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薪族这个时候上班喜欢钓鱼,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习惯了职场PUA,越来越多经历过真实挨打的年轻人把钓鱼当成主动对冲996的一种方式。为了更好地打鱼,农民工们不仅开发出了各
工薪族这个时候上班喜欢钓鱼,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习惯了职场PUA,越来越多经历过真实挨打的年轻人把钓鱼当成主动对冲996的一种方式。
为了更好地打鱼,农民工们不仅开发出了各种打鱼方式,比如“每天蹲厕所10分钟,一年多给5天假”,“调整心态,准备零食,泡一杯茶开会,一次不够就多拉,慢慢撕”,“6点下班去吃饭锻炼,9点回来表演,晚点打卡”等等。
还开发了钓鱼软件,可以在电脑上实现用excel表格看小说、状态栏炒股等功能;
还有一个开源软件,可以识别老板的脸,自动切换到工作桌面。
钓鱼甚至发展成“真鱼浅鱼”、“微破”、“大鱼无鱼”等不同流派,有相应的理论基础,成为集心理学、博弈论、软件开发、市场营销等学科于一体的综合学科。
在捕鱼工眼里,正经工作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捕鱼。他们创建了各种“钓鱼教育”和“工作中的钓鱼队”,致力于传播钓鱼理念,让钓鱼文化遍地开花。
你介意同事钓鱼吗?
但没想到,把钓鱼的对象换成了同事,人们的态度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这几天微博里出现了一个热搜话题:你介意同事上班钓鱼吗?
如果人们对自己钓鱼的态度一般是默认的支持态度,但是判断别人钓鱼的态度有一个明显的标准,就是是否影响了别人。
网友@猫CY说:“只要不增加其他同事的工作量,不影响别人,分配给你的任务也不需要经常麻烦别人帮忙,因为懒浪费时间,所以不介意Ta钓鱼。干自己的活,挣自己的钱,摸自己的鱼,管好自己的嘴。”
人们之所以受不了钓鱼同事,是因为公司/部门之间通常是相互配合的,如果钓鱼员工存在,肯定会影响到别人。
首先,钓鱼工作人员日常效率低下,在分配工作时往往会“特别照顾”,让TA做最不重要的部分;
工作经常被耽误,影响团队的时间和效率。关键时刻不努力,有时候做错了事,还得靠别人收拾他。
钓鱼的员工工资比你高。
人们可以接受钓鱼,但不能接受钓鱼的员工工资比你高。
梅的一个同事很擅长钓鱼。他的工作很快,但结果却一塌糊涂。但公司的绩效考核是以工作量为标准的,钓鱼同事做的工作质量不好,但数量远高于may,所以他的月薪也远高于MAY。
在梅看来,这是非常不公平的。“虽然有些嫉妒,但我更讨厌她的行为,所以我根本不认真工作,我自己也不创新。很多文案文档都是快速复制粘贴,抄袭别人的。我真的很生气,很讨厌这种人。”
从事销售业绩型工作的Tina认为钓鱼人员的工资不太可能高。
她说,“那些能更努力工作,更努力工作,得到更多报酬的人。同事愿意钓鱼,相对工资会和不钓鱼的不一样。再说领导也不傻。看你是不钓鱼不偷还是偷懒。尽量不要耍小聪明。”
摸鱼的职场正义捕鱼业的工作场所正义
年轻人在钓鱼,似乎也逐渐成为了一种“职场正义”的趋势:人们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应该钓鱼,并没有负罪感。
员工钓鱼的“正义”不是因为工作太忙,而是因为工作太忙。
随着生活成本的上升,社会资源尤其是工作岗位进一步向大城市的996企业集中。年轻人只好屈服于现实,一边努力进入996企业,一边成人,一边摸鱼骂996。
其实年轻人也明白,打鱼之前要把船开好。
尤其是现在,大部分工作都是以业绩为导向的。Joo认为钓鱼是必须的,相当于自己和工作之间的润滑剂。
“适当的钓鱼可以让我在压力和繁忙的工作中稍微放松一下。
钓完鱼再工作,工作效率就提高了。而且该做的工作还是会做好。毕竟还是要用业绩说话。“工作”和“钓鱼”并不冲突,而是相辅相成的。"
在高压环境下,大家都认为适当捞一把是人之常情,无伤大雅。但是,如果钓鱼影响了别人或者工作,那就不应该。这就是钓鱼的“规则”。
年轻人的丧文化
无论是钓鱼,还是最近流行的平躺研究,都表现了年轻人的“丧”,其实是年轻人的情绪宣泄。
李雪芹在采访中说:“我觉得每个人其实都有一个目标,但为什么他在外表上那么悲伤?
我觉得这是给自己的一个缓冲。第一,你可能对这种无限的“996”生活无能为力;
第二,他也是通过这种悼念,在精神上放松自己。你工作压力很大,工作紧张,精神上不断紧绷。这个人很容易被废,很容易崩溃。但是,如果平时哀恸,就不会崩溃。"
人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生物,需要时间去奋斗和休息,需要一些“钓鱼”和“躺着”来积蓄能量。
年轻人无论是“迷茫”还是迷茫,无非都是动力。大部分人工作是因为外在的驱动力(金钱),却一直没有在这份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内在驱动力。
我希望你今天钓鱼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