赢短视频战场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9 05:27:13

“微信宣战”。

在一个短视频群里,有业内人士这样评价微信不久前开始内测的短内容创作平台“视频号”。微信功能的升级,被外界解读为是进攻阿auto更快、Tik Tok,打赢短视频战场的重要信号。

目前微信用户基本分为四种:第一批开通视频号的幸运儿,为了到处“捞红利”而寻求申请视频号的活跃分子,微信发现页下有“视频号”入口的灰色覆盖群体,以及在微信发现页看不到“视频号”入口的普通用户。

一张有待核实但被广泛传播的截图显示,内容创作者“余华”在打开“视频号”发布作品后,得到了马的评论“加油”。但微信何时正式上线,是否人人都可以开通“视频号”,似乎仍然没有明确的时间表。

“分步灰度测试”,微信内部人士回复创业。

腾讯能否凭借久攻不下的短视频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以短视频为载体能否复制当年微信官方账号的成功?第一批开通视频号的创作者是什么体验?暂时给它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内部测试“视频号”

1月21日,微信开始测试“视频号”,官方定义为人人都可以记录和创作的平台。

与微视独立的app产品形态不同,“视频号”嵌入微信,入口位于“发现”页面下方,仅次于朋友圈。

该产品虽然命名为视频号,但用户不仅可以发布短视频,还可以发布时长在1分钟以内的短视频或图文内容,最多9张图片,文字限制1000字。发布次数没有限制。

创邦已于1月23日成功开通视频号“史鸷派”。从设计上看,视频号页面类似于Instagram。视频显示模式为单列信息流模式,按时间自动排序。在推荐算法上,会根据内容转发属性,关注微信官方账号类型推荐相关内容。

微信提供的一份《视频号内测申请指南》显示,申请开通视频号,需要扫描二维码进入申请页面,如实填写主题名称、联系邮箱、影响力证明等信息。资料提交后,等待微信工作人员审核,大概需要5个工作日。

批准后,您将收到一封附有二维码的电子邮件。用微信号扫描二维码,一个二维码只能开一个账户。由于视频号是和微信号一一绑定的,所以暂时不能迁移。所以如果是企事业单位,就要使用合适的微信号扫码。

值得一提的是,申请视频号需要提供“影响力证明”,其中描述了影响力信息,如粉丝数、平均阅读数、更新频率等。这也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微信官方账号与“视频号”的连接。申请开通视频号,需要使用微信官方账号的运营微信号、粉丝数、发布的视频号,添加微信官方账号的文章链接。

【/s2/】微信官方账号和视频号的产品数据尚未连接,微信官方账号积累的现有粉丝无法迁移到视频号。开通视频号意味着运营新账号,一切从零开始。

“从最初的体验来看,好像没有流量投放,完全靠我们自己的流量。做好一个视频号相当于重新创建一个微信官方账号,难度相当大”,自媒体人倪舒告诉《创业》。

喜欢Instagram喜欢微博喜欢动态朋友圈

张小龙足够内敛,对产品总是很“整洁”,但不断添加的微信,难免越来越臃肿。一位自媒体作者质疑,视频号可能不是张小龙亲自参与的产品。但在知名互联网评论人Keso看来,视频号是张小龙一直想做的事情,就是让任何人都可以轻松分享内容。

他曾经问过张小龙,“公众平台”App(后来的“订阅号”App)测试了很久,为什么还没有发布?张小龙说这个东西根本不是他想要的。他想要的是一个每个人都可以很容易地注册并在注册后立即发布内容的东西,这有点类似于Instagram。公众平台太复杂,门槛太高。所以视频号其实是为了弥补公众平台的错误,而不是针对谁。

这和之前张小龙微信公开课的剧透一致。2020年初,张小龙在2020微信公开课PRO上透露,短内容一直是微信努力的方向。如果顺利的话,他可能会在近期和你见面。

不同于微信官方账号以文章的形式出现,视频数在1分钟以内的短视频、9张图限定的产品,可能就是张小龙所说的近期与大家见面的短内容。

内测很多用户反映,视频号就像Instagram,微博,还有一个动态朋友圈,在页面设计,布局,功能上。

据一位视频创作者透露,视频号可能会发展成一个动态的朋友圈。全民开放后是以发15-30s视频为主的朋友圈。

在媒体人倪姝看来,从功能设计到流量分发的约束来看,并不是一款针对任何人的产品,而是微信作为华人世界最大内容生态的功能完成。适合更多用户参与内容的生产,做一些不像微信官方账号的图文的深度内容,有一些像微博的简单分享,同时比朋友圈的影响半径更大,比微信官方账号的影响力更小,所以适合中等范围的传播。

从首批参与内测的创作者类型来看,既有人民日报国际、人民网、网易新闻、DV Live等专业媒体机构,也有董浩大叔、狄云、汪峰等机智的名人账号,还有“我是韩寒”等网络名人博主。这些迹象表明,视频号创建平台有一定的创建门槛。

“人人都能创造”和“持续创造能力”自然难以兼得。不要求每个人每天都写文章。同样,每个人也不可能持续更新权威优质的视频作品。

第一个视频号的作者认为,要看微信如何制定标准,是所有人都可以开通还是只有有能力运营微信官方账号的自媒体人才可以开通。在他看来,最好的办法是,只有拥有微信官方账号创作能力的人,才能获得视频号的资格。

自媒体方面,阿星也表示视频号更适合自媒体。

腾讯视频号晚了吗?

腾讯从未掩饰其在短视频赛道的野心。发布了火锅视频等数十款短视频app,重启“微视”,多次为微视倾斜资源开绿灯,甚至一度将其推广到朋友圈生态,更新了“微视拍摄”功能。用户可以拍摄30秒的视频,并与朋友分享。今年春节将发放10亿个装满现金的红包。

即使有11亿流量,仍然有短视频高地需要攻克。

微信这次推出视频号,有的创作者的态度是“抢占红利”,有的则是“腾讯入局较晚”。腾讯有生态优势,人口基数是天然的流量池。然而,短视频轨道有成功的样本,如Tik Tok和阿auto更快。

目前,Tik Tok Aauto quickless两大短视频平台的用户日活跃数据总和已经超过7亿。根据Tik Tok官方公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1月5日,Tik Tok日活跃用户数已突破4亿。虽然Aauto Quicker并未透露最新的日活用户数,但据知情人士透露,早已突破3亿。Tik Tok和阿奥特莱斯都在驶向发展的快车道。

从争夺用户时长的角度来看,腾讯没有理由放弃短视频赛道来留住用户。

从竞争的角度来看,微信此时推出的视频号,很容易被解读为Tik Tok Aauto quickless的利剑,成为短视频领域的新变量,或将改写短视频格局。

事实上,提供视频号可能更多是出于腾讯自身的战略考虑。在张小龙的公开课中,微信官方账号犯了两个错误:一是限制了内容创作者的范围;二是公众平台成为文章内容的载体,限制了其他短内容的发展。这样看来,视频号的推出就是对错误的挽回。

无论是对于微信官方账号图文创作者,还是短视频创作者,微信视频号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新流量低。

Keso认为,视频号最大的优势是在微信体系中的成长。依托微信用户的内生需求和微信不断进化的产品能力,视频号应该会有不错的未来。

张小龙曾经说过,

“微信的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可能会引起信息洪流流向的改变”。事实上,微信的一次不经意的升级调整,也可能造就一批新的造富神话。

未来不可预知,但目前一大波内容创业者不想错过这个新的机会,已经在积极争取内测视频号的资格。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