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尼韦尔安防系统通讯故障 霍尼韦尔监控系统平台使用

自2013年美国棱镜项目曝光以来,中国对外资安保企业的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安全建设,尤其是政府的安全建设,一直依赖于外资企业生产的设备。即使在海康大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25 22:35:50

自2013年美国棱镜项目曝光以来,中国对外资安保企业的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安全建设,尤其是政府的安全建设,一直依赖于外资企业生产的设备。即使在海康大华恒空诞生,中国安全开始崛起的时候,也一直保持着平等竞争的状态。

但在棱镜事件曝光后,我国政策开始大量向国内企业倾斜,不仅要求政府和军队的安防设备全部采用国内企业的设备,还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的若干意见》、《十三五期间部署雪亮工程》等。

对于国内安保公司来说,这是利好。但对于国外的安防公司来说,从2013年开始,无论是技术实力还是市场份额都被国内公司大幅赶超。因此,那些曾经在中国市场上叱咤风云的日本、北美、欧洲、韩国和以色列的外资产品,正面临着四面楚歌的局面。大量安防工厂开始从深圳、杭州等一线安防城市向内陆转移,甚至退出国内安防市场或转移到智能锁、智能门禁等技术含量略低的安防产品上。

总的来说,随着国内安防企业的实质性进步和政策的支持,外资安防企业在中国的发展环境已经如履薄冰。但在如此恶劣的外部环境下,一家外资安保企业却能频频与政府合作,甚至自建工业园区和总部,这很有意思。

而且是霍尼韦尔。

独特的战略定位

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蜂拥而至的外国安保公司相比,霍尼韦尔早在1935年就在中国设立了分销机构。可以说,从对中国的了解来看,霍尼韦尔总部对中国和中国的历史发展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让他们知道如何更好地与中国政府打交道,如何更好地打开中国市场。

而这份认识不仅让霍尼韦尔把中国作为全球战略最重要的市场,还让霍尼韦尔为中国市场制定出了“东方服务于东方”、“东方服务于全球”、“成为中国式竞争者”的独特发展战略。同其他早期进入中国安防市场外企的粗犷式管理和经营不同,霍尼韦尔发展战略紧密围绕我国整体规划,充分利用其在节能、环保、安全、安防等领域的实力,帮助中国在城镇化、加快产业升级和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

这种认识不仅使霍尼韦尔把中国作为全球战略中最重要的市场,也使霍尼韦尔为中国市场制定出独特的发展战略,即“东方服务东方”、“东方服务全球”、“成为中国的竞争对手”。与早期进入中国安防市场的其他外国公司的粗糙管理和运营不同,霍尼韦尔的发展战略紧紧围绕中国的整体规划,充分利用其在节能环保、安全和安保领域的优势,帮助中国为城市化、加快产业升级、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

霍尼韦尔在抗疫期间多次捐赠抗疫物资。

例如,在疫情期间,霍尼韦尔捐赠了超过200万美元的抗疫物资(包括50万个KN95口罩和3000个Honeywell 空气体净化器),捐赠消防安全设备支持Xi小汤山和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帮助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复工。这种几十年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中国的战略定位帮助他们赢得了政府机构的最大信任。

除了战略定位,霍尼韦尔还根据中国的政策进行了许多适当的企业战略调整,例如,跟随中国的“数字中国”和“美丽中国”政策推出一系列解决方案等等。可以说,霍尼韦尔中国分公司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通”。

另外,霍尼韦尔受到政府信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守承诺。今年1月20日,霍尼韦尔签约武汉东湖高新区新兴市场总部项目,但随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武汉关闭。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霍尼韦尔总部经过考虑,还是决定履行与武汉高新区的协议,投资武汉的决定不变。

3月21日,在武汉政府的支持下,霍尼韦尔在光谷注册了火生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落地武汉。霍尼韦尔中国区总裁张玉凤表示:“在困难时期,我们双方都遵循防疫要求,加快项目落地。我们与武汉政府多次讨论如何利用霍尼韦尔的创新技术打造智慧武汉,比如帮助武汉学校创造更健康的环境,对武汉医院进行智能化升级。”

独特的战略定位、对中国的责任感、紧贴国家政策、诚实守信的商业道德,使霍尼韦尔从政策和心理青睐两个角度赢得了政府的信任和尊重,也使霍尼韦尔成为中国最成功的外资安防企业之一。

全面的解决方案高度符合中国企业客户的需求

棱镜事件后,政府和军工企业基于信息安全考虑,开始全面使用国产安全产品,但这仅限于视频监控等涉及隐私信息的产品,属于政府的智能建筑、消防、报警等领域仍保持平等竞争。

从霍尼韦尔的产品领域来看,霍尼韦尔目前的安全产品涵盖安全防范、火灾报警、公共和消防广播、楼宇控制和节能、现场设备、风机盘管和能源管理等业务线。构建了智能建筑运维管理一体化产品解决方案,为建筑领域客户提供更安全、更节能、更舒适、更健康的一体化智能建筑解决方案和“一站式”产品购买便利。

这完全符合中国对国外安全解决方案的需求。也就是从建筑智能化的角度限制了对安全、节能、高效办公环境的需求。

而在这点上霍尼韦尔已经有了很多成功的案例,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为世界最大建筑单体和会展综合体–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提供了全天候综合安防解决方案。

在这一点上,霍尼韦尔已经有了很多成功的案例,最典型的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建筑和展览综合体–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提供全天候综合安防解决方案。

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据了解,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建筑和会展综合体,上海国家会展中心要求安防系统集成化、智能化、高可靠、高效率,并与上海公安系统无缝对接。霍尼韦尔HUS开放式安全管理平台无缝集成监控、门禁和报警系统,并与上海公安平台连接。系统规模达到3000路多路视频监控、2300个门禁、1700个报警检测,为国家会展中心提供7/24全天候综合安防解决方案。

在消防领域,霍尼韦尔通过安防系统为消防系统提供基于视频的安防数据。霍尼韦尔基于计划管理的功能,通过消防视频审查、消防广播联动和智能疏散指示的协同作用,为住宅、商业和工业建筑提供全面的安全和消防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霍尼韦尔的安全与消防部门专门为消防业务开发了综合安全平台(HUS)和火灾报警系统(FAS)。通过这两个系统的高度集成,可以将各类安全检测器和高清视频技术应用于工业场景,特别是与主流的SCADA、DCS等工业过程控制系统集成,可以辅助工业生产全过程的安全监管。合适的工程设计和方案规划可以更好地承担安全环境的风险评估,参与安全监管的辅助决策。

霍尼韦尔击中了中国安全业务的靶心。从30多年前探索和引导报警市场的发展,到今天整合全球先进技术,以软件和服务驱动生产力。霍尼韦尔为全面的安全集成、数据安全、信息共享和综合防范构建了稳定可靠的平台,以确保对客户业务运营的有力支持,为深度服务企业级客户提供高度集成和全面的系统解决方案,并在门禁系统和防盗报警系统等控制领域持续发展和创新。对于涉及机密数据和敏感信息的监控系统,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设备或系统,高度保障了企业和用户的自身利益和信息安全,成为外资企业在中国安防市场发展的教科书案例。

从霍尼韦尔到博世,智能建筑或外资安防企业的最佳发展路径

纵观全球50强安防企业,海康华大化以绝对优势占据榜首位置,阿萨赫尔主营业务为智能门禁。随着博世安防通信系统正式更名为博世智能建筑技术,只有安讯士在主营业务上与国内安防公司仍有高度重合。从成交额可以看出,前10名之外的公司与海康华大化相比,体量差距巨大,几乎无法构成威胁。

外资企业从中国退潮,也是中国安防企业逆袭国际市场的号角。随着国内视频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物联网、通信技术、智慧城市技术最成熟的国家。在此基础上,在相关技术上与国内厂商斗智斗勇,显然需要巨大的成本,这是企业无法承受的。

向同样拥有众多安防技术但需要更高集成度的智能建筑市场转型,成为众多安防公司的不二选择。

根据Marketsandmarkets的预测,2022年全球智能建筑市场规模将增长至317.5亿美元。2019年中国智能建筑市场也保持在6000亿元的高水平,预计2025年将突破万亿元大关。从市场规模和增长来看,很多企业对这个市场的期望很高。

另外,对于霍尼韦尔、博世这样的大型企业集团来说,安全部门作为集团的一部分,不一定要做到行业第一,而是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将安全技术与集团的技术成果充分结合起来,产生更大的价值。

以霍尼韦尔为例。霍尼韦尔作为一个全球化的企业集群,仅在中国就有50多家独资和合资企业,涵盖飞机、建筑、工厂、供应链、人员互联等。随着整个行业对智能化的需求越来越大,安全技术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将为霍尼韦尔这样的大集团提供持续的技术创新。

智能建筑市场集成度高、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特点,适合霍尼韦尔安防部门的发展。通过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实现集团与安保部门的共赢,同时进一步实现集团的社会价值,推动城市智能化的发展进程。

至于国内安防市场,我们希望霍尼韦尔在安防行业给我们带来新的精彩,我们渴望看到他们在智能建筑市场的出色表现。

作为一家扎根中国几十年的公司,我们对霍尼韦尔的感情包括作为对手的相互欣赏和作为合作伙伴的真诚热情。安智物联网也希望霍尼韦尔武汉新兴市场总部能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