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业的发展前景怎么样,最新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行业核心观点:教育行业市场规模高达数万亿美元。虽然人口红利在逐渐消失,但产业转型和教育服务升级带来了普及率和学费的上升。预计未来行业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教育行业分类: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9 09:27:47

行业核心观点:

教育行业市场规模高达数万亿美元。虽然人口红利在逐渐消失,但产业转型和教育服务升级带来了普及率和学费的上升。预计未来行业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教育行业分类:年龄+商业模式二维划分

年龄:从低到高,0~6岁是学前教育(早教+幼儿园)阶段,7~18岁是K12教育阶段,18岁以上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阶段。

商业模式:包括学历教育培训、素质教育培训、私塾、在线教育。

教育培训:K12阶段针对继续教育的教育培训市场,职业教育阶段的教育技术培训,如中国东方教育(新东方大厨汽修等。)、北大青鸟、蓝翔技校等。

素质教育培训:学前阶段早教市场,K12阶段英语艺术兴趣班,职业教育阶段考官教学培训市场。

民办学校:学前教育的幼儿园,K12的民办小学,初中,高中,民办大学,民办职业学校等。

在线教育:在线英语学习APP、课后辅导APP、职业教育培训APP等。

政策方向:职业教育是政策鼓励的方向,民办K9学历教育和幼儿园政策有风险

教育对政策高度敏感,2018年下半年以来政策频出。总的来说,民办K9教育和幼儿园政策有风险,职业教育是政策鼓励方向,K12培训教育政策导向是标准化。具体来说:

学前教育政策的取向是扩大资源供给,增强学前教育的普惠性,规定营利性幼儿园不得上市。

K12培训教育的政策导向是标准化,这就需要部门联合执法的提高。不达标的要依法停业整顿,加强在线教育管理。

素质教育政策的取向是STEAM模式。STEAM教育是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2015年9月,教育部在《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出“探索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教育新模式”。

民办学校的政策导向是义务教育不能以营利为目的。其中,新《民促法》并未限制民办高等教育的营利性,高等教育有望在收费和招生规模上更加市场化。同时,送审稿并没有改变外延并购的逻辑,各大民办高校的并购仍在继续。

介于市场空:人口红利消失,增长点来自普及率和学费的提升

中国教育市场份额。《2019中国教育行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教育市场规模约为2.68万亿元,增长率约为12%。中国教育领域市场份额最大的三个类别依次是K12教育(家教+民办)、职业教育、学前教育。2017年行业信息网数据显示,这三类教育机构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0%、27%、17%,其中K12教育和职业教育占据教育领域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

中国教育细分市场增长率。在过去的五年中,K12教育(辅导+私人)市场一直在快速增长。虽然2016年增速下滑严重,但增速仍在20%左右。早教市场增速呈缓慢下降趋势,但仍在15%以上。职业教育市场的增长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在10%左右。

教育规模的增长主要来自三个驱动因素,即人口、教育普及率和学费。但由于出生率的下降,人口红利会逐渐消失。未来,中国教育产业市场的增长将主要来自教育普及率和学费的提高。虽然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但产业转型和教育服务升级带来了普及率和学费的上升。预计未来行业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S2/】K12教育机构梯队差异明显,市场针对性不同。其中新东方、好未来年营收超过100亿,但只占整个市场份额的2%。营收在5亿以下的辅导班占了92%的市场。根据营业收入和业务分布,市场可分为四个梯队:

第一梯队是全国龙头企业:新东方前景光明,营收超百亿;

第二梯队是区域龙头企业,面向多个省份,营收5-3亿元,主要包括大学教育、精英教育、昂立教育、龙文教育、卓越教育、巨人教育等。

第三梯队是区域性教育企业,分布或营业收入在5亿以下的仅在少数省份,主要有龙门教育、四季教育、高思教育、立思辰(大语文)、大支教育、佳一教育等。

第四梯队是大量的小补课机构,但大多存在资质不合格的问题。随着“2018年底前不得有无证无照机构仍在开展培训”的通知逐步落实,预计小机构将逐步退出。

大多数a股公司以参股或控股公司的方式涉足职业教育领域。近二十年来,职业培训企业第二次崛起,涉足教育的范围逐步扩大,商业模式逐步优化。多家职业教育机构已在a股、新三板、港股、美股上市。在a股和美股上市的职业教育公司大多涉足非学历职业教育培训领域,其中a股公司以参股或控股公司的方式涉足职业教育领域,美股也有不少纯非学历的教育培训公司;港股的职教公司大多是学历职教,以中专和大专的形式提供职业教育服务。

参考:万联证券研究报告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