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介绍:1)菜鸟包裹统一快递流量入口的同时,依托“退换货”场景,成为国内最大的邮寄平台;2)菜鸟裹裹推出智能寄件柜,全场景覆盖寄件快递生态圈;3)个人送货市场或增量市场,京东物
核心介绍:
1)菜鸟包裹统一快递流量入口的同时,依托“退换货”场景,成为国内最大的邮寄平台;
2)菜鸟裹裹推出智能寄件柜,全场景覆盖寄件快递生态圈;
3)个人送货市场或增量市场,京东物流等物流公司布局个人送货领域。
10月20日起,菜鸟裹裹APP正式升级为菜鸟APP,成为国内最大的线上邮寄平台,成为菜鸟裹裹、菜鸟邮政、菜鸟村用户的统一线上服务入口。在本文中,交通运输联合会研究院将带你了解一个成立不到5年的APP,如何在没有快递员、没有货车的情况下,成为国内最大的邮寄平台,以及目前国内个人邮寄市场的概况。
1.菜鸟裹的是谁?
1.1可查可发,统一快递流量入口。
2015年5月28日,菜鸟在“首届菜鸟江湖大会,菜鸟网络两周年”上正式推出“菜鸟裹裹”app。菜鸟裹裹提供快件托运和派送服务,覆盖国内外140多家快递公司,主要承担阿里快递包裹相关的通用移动入口功能。买家无需逐一下载各大快递公司的app,从菜鸟裹裹一键查询所有包裹的物流动态。
作为菜鸟布局快递数据的五大动作之一,也是菜鸟空最理想的产品之一,菜鸟裹裹有望成为连接亿万消费者的app。
1.2以“退换货”场景为切入点,将其包装成最大的交付平台。
2016年3月7日,裹裹从“退换货”场景入手,与天猫联合推出“一键退换货”服务。依托“量从网出”的生态秩序,打通了消费者和商家的退货流程。
传统的退货流程需要五个步骤:买家先后台申请退货,卖家审核,审核通过后买家退货,卖家收货后验货,验货成功后会把钱退还给买家。菜鸟包装退货流程将五步压缩为三步。消费者发起退货后,会立即收到退款,全程由菜鸟裹裹保障。
菜鸟裹裹出现之前,中国快递的服务对象首先是电商卖家,其次才是消费者。虽然各大快递公司都有个人邮寄业务,但也存在价格不透明、服务体验差、物流跟踪信息无法同步等痛点。菜鸟包裹的出现,重新定义了快递的标准:在服务方面,截至目前,菜鸟包裹投递服务已覆盖全国2800多个区县,超过10万个投递点,2小时上门取件;价格方面,将出台全国统一的价格体系,明码标价;在下单方式上,可以通过支付宝、淘宝等app直接给快递员打电话。
菜鸟包裹邮寄服务模式有效解决用户退货痛点后,开始激活网购退货业务市场,进一步推动邮寄市场的扩大。2019年10月以后,菜鸟裹裹的日均业务量已经达到近500万单,年增长率80%~100%。预计今年整体规模将达到十几亿单。阿里财报显示,2020年6月,菜鸟包裹的邮寄用户数已经超过2亿。菜鸟裹裹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线上邮寄平台,也成为阿里巴巴集团年度用户过亿的国民新应用。
今年9月20日,菜鸟裹裹宣布战略升级,旨在将淘宝退货为主要业务场景的触角延伸到更多消费者的快递场景;还提出未来一年,100个城市按需送快递上门,20万个派送点覆盖全国,30个城市推出环保袋服务4亿用户。
1.3菜鸟裹裹通过资源整合,降低成本,避免价格战。
菜鸟裹裹2015年,短短五年时间,不招一个快递员,邮件用户数突破2亿。数据显示,在高效算法的帮助下,菜鸟包装员每天可以调度50万个快递。此外,菜鸟包裹不仅提供快递单录入,还提供后端运力的调度平台和快递员的实用平台,即“菜鸟押运代理”和“菜鸟包裹”app。
买家在“菜鸟裹裹”app上下单,快递员通过“裹裹侠”APP接单。“包裹人”会记录快递员的信息和轨迹,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快递员的轨迹,为快递员匹配包裹清单。在快递网点派件的场景中,菜鸟押运机构的N个实时数据面板,可以让网点老板了解订单动态,及时处理无人领取的包裹和投诉。菜鸟裹裹通过整合资源,降低快递配送成本,优化每单利润空,让快递行业更容易避免价格战。同时以快递员为载体,触达亿万消费者,与快递合作伙伴一起提升消费者的物流体验满意度。
2.打造“快递”新生态菜鸟从退货服务入手,但并不满意。今年10月20日起,菜鸟裹裹APP正式升级为菜鸟APP,作为菜鸟裹裹、菜鸟驿站、菜鸟村用户的统一线上服务入口。此次升级的背后,是其布局个人邮寄市场,打造覆盖全场景的快递新生态的野心。
2.1推出智能办公投递柜,打入办公快递领域。
2019年9月24日,在菜鸟裹裹秋季战略发布会上,菜鸟裹裹推出了一款智能派件设备——菜鸟裹裹派件柜。快递柜主要针对B端办公的派送服务,通过智能物联网技术提供便捷的快递代收服务,包括称重、真人认证摄像头、互动屏幕、当面打印等功能,为用户提供零距离一站式派送服务;同时提供专用环保邮寄袋,保护环境,同时方便包裹检查,确保邮寄安全。
从整个快递行业来看,根据投递的两个维度,快递可以分为B2B业务件、B2C电商件、C2C个人件和C2B电商退货件。邮政和顺丰在业务组件领域做的最好,通达系在e组件领域有成本和规模优势。过去菜鸟裹裹一直在做C2B退货件和C2C个人件;如今推出智能发件箱的动作,可以看做是进军商务件领域的一次尝试。这势必会对顺丰和邮政造成一定的威胁。
2.2全场景覆盖快递新生态
菜鸟裹裹推出智能发件箱,市场普遍认为此举是标杆顺丰。但从菜鸟裹裹新公布的战略布局可以看出,除了发展业务件,菜鸟裹裹也在布局电商、闲置、支付、社交等个人件市场,试图覆盖全场景的快递新生态。
根据菜鸟发布的数据,目前超过1亿人使用菜鸟包装礼物,超过6000万人发送闲置礼物,4600万人发送特色产品...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菜鸟裹裹已经覆盖了个人礼品派送、闲置派送、学校派送、特色派送、公益派送等多种业务场景。快递的场景也从最初的回归变得更加多元化。
随着新零售和社交方式的升级,相信未来会产生更多新的服务场景,邮寄场景会越来越细化,对邮寄服务的要求也会越来越专业化。据菜鸟包裹CEO李江华介绍,目前,菜鸟包裹的退货件与个人件业务的比例为6:4。菜鸟裹裹希望未来个人件的市场占比超过退货件。
3.个人邮件市场分析
3.1新玩家进入个人邮寄市场轨道。
“通达系”在电商红海市场厮杀的时候,高端的个人邮寄行业基本被顺丰占据。相比电商市场的激烈竞争,C端邮寄市场的竞争并不是很激烈,但参与的玩家也在不断增加。
2018年,京东物流推出个人邮寄业务,目前已覆盖全国100多个城市,提供1小时上门取件;并通过接入快递100的平台系统,为其用户提供邮件服务。此外,京东快递于2019年5月推出新功能“鸡毛信”,可实现全程可视化;快递费方面,顺丰比京东便宜。以上海同城配送为例,顺丰在12元,京东在11元。
2019年4月,唯品会旗下品骏快递全面升级个人邮寄服务。在重点城市,当天到达同城,一小时后快递上门。客户只需登录品骏快递官网或通过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和小程序预约发送邮件,最快1小时内上门取件。遗憾的是,2019年11月,随着唯品会终止品骏的快递业务,将快递业务委托给顺丰,品骏快递在个人邮寄业务上的尝试也被叫停。
“通达系”的童渊快递也于2018年推出新品牌“无极快递”,定位于对标国际,服务高端客户。“无极”虽然名为童渊B网,但形式上是一家独立的公司,设立直销部门,推出今日达、次日晨达等产品。但运营不到一年,“承诺达”因人力、场地等环节成本上升,加上运费高、时效差、送错地址等时效服务不佳,于2019年解散,粉碎了高端快递市场。
在个人邮寄领域,顺丰经营时间长,市场份额大,在消费者心目中有着高端的品牌认知度。再者,顺丰作为新人,在服务能力和范围上都有很深的基础。顺丰可以直接送生鲜,还开通了跨境空运空运输服务。一方面,对于有长尾需求的用户,JD.COM和菜鸟一时半会儿不可能包下来。
由于个人邮寄业务直接对接C端客户,从长远来看,除了客户获取能力,个人邮寄市场的竞争焦点将是谁能提供更好的服务。菜鸟裹裹作为物流平台,通过整合通达系的快递员来代收快递。但是各个快递员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无法统一。如何提高末端服务是菜鸟裹裹亟待解决的问题。而顺丰和JD.COM是直营网络,可以有效控制终端配送服务质量。目前,顺丰和JD.COM已经给消费者留下了良好的口碑。
3.2打造线上线下双重流量“入口”
菜鸟裹裹表示,目前超过55%的人平均一个月至少发一次快件,超过1%的人甚至一个月发7次以上。2019年6月,菜鸟裹裹发布年中邮件报告。数据显示,菜鸟裹裹用户邮件量同比增长175%,用户数同比增长130%。从平台用户数这一关键指标来看,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菜鸟裹裹保持了100%以上的年均增速。而且从1亿到1亿用户,用了3年零3个月;从1亿到2亿用户,只用了一年零三个月。
虽然个人邮寄市场仅占整个快递市场的20%左右,但一线城市的快递需求持续旺盛,来自三四线城市的小镇迅速崛起,邮件量增长数十倍。未来的个人邮件市场可能成为继中继商务之后的又一个增量市场。因此,构建一个新的派件“入口”,对于布局个人派件市场的物流企业来说,意义不言而喻。
菜鸟裹裹起初打造的是线上个体邮件的终端入口,推出的智能邮件柜希望打造稳定的线下流量入口。菜鸟裹裹的愿景是“客户在哪里,菜鸟裹裹的邮寄点就应该在哪里。”未来,菜鸟裹裹不仅会囊括更多下沉用户,还会让送达点贴近底层需求,真正实现从原来的代收到全链路升级。
同时,顺丰也在制定新的“入口”策略。今年6月,顺丰源“易收发”品牌正式升级为“邮收发”,其多元化的最后一公里布局开始逐步显现。此外,据媒体报道,蜂巢盒子已经完成大规模重组,顺丰公司持股超过90%。顺丰打造的“快递入口”经过几年的发展,逐渐演变为“蜂巢箱+后送+优化”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