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在的DIY和笔记本用户来说,固态硬盘已经是必不可少的硬件,而支持NVMe协议的M.2接口固态硬盘由于性能强大,体积小巧,是存机或者整机升级时的首选配件。在之前的中端M.2 SSD
对于现在的DIY和笔记本用户来说,固态硬盘已经是必不可少的硬件,而支持NVMe协议的M.2接口固态硬盘由于性能强大,体积小巧,是存机或者整机升级时的首选配件。在之前的中端M.2 SSD市场,金士顿A1000凭借强劲的性能和低廉的价格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
随着中端M.2 SSD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金士顿在年初的CES 2019消费电子展上首次展出了其由容晖控制的A2000 M.2 NVMe SSD(以下简称A2000)。作为A1000的二代产品,通过评测来了解一下它的实际体验吧。
包装上,金士顿A2000的风格和上一代一样,但是整体大到底部印了“豪华套装”的字样,说明里面有散热片。当然,作为一线品牌,5年的保证服务必不可少,而200万小时的MTBF则进一步保证了用户的数据安全。
在盒子的背面,我们可以看到序列号和防伪标志,而从透明的窗口可以看到机身的真实内容。
打开盒子后,我们可以看到一个2000的内包装。固态硬盘和散热器都用厚重的泡沫包裹,避免移动运输过程中的磕碰和损坏。
金士顿A2000正面采用蓝色PCB,左上角是品牌,左下角是具体型号,右上角小字是具体容量。贴纸上显示了固态硬盘的具体部件,包括容晖2263EN主控制器、512MB高速缓存芯片和四个3D TLC闪存。官方标称运行抗震强度2.17G(7-800Hz),非运行抗震强度20G(20-1000Hz),安全稳定。
PCB布局很平整,可见大厂的做工。
此外,因为是豪华套餐,所以套餐中包含了SSD的一个无源散热器。散热器底部为卡扣式设计,安装方便。
顶部散热片高度很高,增加了与空气体的接触面积,以更高效率散热。侧面印有金士顿2000系列固态硬盘专用字样。
并且散热片与固态硬盘完美贴合,不会影响M.2接口的正常连接。
散热器的螺孔是预留的。
测试前,用CrystalDiskInfo软件识别了金士顿A2000的信息。可以看到传输方式为PCIe 3.0×4,采用NVM Express 1.3协议传输。
首先,由于SSD Benchmark和CrystalDiskMark是两种最常见的硬盘测试。在AS SSD基准测试中,金士顿A2000的顺序读写速度为2012.71MB/s,写入速度为1838.92MB/s,而CrystalDiskMark的测试数据更高,读写速度分别为2145.74/2048.79MB/s。同时响应时间和4K随机读取速度都很理想,达到500 MB/s以上
在另一项测试TxBench中,金士顿A2000的顺序读取速度为2259MB/s,最大顺序写入速度为2012 MB/s;4K32的读写速度也达到了487MB/s和352MB/s,性能也达到了宣传的水平。
金士顿A2000写入速度1827MB/s,读取速度2029.78MB/s,安兔兔SSD测试时4K多线程随机写入速度超过1000MB/s。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测试后硬盘的温度只有56℃,控制比较理想。
在ATTO磁盘基准测试中,Kingston A2000可以在读取大于1MB的文件时最大化速度。
最后,为了测试金士顿A2000在实际应用中对大文件的持续读写能力,我们在高速系统盘中找了一个没有瓶颈的37GB文件夹,复制到金士顿A2000硬盘中。
早期读写速度达到2.25GB/秒。
后期也能稳定在1.62GB/ s,没有明显的速度下降。
此外,通过金士顿SSD Manager软件,我们可以查看金士顿A2000 SSD的详细参数,以及当前的运行状态,并对其寿命进行评估。
也可以选择开启金士顿数据加密功能,保证信息安全。
总结:
目前金士顿A2000有250GB、500GB、1TB三种容量供用户选择,其中500GB容量的价格在400元人民币左右,完美替代了之前的A1000市场。性能方面,金士顿A2000也达到了预期的性能,顺序读写速度为2200/2000 MB/s,比A1000提升了30%左右。同时,金士顿A2000的4K读取能力和大文件连续写入能力同样出色,保证了运行中不会出现卡顿和速度下降的情况。
当然,金士顿作为一线存储品牌,超高的稳定性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也是其产品的竞争优势,让消费者省心又放心。无论是DIY台式机组装还是笔记本升级,金士顿A2000都是不错的选择,性价比很高。
金士顿固态硬盘A2000 250g 500gb 1tm.2接口固态硬盘
¥289淘口令:
¥VC54chF9uhB¥复制密码领取优惠券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