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广告文案怎么写 2点写好推广策划书

不管是营销还是文案,一定要记住这句话:用户不是想买便宜的产品,而是追求一种占便宜的感觉!是不是听起来有点混乱?之前有朋友问过这个问题:在写销售文案的时候,怎样才能让他们觉得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7 03:34:35

不管是营销还是文案,一定要记住这句话:

用户不是想买便宜的产品,而是追求一种占便宜的感觉!

是不是听起来有点混乱?

之前有朋友问过这个问题:

在写销售文案的时候,怎样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占了便宜,更容易下单?

好了,为了帮到你,今天的文章,我来教你两种写文案的方法。用户看了之后会觉得占了便宜。按他们付费的阀门!

学完之后,马上可以用在你的销售文案里!

在你开始之前,我先给你讲两个故事,有助于你理解用户在消费过程中的占便宜心理是怎样的。

一两个小故事

1:卖水果的故事

据说有个年轻人去买水果,走到水果摊前。

他问:“阿姨,你怎么卖水果的?”

阿姨:“3块钱1斤,10块钱3斤。”

这人听了这话,暗自得意,于是拿出3块钱买了一斤水果,然后又连续买了两次,每次只买了一斤。

买完之后,他得意地笑着对姑姑说:

“嘿嘿,看,我只花了9块钱买了3斤!”

这时,阿姨慢慢悠悠地笑回:

“哈哈,自从我这样买了水果,每次都能一下子卖3斤!”

2:沈万三卖皮衣的故事

好了,看完以上两个故事,你不妨停下来想一想。从上面的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是不是有种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感觉,O(∩_∩)O哈哈~

首先,第一个故事里,年轻人觉得自己占便宜。其实阿姨才是主人。她只是给买水果的人制造了一个占便宜的假象。其实年轻人根本不占便宜,他反而觉得占便宜;

先说第二个故事。其实卢春香第一次在房间里说30两,就是说给顾客听的。目的是提高服装在顾客心中的价值。然后沈万三听错了,说衣服10两,也是故意的。目的是让用户觉得捡了个便宜,原来卖的是10两!

在这两个故事中,用户最后都付了钱,双方都认为自己捡了大便宜。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感觉?

因为他们爱占便宜的心理被激活了!

像这样刺激用户占便宜心理的场景还有很多。我举两个我们生活中的例子,让你更透彻的理解。

两个或两个生活场景

第一场:

现在比如你去移动厅办理流量套餐,有以下几种套餐:

套餐1: 10G/月15元

套餐二:20元30G/月

告诉我,你会选择哪一个?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有很大概率你会选择第二种套餐。其实我想告诉你的是,第二个是他们的主包。第一个只是参考,目的是刺激你选择第二个!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要设置参照物?

其实目的就是激活你内心的爱占便宜心理,让你觉得买第二个真的是大赚!

第二场:

还是那句话,比如你去过星巴克,一定对他们的高价矿泉水印象深刻;

你可能会好奇。专心卖咖啡不好吗?这么贵的矿泉水放在那里,谁会买?是用钱烧的吗?

其实你又错了!

他们的矿泉水不是给人买的,是给人看的!

是的,你没听错。它就在那里给你看。

你可能要问了,为什么要这么做?

其实很简单。也是树立了一个参考,让你觉得一瓶矿泉水这么贵。比起一瓶25元的矿泉水,一杯20多元的咖啡真的不贵!

不会,还是会给用户造成一种错觉。什么幻觉?

用户为产品付费,感觉占了便宜!

从以上的故事和生活场景中,其实我们不难发现:

用户在消费的时候,并不是真的想买便宜的产品,而是一定要有占便宜的感觉!一旦你有这种感觉,用户会更乐意付费!

好吧,我们之前说过,文案其实是用文字来对付用户的,那么我们在用文案刺激用户进行交易的时候,是否需要刺激用户的占便宜心理呢?

是啊!当然啦!肯定需要!

好吧,既然有必要,问题又来了。如何激活用户在文案中的顺势心理?

下面教你两招。如果你能很好地利用这两个技巧,它们就有很大的价值。移动小板凳。让我们正式开始:

三、第一招:制造业比价

什么是制造比价?

心理学上的一个专有名词是:价格锚点!

找个高价参考,然后让用户觉得买我们产品花的钱简直太值了,从而激活爱占便宜的心理;

那具体怎么写呢?这里有一个直接的例子:

比如有一个火锅店的文案是这样写的:

80元能做什么?吃一顿价值300元的正宗火锅!

我们来分析一下:

首先,他们的火锅价格是80元,但是在文案中,找到了另一个价格参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锚点”,让用户在心里做比较。看到这里,用户的潜台词是:

正宗火锅在300元,那一定不错。现在只花80元就能吃到,大赚一笔!

你看,用户可能根本不会去想正宗的火锅包含了什么。反正他们觉得300块钱的正宗火锅很值钱。现在只要80元,一定不能错过!

这就叫一样的价值,付出不同的代价,用户爱占便宜的心理就会被激活!

比如你卖文案课程,就这样写:

别人几节课收费198元,还学不到东西

我们在不提高价格的情况下增加了数量。90节,学完就可以用了

我们来分析一下:

首先,文案课程的价格是198元,那么怎么写才能让用户觉得课程很超值很便宜呢?

还要设置一个“锚点”供用户比较。什么“锚点”?

就是别人的课量,收费和我们一样,最重要的是我们还学不到东西;

反观我们的课程,90节课,198元,学到的东西马上就能用于实战;

两相比较,当然我们的课程性价比更高!

这就叫同样的价格,得到不同的价值,用户爱占便宜的心理就被激活了!

好了,我们来看第二招。它叫什么?

四、第二招:强调获得感。

这种方法在文案尤其是推广文案中也很常见。这是什么意思?

也就是我们在给用户发福利的时候,一定要强调当下的获得感,要明确用户能马上占到什么便宜!

这招用得好的话,用户占便宜的心理会立刻被激活。为了帮助你理解,下面我直接举个例子;

例如,看下面的句子:

A:今天就下订单,打五折

B:今天订购,买一送一

A:今天订购可以打八折

B:今天订购,可获得20%的现金返还

有什么区别?

第二句话更吸引你吗?为什么?

因为你觉得更能占便宜,为什么?

因为第一句话只是描述了一个优惠信息,并没有告诉用户这个优惠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

但是第二句就不一样了。我们对用户隐藏了优惠信息。我们强调

用户可以立即利用这一优惠!

好,我再给你举个例子:

比如你开了一家洗车店,现在为了锁定用户的持续消费,想做一个活动。

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充值会员卡活动。这时候你的活动文案应该怎么写?

(PS:假设每天消费的价格是30元)

看看下面两个文案句子有什么区别:

答:充值500元,享受20元/次的优惠价!

B:充值500元,赠送8次免费洗车机会!

其实两次的折扣率差不多,但是给用户的获得感完全不一样;

显然,第二句话可以激活用户的占便宜心理,因为即时获得感更强。

之后:

用户的消费行为大多是感性消费。他们不做投资回报的精细计算,只是下意识的判断。我买的产品值不值?

如果物有所值,占了很多便宜,那么付出就会更丰厚!

如果不值得,又占不了一定量的便宜,你可能再看看!

所以,如果你想让用户看了你的文案,觉得自己占了便宜,那么你就要放出“诱饵”,引导用户潜意识做出判断;

当然有个前提,就是你的产品的用户已经有购买欲望了,所以把这个放在一边是徒劳的,即使用户能感觉到有便宜货拿!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