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职业规划这个话题,很多人都会嗤之以鼻,觉得没什么新意。只是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却很少有人能做到。在职场中,大部分人只看脚下,不看前方的路,以为职业规划就是目标的制定,但大
说到职业规划这个话题,很多人都会嗤之以鼻,觉得没什么新意。只是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却很少有人能做到。
在职场中,大部分人只看脚下,不看前方的路,以为职业规划就是目标的制定,但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如何去执行,如何去实现。甚至可以说真正做过职业规划的人不超过1%。
我的两个大学同学都是211毕业的,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后去了同一个国企,年薪10w。在任职期间,同学A对金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直想涉足这个专业。为此,他在工作三年后制定了详细的职业规划。
接下来的三年,他会花很多时间学习理财知识,参加相关讲座,把自己的很多工资投入到学习中,看金融书籍,学习相关课程,认识很多金融相关的人脉。在后来合伙人的介绍下,他成功转行做金融,成为一家房地产公司的CEO助理,年薪百万。
另一个同学,每天不求上进,领导发什么就做什么,不发就聊天。工作六年,年薪依然10w。明明人在同一起跑线上,却因为要不要做职业规划而差距巨大。
成功的人不是天赋异禀,而是蛰伏之后顺势而为。我们眼中的那些成功人士,无非就是提前规划而已。
一、职业规划分阶段
职业规划也叫”职业规划”,是对职业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系统规划的过程。人一生平均会从事12-15份不同的工作。在大约45年的时间里,整个过程将大致分为以下3个阶段:
第一阶段:强势起步(25-40岁)
对于职场人来说,第一阶段属于自我提升的一个阶段,侧重于道路的选择和规划。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养成工作习惯,如高效沟通能力和工作能力的培养,竞争性的专业技能等。
多花时间学习工作相关技能,积累经验,培养专业能力。通过日常工作,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找到自己的不足,不断弥补。
第二阶段:关注长板(40-55岁)
第二阶段属于自我表现阶段。在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是明确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擅长和热爱的东西,把乐趣、高薪和意义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在这个时期,短板不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擅长的工作上,把自己的长板做得更长,在工作领域里脱颖而出。
第三阶段:持续影响(55-70岁)
第三阶段属于超越自我的阶段。对于职场人来说,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优化长尾,不断努力。在确定的目标下实现持续的影响力,时刻保持工作和学习能力的关联性。
管理好自己的学习曲线,让自己的工作技能与时俱进,业余时间做一些研究,输出内容,从执行者过渡到助理,为新人提供咨询帮助。
二。职业规划需要“燃料”[S2/]
在职业规划中,我们真正需要投资的不是头衔和薪水,而是通过工作积累的专业技能、经验和社会货币。
愿景一书曾提到:“职场燃料是决定未来成就的基础,对整个职业规划有积极影响。在职业发展的第一阶段,你需要积累;第二阶段,你需要利用它;而在第三阶段,你需要更新和维护它。”
所以,想要做好职业规划,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必须具备以下三点:
1。可转移技能
可转移技能主要包括五个板块,即学历学位、专业证书、外语能力、工作技能和情商。
很多时候通过招聘门槛就可以筛选出前三项,所以公司更注重后两项技能的获取。
想要在职场上拥有核心竞争力,让规划的每一步都能稳健的完成,还应该注重各种工作技能的培养,比如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说服力的沟通能力、吸引人才和搜索信息的能力等。
在职场中,这些可转移的能力对职场人来说是最重要的。无论你跳槽到哪家公司,对未来有什么规划,这五种能力都会是你的加分项。
2。有意义的经历
对于职场人来说,有意义的工作经历将是未来职业规划的助推器。
主要包括:海外工作经历;企业管理经验;社区活动和志愿者经历;个人交易项目经验;有口语、写作和表演的经验;教学、咨询、培训等方面的经验。
无论你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这样的经历都会成为你职业发展的宝贵财富。
3。持久稳定的关系
很多人会忽视职场人际关系的维护,把工作和生活区分清楚,不与人交朋友。但是在晋升发展的道路上,总有别人的支持和帮助,必要的人际交往其实对职业规划是有好处的。
在工作中,要善于对人脉进行分类,这样才能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
支持者:
有意愿、资源和能力帮助你的人
关键领袖:
愿意提携你并给予帮助的人
专家团:
给你正确引导和建议的人
联系人:
有可能会帮助到你的人
三。职业规划的五个关键
1。主关键数字
想要做好职业规划,就要树立正确的长远思维,学习职场“数学”法则。多行动,少烦恼。
第一个数字:职业年限=65-现年龄
职业规划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不断地向后推,来确定目标的实现程度,这就需要我们做一个长期的、完整的计划。
秒数:学习时间超过10000小时
我们都知道一万小时定律,通过刻意的练习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职场也是如此。提高技能需要时间。
第三个数字:40岁以后才能赚到人生80%的财富
一个人的财富一般会在65岁达到顶峰,而在40岁时,一般人只能积累10%-15%的人生财力。一方面,他的工资会受到职业年限的影响;另一方面,他会在中年时花更多的钱。
当你熟悉了这三个关键人物,你会发现在目标执行的过程中,你会更加从容有序。
2。盘点工作场所列表
在不同的阶段,需要盘点职场清单,做出合理的判断。我们评价一份工作,大多从四个要素入手,主要包括:
学习、影响力、乐趣、价值。
在不同的阶段,一个指标的权重是不同的。第一阶段,学习是第一位的,第二阶段,奖励为主,第三阶段,影响力和乐趣更重要。
3。管理个人时间
为了保证每个阶段的计划都能按时完成,需要进行合理的时间管理。这里推荐你可以每年进行一次“100小时测试”,把这些数据整理出来,形成个人的时间档案。
我们可以在一周内花100个小时来记录,看看我们是如何利用这些时间的。
当工作与生活发生冲突时,可以采用积极主动的时间迁移来避免冲突。
比如,当你的工作和孩子的生日发生冲突时,你可以提前和孩子决定在某个时间提前过生日,而不是等到错过了生日才补救。
4。选择职业道路
在规划职业生涯的时候,最重要的是选择自己的职业道路。比如你明显不擅长沟通,你就得成为金牌业务员或者培训师。
错误的路径选择不仅会浪费时间,还会挫伤你的自信心,对你接下来的职业规划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在选择职业道路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条件来判断。
5。更新你的职业
时间是生命中唯一的货币。所以我们必须好好利用时间,把时间投资在提高自己的能力上。在规划职业生涯时,你必须具备一种与机器互补的人类技能,比如同理心和创造力。
我们未来的工作目标会更加多元化,要根据发展调整自己的计划。按部就班只会让你被时代淘汰。
事业占据了人生的很大一部分,将来甚至可能会延长。对于职场人来说,虽然成功离不开自己的努力,但是合理的规划更是必不可少。
无论是应届毕业生,还是工作5年后想跳槽的求职者,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职业规划,以后肯定会重蹈覆辙,还会原地踏步。
不要停留在心动阶段,想改变就马上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