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相继出炉:阿里、京东、拼多多走向了三岔口

照片来自Canva第二季度,疫情影响逐渐消退,各大公司财报陆续出炉。虽然有人欢喜有人忧,但也在各个领域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在电子商务领域,随着JD.COM、阿里、拼多多相继发布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3 12:56:35

照片来自Canva

第二季度,疫情影响逐渐消退,各大公司财报陆续出炉。虽然有人欢喜有人忧,但也在各个领域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在电子商务领域,随着JD.COM、阿里、拼多多相继发布财报,电子商务领域最大的高潮随之而来。

财报公布后,股价的变化自然最能反映市场对这份财报的满意程度。根据财报公布当天三方股价信息,京东。COM收盘价上涨7.93%,阿里股价在财报公布当天微跌1.01%,拼多多股价在财报公布当天下跌13.52%。

不同的市场反应自然与公司在本季度的表现有关。那么相比较而言,这三家公司在本季度的表现如何呢?

新财务报告各有千秋

虽然市场的反应大相径庭,但电商三巨头交出的财报各有亮点。

我们来看看营收。JD.COM第二季度蝉联第一,季度营收首次突破2000亿,达到2011亿。阿里以1538亿的成绩排名第二,即将达到疫情前的巅峰;但是拼多多只有122亿的营收,仍然远远落后于它的两个对手。

当然,创立仅五年的拼多多,在业务规模上与阿里JD.COM有着明显的差距,以其目前的规模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不错了。而且与对手巨大的营收差距也说明品多多空的增长依然巨大。

拼多多的优势还体现在各项数据的高增长率上。

财报显示,拼多多新季度营收同比增长67.3%。虽然较之前业绩有所下滑,但仍保持了相当不错的增速。而阿里34%的同比增长也不错。毕竟,上个季度只有22%的同比增长。

与JD相比。COM 33.8%的同比增速,确实略逊一筹,但这个成绩是JD.COM十个季度来最好的,也意味着JD.COM重回快速增长的轨道。

此外,拼多多的增长率优势在用户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财报数据显示,拼多多过去12个月累计活跃买家数达6.8亿,本季度用户数达5510万,为上市以来单季最大增幅。

而且6.8亿的数据也逐渐缩小了拼多多和阿里的差距。第一季度,拼多多和阿里在中国零售市场的用户差距接近1亿,但第二季度之后,两者的差距只有5000万。

同样,在用户方面,JD.COM在第二季度表现出色,单季度超过4000万的增长速度,最终使得JD.COM用户数突破4亿。仅从用户量来看,JD.COM与阿里、拼多多的差距依然存在。

最后,我们来看看三家公司的盈利情况。对比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三方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可以看出阿里是第一。根据财报,阿里的数字是406亿元,而打破盈利记录的JD.COM只有59亿元,更不用说拼多多,拼多多仍然亏损7700万元,虽然亏损明显收窄。

从这些相对核心的数据可以看出,新季度过后,电商巨头各有优劣,而“三国”格局基本定型。如巨人阿里,是无可争议的第一,而JD.COM和拼多多也处于中游。

然而,虽然格局已基本成型,但摔跤三方在打法上又有了新的变化。

阿里的新家

对于阿里来说,电商是核心,但不是最终的归宿。

电商是阿里起步的基础。依靠广告和佣金赚钱的淘宝+天猫是其核心业务,也一直是阿里的主要收入来源。但现在阿里正在逐渐改变这种情况,逐渐降低来自淘宝天猫的佣金和广告的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

这种情况在上一季度财报中已经出现,在新一季度财报中已经非常明显。阿里最新财报显示,一向被归为“其他”业务的新零售和直营业务(主要包括天猫超市、盒马、进口直营和银泰),本季度收入301亿元,同比增长80%。

这项业务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也从去年同期的14%增长到20%,超过了来自淘宝天猫佣金的收入,成为阿里第二大收入来源。

毕竟在这个行业深耕十几年的阿里,对行业趋势的把握总是很准确的。预计新零售必然会改变传统电商,单纯依靠传统电商的佣金和广告在未来必然会触及天花板。

比如,在购买相同物品的前提下,面对两到三天的快递和一两个小时的同城快递,消费者自然会选择更高效的同城快递。

于是以传统电商起家的阿里,现在也在以更加多元化的布局完善自己的电商架构,让阿里在电商领域的布局更加完善。

相反,JD.COM“出售服务”

当行业大佬阿里不断拓展自己的电商边界时,JD.COM也动作频频。

不过和阿里的边界探索不同,还有京东。COM的方向是自上而下。无论是对五星电器的收购,还是与国美的频繁合作,都是JD.COM在线下的不断突破。被收购后,五星电器也表示将在全国范围内推进“一城一店”的计划。

这无疑有助于JD.COM进一步实施其线下布局。通过这些大大小小的线下门店,JD.COM将形成一个庞大的线上网络,覆盖上至超一线城市下至边境城镇,每一个线下门店都是这个庞大网络中的一个据点。

在这条伟大的布局线下,JD.COM想要什么?自然是为了进一步完善你的整体服务体系。从JD.COM的发展历程来看,JD.COM更像是把线下服务搬到线上服务。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京东物流的升级,实现了“次日达”甚至“当日达”。

如今,线下门店的不断扩张不仅是销售渠道的丰富,也是JD.COM服务体系的完善。无论是让消费者更快收货,还是面对面解决消费者的问题,对于JD.COM来说,都是服务消费者的又一次升级。

不难看出,JD.COM的重心不再仅仅是电子商务,而更像是一个“卖服务”的平台。

此外,JD.COM现有的几家独角兽企业,如京东物流、京东健康、京东数码科技等,都具有一定的服务属性。这些独角兽在逐渐崛起的同时,也在提升JD.COM的整体服务水平。

在阿里和JD.COM将目光从传统电商转移的同时,后起之秀拼多多也在慢慢改变。

逐渐稳定拼多多

如今,拼多多已经在快速发展的电商轨道上走了五年,成绩斐然,也充满了争议。

用裂变营销疯狂吸引新客户,用几十亿补贴疯狂花钱,两者结合让拼多多在电商用户数上超越JD.COM,逼近阿里。上市之初的“3亿人用的拼多多”,现在即将突破7亿,广告语的变化速度赶不上拼多多的用户增长速度。

可见,拼多多在用户增长方面是不含糊的。

但这种快速扩张让外界担心拼多多是否已经停止补贴,之前烧钱的用户会大量流失。当然,品多多也意识到了这种危机,现在的一些举动让外界看到了品多多的转变,曾经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变得更加稳重。

日前,拼多多在商家页面增加了“拼多多批发”的业务,进一步夯实商家后台,为商家提供更完善的服务,提升整体平台的用户体验。用户体验的提升也是增加用户粘性的重要途径。

此外,拼多多还在电子商务的多个领域找到了自己的特长方向,并进一步深化,使之成为自己的特色。比如农产品,现在已经成为品多多的特色,产地农产品直销,既保证了品质又保证了品多多的低价风格。

这也让拼多多在面对竞争时有了自己的优势,并通过这种优势进一步巩固用户。不难看出,拼多多已经不再只是寻求高速扩张,也在逐渐稳定自己的步伐。这种稳扎稳打、循序渐进的方式,也能保证拼多多更长远的未来。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阿里似乎是个一直保持优异成绩的尖子生,天赋异禀;JD.COM是个稳扎稳打的学生,积累了不少钱;品多多更像是一个优秀的转学生,黑马由空出现。

现在,关于三家公司发展势头的争论逐渐尘埃落定。但抛开输赢不谈,未来三家竞争的战场不仅仅是电商,还有多元化的领域。而在充满多元化竞争的未来,谁会更优秀,其实更值得期待。

文/刘匡微信官方账号,ID:Liu quan 110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