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电动车行业混乱的一年。称之为电动车行业的寒冬也不为过,而这个寒冬似乎依然不愿随着2020年春天的到来而离去。能否熬过这个寒冬,成为电动车行业至关重要的一年。小牛
2019年是电动车行业混乱的一年。称之为电动车行业的寒冬也不为过,而这个寒冬似乎依然不愿随着2020年春天的到来而离去。能否熬过这个寒冬,成为电动车行业至关重要的一年。
小牛电动车作为这个行业的后起之秀,虽然不是领头羊,但受到整个行业的关注。网上名人电动车,智能电动车,锂离子电动车,一时间风靡网络。今天给大家分析一下小牛电动车的各种车型,看看小牛电动车是否值得购买。
N1S
1.N1
经典之作,也是小牛品牌的电动车。
没什么好评价的。要知道,之前电动车市场基本都是鹰鹰龟型的电动车,但是n1杀了一个牛型的电动车。
升级到N1s后,性能没有提升,价格却在飙升。这两年涨价1000元,但销量也暴涨。果然,贫困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故障多,旋转手柄经常进水。因为N1有很大的市场份额,所以有很多失败的例子。尤其是某个故障代码,多到工程师都想改了就能蒙混过关。如果不厌倦每隔一段时间跑售后,买就是赚钱。
什么,你说贵?那是你的弱点,不是他的。
M1
2.M1
长得好看,获国内外7项设计大奖。好吧,就这样。除此之外,没什么。车身轻,设计不合理,以至于内部人士承认,车开得太快刹车会有问题。m+上市后,几乎没有卖出去。
U1a
3.U1
这款为适应新国标而定制的汽车,早期人们对其外观褒贬不一。当然,在如今U型三兄弟的洗礼下,这款车现在可以说是最好看的了。新国标前我捡的,新国后我就是自己的儿子。
不过老款u1还是可以buy buy的,新国标u1可以说是减了不降价。一下子就不香了。
M+
4.M+
这款车一出来,m1直接拜天了。车更大,性能更好,比m1便宜(早期m+青春版4699)。继n1之后的又一款热车。
据说当年发布的时候,内部人士并不看好。坦白说,这不就是m1的放大版吗?谁买谁傻。据说小牛的设计师真的很轻松。把以前的车放大,就成了新车。我能坐上去。
M+也是部分城市对新国标的最后挣扎。在一些城市,大量的m+被旧国标以m1的名义预订,继续销售。让我把它放在这里。买了黄牌m+,就赚了。
嗯
5.嗯
代理看到系列打人的时候,一个代理库存的60um几乎都生锈了。
一辆完美的车在新国标下还能开到30+,因为加盟商的老库存卖不出去。你说这么完美为什么卖不出去?
啊,贵。我觉得应该集体给小牛写一封道歉信。我们辜负了你这么好的一辆车。这辆自行车的设计很轻便,所以经久耐用。超轻和顶配甚至真的可以推。但是我花56000买一辆类似自行车的电动车,为什么不买m+?
接下来,进入新国标时代。
新国家标准
专家的一句话,整个行业都哭了。
“专家们,我无法以25码的速度爬上一些陡坡。”
“这不是为你设计的踏板吗?是给你踢的。”
u1c
U的三个兄弟:u1,us,u+。告诉我你为什么没有?如果你买不起,我们不会带他去玩。
这可以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所以小牛的设计师很轻松,放大缩小后一下子多了两个型号。顾客进店的第一反应就是你的店卖车了。
你问我这三辆值不值得买,我说是智商测试车。如果你愿意为小牛电动车多支付1000-2000的品牌价值,可以。算了,我还是不推荐。
横向比较,算了,不要横向比较9号和速霸,就用小牛喜欢说的话降维。我们也来降维比较一下。对比一下小牛和传统汽车品牌。价格比对方的贵,电池比对方的小。别人用lg你用国产天威电池。不知道是不是通过市场调查不知道,但是调查的时候会很震惊。谁给你勇气定这个价格的,梁静茹?
最重要的是你的销售贵,质量差,生产龙头歪。你的质检员是从富士康跳下来的吗?
还是一样的款式,没有降价。因为重量的原因,切掉屁股后,不仅价格不降反升,带屁股的老款还卖得更高。富人赚很多钱。当你再遇到这样的人时,请带上我。
总结:
值得买的车型:n1s(不过得上电摩品牌)、m+(部分城市还有)、能开到40+的u1(大家都没库存)
推荐:嗯(让我们帮代理商快点把货卖出去)
智商测试车:新U型三兄弟。这三个是新国标用来祭天的。为了过多的新国标。小牛恐怕要在新国标下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