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屏手机明年有望迎爆发 中国手机巨头重磅宣布

经过两年多对消费市场的培育,以及技术的不断迭代成熟,折叠屏手机的生产力和用户体验与日俱增,市场需求显著增加。折叠屏手机市场正逐渐从一个寻求新奇和差异的小众“尝鲜”市场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7 23:54:27

经过两年多对消费市场的培育,以及技术的不断迭代成熟,折叠屏手机的生产力和用户体验与日俱增,市场需求显著增加。折叠屏手机市场正逐渐从一个寻求新奇和差异的小众“尝鲜”市场走向一个大众化的“共同”市场。

近日,OPPO官方宣布将于12月15日发布旗下首款折叠屏手机OPPO Find N。据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多方打听,荣耀和vivo也在努力研发折叠屏手机,将于明年正式发布,极有可能在明年春季消费电子旺季,而苹果有望在2023年推出折叠屏手机。到目前为止,全球主流手机厂商都在组装折叠屏手机赛道,2022年折叠屏手机销量可能会出现爆发式增长。记者同时获悉,多家上市公司,如BOE A(000725)、维信诺(002387)、深天马A (00050)、兰斯科技(300433)、新纶新材(02341)等在折叠屏手机产业链中,自去年以来,他们的产品供应量大幅增加,主要是由于市场需求的巨大增长。

“我们正在迎来一场智能手机的新革命,一场形态创新带来的体验革命,一场行业的洗牌。”OPPO高级副总裁兼首席产品官刘道出了折叠屏手机对行业的意义。

折叠屏手机迎来加速拐点

2019年2月,在世界移动大会(MWC)上,三星和华为同时发布了旗下首款折叠屏手机Galaxy Fold和华为Mate X。但由于技术等各种原因,截至当年9月,三星Galaxy Fold在全球多个国家上市销售。当年10月,华为Mate X在国内正式发布,11月上市。

在三星和华为之前,玉柔科技也在2018年下半年发布了折叠屏手机。但直到2019年,折叠屏手机才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受到各界关注。当时,摩托罗拉也推出了其首款折叠屏手机。遗憾的是,由于成本高、屏幕耐用性差、良品率低,2019年折叠屏手机全球出货量不足100万台。

从2019年到现在连续多年,小米也推出了小米MIXFOLD,折叠屏手机。同时,三星和华为也每年迭代新的折叠屏手机。由于产量有限,华为每一款折叠屏手机都被市场一抢而空。

值得一提的是,OPPO和vivo作为国内主流手机厂商,在此期间并没有明确表态要推出折叠屏手机。至于折叠屏手机,OPPO副总裁兼全球销售公司吴强在2019年底接受证券时报·E记者采访时表示,OPPO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开始了折叠屏手机的研发,到那时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技术和样机。但公司还没有找到折叠屏手机对于手机用户的核心价值,即客户能解决什么问题,客户能满足什么需求或痛点,适合在什么场景下使用?因此,OPPO认为,折叠屏在当时还是猎奇、求异群体的小众需求,公司暂时没有推出折叠屏手机的计划。

当时吴强对记者表示,“OPPO未来可能也会推出折叠屏产品,但那时候一定已经想通了折叠屏对消费者价值的关键点”。

如今,两年多过去了,这一时刻终于到来了。12月9日上午,OPPO高级副总裁兼首席产品官刘在公开信中宣布,OPPO将于12月15日推出OPPO首款折叠屏手机。刘在信中提到,Find N是OPPO历经四年六代打造的首款折叠屏旗舰,是OPPO对智能手机下一步发展的回答。这意味着OPPO认为,与两年前相比,如今的折叠屏手机市场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市场和技术已经成熟,厂商可以大举进入。

折叠屏手机明年有望爆发

事实上,不仅仅是OPPO,记者多方了解到,荣耀和vivo都在努力研发折叠屏手机,并计划在明年推出。至于具体的推出时间,有很大概率会在明年春天的消费电子旺季。到目前为止,全球主流手机厂商都组装了折叠屏手机赛道。

早在2019年,在谈到折叠屏手机时,时任荣耀总裁的赵明就表示,担心折叠屏手机目前成本太高,会导致价格过高,让市场接受度大打折扣。折叠屏手机成本降低后,荣耀才会推出这样的产品。但今年12月初,赵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折叠屏是当今手机行业最高技术的集中体现,荣耀正在致力于折叠屏手机。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OPPO宣布将推出首款折叠屏手机后,华为、小米、苹果等行业内的“大佬”也似乎按捺不住了。

近日,内部人士Ross Young爆料称,华为将在年底召开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新一代折叠屏手机。它采用了上下折叠的方案,向经典的折叠功能机致敬,爆料人还在社交平台曝光了华为的翻盖折叠屏手机专利。

证券E公司从华为获悉,华为确实将于12月23日下午举行华为冬季旗舰新品发布会。华为方面表示,华为一直在探索技术与审美的对立统一。这一次,突破技术与艺术的界限,颠覆感官与想象,将诠释一个不一样的华为。不久前,华为透露,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华为折叠屏手机在中国的出货量比去年增长了200%。

此外,日前也有消息称,小米MIX FOLD 2出现在IMEI数据库中,这将是小米第二款折叠屏手机,预计2022年上半年上市。

苹果似乎已经将折叠屏手机提上日程。2020年3月,苹果在美国专利商标局申请了一项专利,名为“电子设备的折叠显示屏”。未来苹果会推出折叠iPhone。近日,苹果“独家记者”郭明·蒂在一份声明中指出,苹果将于2023年推出配备8英寸QHD+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屏幕的iPhone。郭明毕预测,折叠屏手机将是未来的智能手机,推动高端机型进入下一波更新周期。郭明毕预测,苹果将在2023年售出1500万至2000万部折叠屏iPhone。对此,苹果公司没有回应。

CinResearch分析师告诉记者,2021年,众多品牌陆续加入折叠机阵营,带动了国内折叠屏智能机销量的快速增长。2021年第三季度,中国市场折叠机销量约为33.8万台,同比增长98%,环比增长34%。未来,随着柔性屏产能的逐步释放、成本的不断降低以及折叠机技术的不断提升,折叠机产品将会逐步丰富。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渗透率将继续上升。CINNO Research预测,2021年中国市场折叠屏智能手机销量有望首次达到100万部左右。

面板供应链市场研究机构DSCC发布的数据也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折叠屏手机迎来爆发式增长。除了出货量比上一季度增长215%之外,还达到了前四个季度没有达到的260万台。

DSCC预计,2021年第四季度,折叠屏手机销量将继续攀升,出货量将达到380万台。2022年折叠屏手机年销量将达到1750万台。折叠屏手机已经被用户采用/待机到主机,折叠屏将迎来全面爆发。

产业链需求大增

折叠屏手机行业冷暖,产业链先知。

折叠屏手机是指屏幕可以折叠对折的智能手机。与传统智能手机相比,折叠屏手机可以增加近50%的显示面积,同时增加使用的屏幕数量。用户可以选择单屏或多屏组合。

对于折叠屏手机来说,成本增量最大的是柔性AMOLED屏,这是有机发光二极管屏的一种,AMOLED分为刚性AMOLED和柔性AMOLED。柔性AMOLED屏幕是折叠屏手机使用的屏幕,因为柔性AMOLED在折叠卷曲方面有独特的优势。目前国内厂商中,供应或布局柔性AMOLED的企业主要有BOE A、维信诺、深天马A、玉柔科技和TCL科技旗下的华星光电。

证券E公司记者从BOE A了解到,BOE A目前在绵、成、渝拥有三条第六代柔性AMOLED生产线。2020年,柔性AMOLED产品出货量实现突破,全年出货量同比增长超100%,市场份额排名全球前两位。2021年,公司柔性AMOLED整体出货量持续增长。2021年前三季度出货量约4000万件,同比继续大幅增长。进入第三季度后,形势继续保持良好。目前公司已为华为等多家全球一线品牌提供高端柔性AMOLED产品。华为MateXs和Mate X柔性折叠屏由BOE A独家供应

“柔性AMOLED在中小面积的渗透率持续提升,目前在智能手机中应用广泛。我们非常看好AMOLED的发展,未来公司柔性AMOLED产品出货量有望继续快速增长。”BOE一面说。

此外,维信诺还表示,目前AMOLED凭借柔性、轻薄、高画质的技术优势,在智能手机、智能穿戴等领域的渗透率迅速提升。2021年以来,公司控制的昆山5.5代生产线和固安6代柔性生产线产能持续释放,产量和作物良率进一步提升,产品持续交付一线品牌客户。此外,公司参与建设的合肥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和广州增城柔性模组生产线均已实现向品牌客户量产交付,产能稳步攀升。

据维信诺披露,今年前三季度,昆山第5代AMOLED面板生产线出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约85%,固安第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出货量同比增长约135%。今年上半年,得益于产销量的增长,维信诺的AMOLED产品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维信诺方面人士表示,AMOLED产品主要供应智能手机和智能穿戴,正在向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车载等中型领域拓展。

神马A也释放了AMOLED产品增长的信号。据该公司称,其AMOLED业务主要集中在智能手机和智能穿戴上。其中智能可穿戴业务取得突破,现已进入行业前三,成为可穿戴市场各大品牌的主要供应商,未来将继续呈现增长趋势。在柔性手机上,公司量产项目和在研项目实现了国产品牌客户全覆盖。随着新项目的不断量产和产能的不断释放,出货量将持续增长。

新纶新材相关人士向证券时报·E公司表示,目前公司正在供应折叠保护膜,同时在验证测试折叠OCA和CPI套以及替代CPI的折叠PET套。今年更多的手机终端品牌加入了折叠屏手机的布局,需求大幅增长。折叠屏手机未来出货量将翻倍。

除了屏幕,折叠屏手机与传统智能手机最大的区别和最大的难点在于折叠处的铰链部分,这是实现折叠屏最关键的功能部件,也是折叠屏中科技含量最高的部分。华为MateX2采用了目前业界独有的双旋转水滴铰链。

“为了让它天衣无缝,工程师们研究了三年才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折叠链有100多个零件。”谈及华为折叠屏手机的铰链设计,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曾说。

记者了解到,a股公司中,东普股份、伊安科技、晶研科技、洪欣电子均有布局折叠屏手机铰链领域,其中东普股份已成为华为手机MIM(金属粉末注射成型技术)零部件的最大供应商,也是华为第二款折叠屏手机MateXs铰链的核心供应商;伊安科技生产的液态金属铰链结构已经批量供应给客户;晶研科技在折叠屏手机铰链MIM技术方面有着多年的研发经验。目前,公司已具备折叠屏手机铰链的R&D和量产能力。目前,公司已为主要客户生产和发运铰链。宏信息电子产品已应用于折叠屏手机和屏手机,实现折叠屏手机中铰链连接多层FPC的供应。

此外,兰斯科技作为消费电子产业链中的代表企业,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研究折叠屏手机前盖已经有几年了,后盖的金属和玻璃结构件已经出货。组件、结构组件和功能组件是折叠屏智能手机或折叠屏智能电子设备的必备组件。公司与各大品牌柔性屏手机终端在柔性屏外观保护技术和保护材料方面建立了深度合作,包括但不限于3D玻璃、UTG玻璃、CPI膜、金属元器件等。

成熟的技术和完善的经验推动行业新一轮洗牌

令各界人士不解的是,折叠屏手机作为手机行业的创新产品,已经发展多年。为什么今年有爆发的迹象?

当刘正式宣布将推出OPPO首款折叠屏手机OPPO Find N时,给出了一定的答案。

“随着OPPO Find N的打造,我们突破了折痕、耐用等折叠屏行业难题,研发出了目前业界最好的铰链和屏幕技术,希望推动折叠屏手机从早期采用走向普遍使用。”刘表示,OPPO Find N是OPPO历经四年六代打造的首款折叠旗舰,也是OPPO对智能手机下一步发展的回答。

在刘看来,折叠屏手机的诞生意义重大,意味着它将引领手机行业新一轮的革命和洗牌。

“过去两年,智能手机行业的发展和创新有所放缓。快速闪充,高刷时代,全焦手机摄影,全面支持5G。行业经过十年的高速发展,似乎已经到了接近边界的状态。屏幕是智能手机进化的起点。当每个人口袋里都有一部外形和配置一样的手机时,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同一个起点。如果真的能突破屏幕尺寸的界限,现在的销量和交互体验都会在这里被颠覆。我们正在迎来一场智能手机的新革命,一场形态创新带来的体验革命,一场行业的洗牌。”刘在给的公开信中说。

“主要是技术和体验已经成熟,手机公司更注重体验,所以在体验相对成熟的时候推出可能是这个时间点的原因。”一位国内手机公司从业者告诉记者。

此外,高端对创新和差异化需求的持续增长也是市场即将爆发的原因之一。“高端消费者对折叠屏手机还是有需求的,可以是平板,也可以是手机。”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至于外界关心的成本、折叠屏手机是否会降价等问题,从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折叠屏手机价格短期内不会大幅下降,但随着行业技术的成熟和消费市场的成熟培育,供需会大幅增加。目前主流折叠屏手机价格普遍在13000元-20000元之间,价格相对较高。

“成本方面,目前公司的AMOLED产品都是定制产品,价格相比往年没有下降。”一位来自BOE的人士告诉记者。

CCID研究院IC所、中国有机发光二极管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耿毅表示,折叠屏还存在成本高、抗冲击能力差等问题,技术路线还不完全成熟。因此,如果要大规模推广,可能需要在铰链结构、封装材料和工艺、保护罩加固等方面做进一步的改进和努力。

12月10日消息,国际研究机构Omdia近日发表文章《可折叠显示技术和市场的关键更新》指出,自2019年2月以来,一些智能手机品牌已经公布了自己的可折叠设备,一些IT品牌也公布了配备可折叠显示器的笔记本电脑原型。但是只推出了几款高端智能手机,原有的可折叠显示屏并不完全可靠。

“但此后,随着无色聚酰亚胺超薄玻璃的出现,盖玻片的技术得到了提高。”Omdia显示团队研究经理Jerry Kang说。Omdia预测,随着可靠性和成本的提高,可折叠显示设备市场将逐渐取代目前的旗舰智能手机阵容。Omdia预计,到2027年,可折叠显示屏市场的出货量将增长到每年7360万块。经过缓慢的起步,这一领域已经开始加速发展。

从整个全球折叠屏手机市场份额来看,三星目前在折叠屏智能手机市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市场份额为93%,而排名第二的华为市场份额为6%。根据IDC的报告,尽管受到芯片短缺的影响,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仍有望增长5.3%,至13.5亿部。IDC认为,芯片和物流的短缺将持续到2022年年中,因此2022年的增长有限。但是,随着问题的解决,所有被压抑的需求都会释放出来。到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将进一步增长,达到约3.5%。

这意味着,在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技术不断成熟的背景下,全球其他手机厂商将在折叠屏市场面临巨大发展,手机行业格局也将发生变化。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