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年前,手机FM被很多人视为“广播手机版”,如今已经成为网络内容的新巨头。在“耳浸”时间的赛道上,蜻蜓FM和喜马拉雅FM已经成为行业内用户量最大的两个平台。艾媒的数据显示
四五年前,手机FM被很多人视为“广播手机版”,如今已经成为网络内容的新巨头。在“耳浸”时间的赛道上,蜻蜓FM和喜马拉雅FM已经成为行业内用户量最大的两个平台。
艾媒的数据显示,到019年,线上音频用户规模将达到4.86亿,其中年轻用户将占据主导地位,日均活跃时长将逐渐增长。音频平台从抢名的网络名人到知名媒体人,从版权之争到品类之争,再到激发用户参与感的UGC内容,发展的如火如荼。刺激的内容也在不断向“优质”方向发展。
裂变正在悄然发生̾̾随着IOT家庭场景的快速推进和智能硬件的蜂拥而至,这些终端内容匮乏,却成为音频内容平台新的空白色市场;此外,争夺年轻白领和学生注意力的内容已经开始饱和,而针对孩子和家教的内容处于流量红利期;FM平台如何运营这个品类或重塑在线音频内容平台的竞争格局。
一、从电子商务的角度看音频内容平台的类别
据阿星观察,目前头部音频内容平台的经营思路与电商平台非常相似。当然,音频内容卖的不是实物,而是精神。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电商平台的品类已经切入社会零售的各行各业,音频内容按照用户兴趣、年龄、需求、场景分类运营的趋势相当明显,就像淘宝里有服装、美妆、母婴,还有3C、家装、汽车一样。现在FM平台有脱口秀、小说(讲故事)、直播(电台)、职场等类别,也有一些。
不同圈子的人都可以在平台上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内容(产品)。
与电商类似的另一个特点是,由于精品内容的繁荣导致人们决策成本的增加,部分用户更倾向于为更高质量的内容付费以节省时间。因此,面向to C端的音频内容平台知识付费模式发展良好;甚至行业内自发形成的“13知识节”,类似于音频内容平台的“双11”,GMV的营业额也在逐年增加。
当然,音频内容平台里有大量的免费内容,和电商平台不一样。这些内容更像是吸引用户消磨时间的流量产品。
我把音频内容平台的发展总结为两个阶段。1.0阶段是以抢头部IP为主的“大V之战”。比如蜻蜓FM签了高、、张,喜马拉雅FM签了、、等。,通过录制名人独家爆款内容吸引用户付费。但是,每个行业能持续产生优质内容的IP或大V也就那么多。所以平台要发展,很快就会过渡到第二个阶段——.0版本的“品类之争”。
我们以蜻蜓FM和喜马拉雅FM为例,说明首页的导航栏代表平台的“类别”;“搜索框”是用户自发搜索所需内容,与天猫等称之为“搜索电商”的逻辑一致。也是平台内UGC+PGC内容生态繁荣的标志。
(左图1为喜马拉雅FM首页,左图为喜马拉雅FM儿童分类图;1是右边蜻蜓FM的首页,是右边蜻蜓FM。
二、为什么儿童这个品类会成为FM平台的流量高地?
市面上有很多儿童陪伴的内容产品,比如一些同样开发儿童教育内容的电视节目,手机上的小企鹅乐园、宝贝巴士等app,还有一些故事机等产品。,而音频内容确实比游戏和动画片更能打开孩子的想象力,更能保护下一代的视力。
养过孩子的人都知道,孩子只是需要听故事。现在,不知道小猪佩奇和超级闪的家长,是无法和孩子交流和快乐玩耍的。搜索儿童娱乐内容。有经验的家长不再在MP3音乐平台上寻找,而是选择FM收音机。
以我的亲身经历为例。就像找一个没有动画片的小猪佩奇音频作为孩子的睡前故事。只有蜻蜓FM有免费音频可以听。正是在儿童内容的收听场景下,我从一直收听财经大学V课的喜马拉雅FM切换到蜻蜓FM。
儿童音响市场前景如何?我们来看一组数据。中国0-14岁儿童多达3亿。全面放开“二胎”后,我国每年将有近1800万新生儿出生。而中国的父母愿意给孩子最好的,所以更愿意付出。据了解,儿童教育娱乐市场规模已达1.38万亿。
对于内容平台来说,年轻用户迟早会成为父母,儿童内容可以延长用户的生命周期,而一个儿童内容往往意味着至少个家庭用户同时在听。为什么不呢?!
相比市面上现有的“凯叔讲故事”等“睡觉神器”,平台模式更能突破个人的局限。就拿我们家孩子来说吧,她爱听姐姐的声音讲故事。“凯叔讲故事”可以比喻成电商的自营模式。目前,凯叔还入驻了蜻蜓FM、喜马拉雅FM等音频内容平台,将后者作为流量入口。
喜马拉雅FM和蜻蜓FM对儿童亲子内容的争夺越来越激烈,这个增量市场甚至成为了两个平台争夺的焦点。
蜻蜓FM于016年独立儿童类目,喜马拉雅FM于018年4月开设亲子事业部。经过比较,发现两者的区别比较明显:
第一,两者的内容运营方向不同。喜马拉雅FM走知识付费路线,吸引用户付费。另外整合了一些免费的故事和儿童音乐,流量比较大。蜻蜓FM更注重陪伴和教育孩子的内容,推荐有英语、地理、国学、科学等启蒙类早教音频。
其次,他们在智能硬件布局上的思路不同。去年在智能音箱的风口,喜马拉雅亲子开发了潇雅智能音箱播放喜马拉雅内容,这是一种软硬件一体化的封闭模式。蜻蜓FM本身不做硬件,而是把儿童内容开放给硬件厂商,走的是开源模式。
三。儿童音频内容的重模式和轻模式谁能笑到最后?
今年5月,喜马拉雅发布了专门针对0-14岁儿童的智能音箱“潇雅mini”。前段时间,其智能音箱的“重度模式”在13知识节中得到凸显。FM还于1月5日在深圳举办了儿童内容生态合作发布会,专门针对儿童硬件厂商发布一站式生态内容解决方案“KID INIDE OLUTION”。
可以说,在儿童内容的硬件渗透方面,喜马拉雅FM走的是“重模式”,蜻蜓FM走的是“轻模式”。
喜马拉雅FM开发独立的智能音箱产品,更看重其产品品牌在用户心目中的高辨识度,以及家庭场景中的深度内容。之前有朋友送我一个喜马拉雅的车载音箱,智能语音检索内容和DuerO适配的音箱一样。
虽然我是喜马拉雅很多音频内容的付费用户,但我还是觉得内容平台的自制硬件有“忘不了森林”的视觉感,蜻蜓FM的“小鬼当家”的轻操作模式是更具互联网特色的游戏。
首先,与儿童相关的智能硬件产品不仅仅是智能音箱,还有故事机、机器人、乐器、各种玩具。这些硬件制造商渴望丰富和高质量的儿童内容。一个玩具只有几首歌,很快孩子就玩腻了,必然影响复购和销售。儿童智能硬件在接入海量互联网内容后,可以丰富自己硬件的活跃频率。
其次,对于硬件厂商来说,与专业的儿童音频内容平台合作,可以低成本快速弥补厂商内容生态的短板。“KID INIDE”方案是指蜻蜓FM要为硬件合作伙伴提供超过1亿元的儿童优质IP内容,时长15000小时,月会员价超过15000元,从而使合作伙伴的产品快速获得比未连接的同类产品更强的内容优势和营销优势;如今基于语音交互的操作系统和蓝牙连接技术日趋成熟,往往缺少签署合作协议和战略发布会来接入线上内容。
再次,轻运营模式的好处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内容平台做硬件还要担心产品质量和销售问题。对于蜻蜓FM来说,除了移动端,儿童内容可以嵌入更多硬件,线下流量入口的打通可以降低获客成本,从而更专注于优质内容的打磨和培养。
当然,喜马拉雅“潇雅”Mini也会与B端供应商合作,丰富其智能硬件的更多技能优势,但与其他儿童硬件厂商竞争。市场上的天猫精灵、百度小度、小米萧艾学生都使用蜻蜓FM的内容。蜻蜓FM要和更多种类的硬件厂商合作,最麻烦的应该是利益分配。据了解,蜻蜓FM针对生态合作推出了“一角免费内容包”和“特殊会员销售分成”两种合作模式,与硬件厂商分享用户内容支付的红利。
在.0版本的品类之争中,儿童内容已经被平台视为“超级入口”,内容平台与各大硬件厂商的合作有了紧迫感。显然,与硬件厂商的绑定度越高,其他友商站的成本也会越高。
结论:
儿童陪伴内容是在线音频内容平台发展的必然,在品类之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儿童内容的线上运营和生态培育还是需要源头活水的,尤其是在内容为王的FM平台赛道上。
从电商角度看待线上音频内容平台的另一个好处是,现在电商平台也在做智慧零售,和线下商家合作,用大数据技术改变人货场。同样,儿童内容接入硬件也是家庭物联网和智能联网的趋势。儿童硬件厂商与FM平台的合作优势互补,音频内容可以传递到手机以外的更多终端,可以丰富音频内容的消费场景。
但相对于重度模式,内容平台与硬件的开放合作无疑处于更大的格局中,可以实现内容平台连接和赋能利益的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