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亚马逊股价再创新高,市值达到9259亿美元,成为仅次于苹果的公司,也有望成为仅次于苹果的全球第二家万亿美元公司。在一次饭局上,我还和北京的一些自媒体朋友聊到一个老话题
8月9日,亚马逊股价再创新高,市值达到9259亿美元,成为仅次于苹果的公司,也有望成为仅次于苹果的全球第二家万亿美元公司。在一次饭局上,我还和北京的一些自媒体朋友聊到一个老话题:中国最像亚马逊的互联网公司是谁?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有人认为是JD.COM,因为两者都是自营电商模式,有自建物流;有人认为是美团,美团在内部对标亚马逊。王兴和贝索斯一样,强调“扩张优先”。但是,最后我们的共识是:如果不看外表,中国最像亚马逊,长期来看阿里巴巴比亚马逊更有潜力。为什么这么说?
来自88VIP会员计划8月8日,阿里“宠爱无限”会员演唱会在广州开幕。在众多一线明星唱衰之后,阿里巴巴集团的、发布了“88VIP”会员计划。淘气值超过1000分的用户,可以花88元购买价值888元的88VIP会员服务。这是阿里第一个需要用户付费的会员计划——88会员和88 svip的身份都是通过购物获得的,也是第一个穿越过来的。
成为“88VIP”会员后,用户可以享受会员期间双11折扣的年度“优惠”,生活用品专属年度优惠,更重要的是,还会自动升级为包括优酷、饿了么、虾米、淘宝电影在内的年卡会员。阿里在发布会上给用户算了一笔账:成为“88VIP”一年可节省近2000元。
从行业趋势来看,电商平台的付费会员模式越来越流行。今年,亚马逊Prime会员数量已经突破1亿。JD.COM Plus会员和苏宁夜宵推出很久了,很受欢迎。为什么人人都成为付费会员?
付费会员模式一直是零售行业的标配,在欧美非常流行。比如麦德龙、好市多、沃尔玛山姆店只对付费会员开放,用户愿意为会员付费正是因为更高的折扣和更好的服务。花了会员的钱,为了享受足够的折扣和服务,就得多剁手。根据“消费者情报研究所”的数据,Prime用户每年在亚马逊上消费1300美元,非Prime用户消费1000美元,忠诚度高,续购率高达90%。超市牢牢黏住用户,商家也可以针对这些优质用户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活动,形成正向循环。
在中国的传统超市行业,“付费会员模式”并不像美国那样普及,因为“付费会员”更适合购物需求旺盛、注重服务和质量的中产家庭。此前,美国投资银行Piper Jaffray曾调查称,美国75%的中产阶级家庭购买了亚马逊Prime会员服务,远远超过38%的平均水平。如今,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中国中产阶级大幅增加,消费升级是大势所趋。他们越来越习惯于为服务付费,这也是电商平台抓住这个机会推付费会员的原因。
对于电商平台来说,推送付费会员,除了零售行业传统付费会员模式的收益外,还能形成规模化收入。更重要的是有两点:1。基于生态,对业务进行交叉推广,比如向会员加载硬件、娱乐、旅行、外卖等新业务;2.会员就是粉丝,花钱买会员的用户都是非常忠实的粉丝。因此,付费会员数将成为电商平台的一个关键指标,这也是电商平台第二次“新”。付费会员数量是服务能力的重要考量。
但不同的电商平台,商家不同,用户属性也不同,所以建立的会员体系并不一致。尤其是阿里巴巴,一方面基于中国市场,消费者的属性、想法、习惯都不一样,自然不能照搬亚马逊Prime会员模式;另一方面,阿里的业务本身是复杂多样的,是中国最繁荣的商业生态。自然不能只是电商会员。对比亚马逊Prime和88 VIP会员,你会发现两者差别很大。
撇向左,88VIP向右亚马逊Prime会员服务已经推出13年了,但是美国电商没有邮费。亚马逊希望用低成本的物流吸引顾客,所以推出了79美元/年的Prime会员服务,提供美国两个工作日内送达的邮费服务。此后由于物流成本上涨,上调至99美元/年。
亚马逊Prime会员服务正在不断增加新的福利,例如专属折扣、无限音乐视频、无限照片存储空房间、超过一百万本Kindle免费电子书可供借阅,以及组织Prime Day促销日。然而,亚马逊对用户最有吸引力的好处是邮费服务。当亚马逊中国推出Prime会员服务时,反响平平,正是因为邮费是中国所有电子商务用户的常态。
阿里88VIP和亚马逊Prime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不是主要包装邮寄物流的会员服务,也不完全局限于零售本身。88VIP会员除了专属优惠,还会自动成为优酷、饿了么、虾米、淘宝电影的年卡会员,这些会员的收益将远远超过88VIP本身的价格。
鉴于阿里巴巴有100多项业务,承包了中国用户的各种生活需求,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权益加入,如飞猪出行、盒马鲜生、阿里巴巴口碑、蚂蚁金服、阿里巴巴文娱、天猫精灵、高德地图、大麦网等等,这一点毋庸置疑。如果算上阿里投资的一些业务,比如各种线下超市,88VIP可以覆盖更多的服务。
而亚马逊的业务是多元的,两者除了零售,还有娱乐、硬件、云计算等业务。但实际上,亚马逊的业务只是阿里巴巴的一个子集,阿里巴巴涵盖的业务范围更广。阿里巴巴旗下有数百家子公司,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经济体。很多业务,比如票务、酒旅、地图,亚马逊都没有,尤其是新零售业务,比如饿了么、盒马生鲜,亚马逊也缺乏相应的布局。因为本地新零售基地是同城物流,国内有300万外卖小哥满足用户本地生活服务需求,这在欧美市场是不可想象的。
正因为如此,阿里巴巴的88VIP会员服务与亚马逊Prime完全不同。88VIP的会员权益不是集中在物流上,而是整合阿里系的优酷、饿了么等生态业务。其目的是增强阿里整个生态对用户的粘性和忠诚度,而不仅仅是吸引用户在buy buy多买或者赚取会员费的收入。事实上,阿里也为88VIP增加了门槛:只有淘气值超过1000的用户才能以88元的价格购买888VIP,而
前面说过,对于电商巨头来说,会员业务最大的价值是可以实现业务的交叉推广。当用户因为对平台服务的认可而成为会员,就更容易加载像他们一样的新服务,最终实现用户生命的全契约。付费会员形式是用户“表达忠诚”的方式,也是平台筛选用户的机制。
增强整个生态对用户的粘性和忠诚度是阿里88VIP会员服务的初心,而亚马逊Prime会员的初衷是通过低成本物流吸引用户。当然,从结果来看,两者都从不同的方向走到了尽头:亚马逊Prime也提高了其生态对用户的粘性,但阿里的生态比亚马逊更丰富,更有潜力。
阿里最终会进攻亚马逊?阿里巴巴的会员体系和亚马逊完全不同。其实商家也很不一样——如果只对比天猫和亚马逊,或者淘宝和亚马逊,真的不太像。阿里是一个平台,从不接触商品,连接商家和消费者,没有一个物流人员,通过菜鸟调度社会化物流;亚马逊通过规模化获得低价采购,自建仓储物流形成“仓库-消费者”商品路线,保证时效。
如果我们只看电子商务业务,JD.COM与亚马逊最为相似。但是,如果放大到整个组织,阿里巴巴和亚马逊最相似。
1。亚马逊扩张优先,阿里无处不在。
亚马逊变利润优先为快速做大的策略,不断突破边界,成为其成功的根本。截至目前,亚马逊拥有零售、Kindle、云计算、视频、音乐、硬件、超市等业务。亚马逊追求的不是盈利,而是大规模投入巨资,然后进入更多领域。阿里不强调规模,而是多线作战,不断突破业务边界的跨界创新,阿里88VIP会员权益无所不包。正是因为阿里的跨界成功,马云也在一次演讲中明确了跨界的思路:
“有人说阿里无处不在。我真的想不出有什么不可以做的。互联网是一场技术革命,对各行各业都有影响。就像当年的电力革命,你不能阻止电进入某个地方。互联网不应该是有界的,跨界让我们感受到了创新的机会。”
亚马逊和阿里虽然动机不同,名字不同,路径不同,但结果都是一样的:看不到边,这是他们在业务结构和扩张路径上的相似性。当然,从目前的进度来看,亚马逊在全球市场追求规模,而阿里专注于中国市场,跑得更快,无处不在。
2。亚马逊重视科技,阿里布局技术。
亚马逊不认为自己是一家零售公司。它做的一切都说明它是一家科技公司,零售是副业。2005年,亚马逊开始加大对技术和内容的投入,包括数据中心和研发,最成功的服务是云计算,其次是Echo智能音箱和Alexa智能语音助手。
AWS是全球最大的云计算平台,也是亚马逊的核心利润来源。第二季度,AWS净销售额达61.05亿美元,同比增长49%,增速保持在40%以上。营业利润16.42亿美元,同比增长79%,AWS贡献了超过50%的营业利润。打开智能音箱市场的Echo,至今仍是全球最大的智能音箱。
阿里巴巴的阿里云,亚洲最大、全球第三的云计算平台,比中国第二大20倍。今年一季度营收43.85亿元,同比增长103%,连续三年12个季度实现翻番。天猫也成为国内最大的智能音箱,全球仅次于Echo和Google Home。此外,阿里巴巴因为ET大脑、物联网战略、达摩院、罗汉堂、芯片等技术大招而备受关注。
亚马逊和阿里巴巴都是看起来不太懂技术的玩家,但本质上都是非常依赖和看重技术的。
从业务结构、扩张路径、公司战略来看,阿里巴巴和亚马逊有很多相似之处。马云曾明确表示,“阿里巴巴很少花时间去研究如何与亚马逊竞争,而是它能从亚马逊学到什么。”当时阿里巴巴专注于中国本土市场。未来,随着阿里全球化战略的不断实施,两者的竞争将会加强。
亚马逊和阿里巴巴是非常独特的公司,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整体非常不同。这两项业务有不同的侧重点。阿里孵化蚂蚁金服,估值1600亿美元的超级独角鲸,亚马逊Kindle全球独一无二;两者战略方向不同,阿里在新零售的布局更为前卫。亚马逊收购全食超市的时候,阿里已经对超市进行了大量投资,盒马鲜生也已经走了很长一段路。同时,阿里寻求全球化,亚马逊一直如此;这两种商业模式是不同的。阿里是平台,所以利润率高。亚马逊依靠云计算盈利多年,现在正在强化平台模式。
不难发现,阿里巴巴在很多地方比亚马逊更有潜力。这样的话,阿里巴巴有一天会超过亚马逊吗?这似乎有点可笑。亚马逊市值9200亿美元,阿里巴巴市值4666亿美元。然而,在2017年10月10日,阿里巴巴市值达到4721亿美元的时候,亚马逊的市值只有4719亿美元,被阿里一举超越。离今天只有10个月了。那么,阿里有哪些不可能超越亚马逊的地方?不确定性是商业世界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